六、着力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继续加大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力度,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城乡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和困难群体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政府主导、市场拉动、鼓励创业等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落实支持企业吸纳就业政策,促进企业增加就业岗位。继续推动全民创业。扩大就业再就业和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继续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下岗再就业8万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00万人次,创劳务收入400亿元。
二是推进制度创新,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现被征地农民、村干部养老保险与新农保制度并轨。以农民工、个体私营、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范围。以大学生、中小学生和困难群体为重点,扩大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范围。彻底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老工伤”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等遗留问题。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
三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重点发展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继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创新体制机制和办学模式,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集团化办学,加快实训基地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全面完成“两基”攻坚任务,加快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改善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引导学科专业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高教育质量。继续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减免学费政策,实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政策。
四是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基层服务水平。重点发展基层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中心建设,加强技术人员专业培训,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综合服务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基本药物省级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逐步实现基本药品零差价销售。推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医疗卫生机构。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和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防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五是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完成人口控制计划。全面落实奖励扶助、少生快富、特别扶助等政策措施,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做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搞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完善人口计生经费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人口计生事业费达到人均30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推进老龄事业健康发展。
六是促进文化繁荣,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文化事业发展,加快重点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扶持精品剧目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组建文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广播影视领域项目建设和产品创新。建设国家敦煌古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筹建国家亚高原训练基地,办好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做好新闻出版、外事、侨务、地震、气象、测绘、参事、文史、地方志和档案管理等工作。
七是强化措施,为民办好14件23项实事。(1)解决1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新增农村户用沼气10万户。(2)完成甘谷、舟曲等12个县城通二级公路建设任务。建成2000公里通乡油路。(3)新修梯田134万亩,土地整理复垦开发32万亩,其中新增耕地7.1万亩。(4)整合培训资源,实施14万农民技能培训工程。(5)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安排信用贷款额度450亿元。(6)提高村组干部报酬和村办公经费。村干部报酬按每年6000元标准补助,组干部误工补贴按村干部报酬的30%确定,村办公经费按每年5000元标准补助。(7)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0%,农村低保标准由728元提高到850元。(8)实施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9)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每人每年15元。(11)实施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安排资金19亿元。其中,中央补助11亿元,省财政安排4亿元,市县配套4亿元。(12)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逐步达到每个市州及人口在30万人以上的县区都有1所特教学校。(13)选拔5000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招录4500名医学类(含护理专业)、500名兽医专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基层兽医站工作。(14)实施城乡危旧房改造工程,包括农村危旧房改造20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6000户,新建廉租住房3万套、发放租赁补贴10万户,城镇居民住房灾后重建3.69万套、维修加固4.5万套,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6.37万户,省属企业矿山塌陷区危旧房改造2000户,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5000户。
七、加强安全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确保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抓好交通、煤炭、消防、民爆、建筑、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生产行为。加强商场、学校、幼儿园、娱乐场所等人员聚集地的安全防范,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妥善处理土地征用、拆迁安置、企业改制、环境污染、劳资纠纷、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着力解决突出的信访问题。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力度。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八、认真调查研究,编制好“十二五”规划
编制“十二五”规划,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分析国际环境新变化和国内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省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围绕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增强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重大问题,重点对“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思路目标、基础设施、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区域发展、生态环境、社会事业、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等方面深入研究,集思广益,完善发展思路。加强重大项目储备,把规划目标与城乡统筹结合起来,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结合起来,与国家各项支持政策对接起来,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保障措施
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必须依靠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来引导,依靠科技进步、人力资源来支撑,依靠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来推动。
一、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大型骨干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社会资本,实现产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加快长风集团、驼铃客车、长控电缆三户企业政策性破产步伐。积极推进商贸流通、建筑、农牧、交通、旅游、供销社等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完成企业产权多元化、与政府部门脱钩和职工身份置换三大任务。认真做好国企改革“回头看”工作。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改革创新,健全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实施农垦改革方案。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健全乡村两级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继续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加快财税金融物价改革。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做好国有土地有偿使用、“两权”价款收入监缴工作。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深化政府采购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努力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加快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发展面向中小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服务机构。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政策。稳定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天然气、电力、水价等价格改革。
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责任制,落实投资服务、重点招商项目跟踪、客商投诉受理等工作制度,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扩大利用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规模。全力办好第十六届“兰洽会”,做好参加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和组织工作。
二、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紧紧围绕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深化地方科研院所改革,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骨干作用。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启动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创业扶持行动。加快科技园区、孵化器、创业中心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鼓励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加快新能源、有色金属新材料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推进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甘肃基地和兰州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建设。推动重离子治癌关键技术研究和大型治疗设备开发。开展全膜双垄沟播生产配套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建设高效节水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工程。
三、加大资金筹措力度,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争取增加我省转移支付规模和政府债券发行额度。优化信贷结构,增加信贷总量。继续做好银政、银企合作项目对接。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快业务发展。强化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对支持力度大的,在资金开户、项目安排等方面予以倾斜。积极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等方式直接融资。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支持优势企业借壳买壳上市,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增资扩股,提高再融资能力。加快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开展股权抵押、股权融资试点,积极争取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鼓励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机构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管好用活100亿元中期票据资金,充分发挥政府融资平台作用。继续做好“招行引资”工作,争取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兰州设立分支机构。
四、认真落实国家政策,积极争取更多支持
党中央、国务院对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近年来,连续印发了《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特别是在国家34个部委和单位联合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国务院正在研究制定支持甘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我省发展史上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也是对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必须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认真做好国家政策与甘肃区域发展战略的衔接、与“十二五”规划的衔接,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突出发展重点,全力抓好落实,用好用足政策,把项目和资金落到实处,推动甘肃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廉洁行政,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法治型、服务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政府。
一、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深入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制定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第二个五年规划》。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坚决制止不作为、乱作为。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确保行政执法规范、公正、文明。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及时报告工作。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支持人民法院、检察院依法履行职责,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开展工作。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扩大政务、村务和厂务公开。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和人民防空工作,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广泛、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有效防范和坚决打击民族分裂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二、推进职能转变,增强服务能力
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理顺职责关系,强化部门协调配合,逐步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加快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听证与公示、新闻发布等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支持行业协会、中介机构承担行业规范建设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可以下放的权力一律下放,可以取消的收费一律取消,可以精简的审批一律精简。推行联合审批、集中审批和现场审批。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健全信息发布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三、狠抓工作落实,提高工作效能
以提高执行力为突破口,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市州、中央驻甘单位和省属企业对省政府部门工作评议制度。健全对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完善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考核责任制,确保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不折不扣完成。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完善督查机制,加强跟踪落实和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率,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坚持执政为民,加强勤政廉政建设
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深入基层,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坚持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公务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和出国出境经费。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注重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切实加大行政审批、招投标、矿产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土地出让、国有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做勤政、为民、务实、廉洁的表率。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