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西藏自治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西藏自治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02月18日 17:18   来源:西藏日报   

(点击查阅更多2008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1月16日 向巴平措)

    各位代表:

    本届政府从2003年至今五年届满。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在自治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本届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全区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六次、第七次党代会和八届人大的部署,认真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十五”计划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展顺利,跨越式发展势头强劲,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局势更加稳定。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正处于历史上发展和稳定的最好时期。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是经济增长最快的五年。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大关,预计达到342亿元,人均GDP超过12000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均比2002年翻了近一番。经济连续七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五年年均增长12.7%,投资消费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开始显现,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是产业建设起色最大的五年。特色农牧业茁壮成长,优势矿产业发展开始起步,旅游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年接待人次突破400万。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三一二”到“三二一”的重大转变,2007年比例为56.2∶28.0∶15.8。

    财政实力持续壮大,是保障能力最强的五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连续五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2007年突破20亿元,翻了两番;五年累计实现税收收入81.8亿元,2007年达到23.4亿元。历年财政滚存赤字全部消化。财政支出翻了一番多,2007年一般预算支出达到275亿元,有力保障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维护稳定等各项支出需求。

    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是基础设施提升最明显的五年。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005.6亿元,年均增长19.9%,比上个五年增长1.8倍。以青藏铁路通车为标志,发展“瓶颈”得到缓解。市政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社会消费日趋旺盛,是市场最活跃的五年。旅游、通信、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农牧区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城镇消费稳步增长,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预计达到112亿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多。

    多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是改革开放成效最突出的五年。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在吸纳就业、搞活流通、增加税收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2007年占全区经济总量比重达40.6%,比2002年提高22.7个百分点。国企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上市公司发展能力增强。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累计130.39亿元,比上个五年增长18倍。进出口总额达到12.53亿美元,比上个五年翻了近一番。

    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是农牧民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以安居工程为突破口、“八个基本解决”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义务教育、农牧区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农牧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7年达到2788元。

    五年来,我们始终贯穿为民务实这一执政理念,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围绕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一首要任务,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福祉、办实事,西藏各族人民发自内心地拥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我们党和伟大祖国的感召力、向心力、凝聚力空前增强。

    五年来,我们重点抓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首要任务,注重文明进步,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我们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围绕安居乐业,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收入大幅度提高,传统农牧业正在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向科学文明迈进。自治区对“三农”的投入达165亿元,比上个五年增长了1.3倍。实施了最严格的耕地草场保护制度,建设了88个农业综合开发区,农田草场水利基本建设得到加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稳妥推进,粮油肉保持基本自给,乡镇企业总产值、多种经营总收入比2002年分别增长1.2倍和1.5倍,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农业标准化工作起步实施。坚持因地制宜、保持特色、量力而行、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实施了安居工程,解决了11.4万户农牧民的安居;“八个基本解决”不断推进,解决了219个乡镇、1490个行政村通公路、102万农牧民的安全饮水、111个中心乡镇通邮和3712个行政村通电话的问题,解决和改善了65万农牧民用电问题,完成了近2万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农牧区碘盐推广人口覆盖率达到40%,县乡村的标准医疗设备基本配齐。初步形成了特色农牧业、劳务输出等多轮驱动的增收机制,有效增加了收入,2007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2002年增长83.3%。以科学文明进步为导向,大力实施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共安排了1.4亿元,培训农牧民130万人次,新型农牧民正在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二、突出缓解瓶颈,注重长远发展,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我们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着力解决束缚发展的“瓶颈”问题,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观,能源水利通信建设步伐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和监理进一步加强,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开启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林芝机场正式通航,“两桥一隧”顺利贯通,那曲物流中心动工建设。青藏、川藏、滇藏、新藏、中尼公路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86万公里,新增黑色路面2952公里,43个县通油路。金河、直孔、狮泉河水电站建成发电,一批县、乡、村电站建成发电,巴河雪卡、老虎嘴电站开工建设,藏中电网不断完善,青藏铁路供电工程、昌都电网工程顺利实施,第三期农网工程全面实施,电力装机总容量60.8万千瓦,比上个五年增长61.7%,用电人口达到185万。江雄水库、重要城镇防洪堤基本建成,满拉、墨达、雅砻灌区建设进展顺利,雅江江北灌区开工建设。“县县通光缆,乡乡通电话”目标提前完成。以柳梧大桥为代表的城镇基础设施相继建成。自治区政府门户网站开通运行。“117项目”、70个对口援藏项目、40周年大庆项目顺利建成,“十一五”规划的“180项目”已开工139个。

    三、突出特色规模,注重增强后劲,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我们坚持规模特色并重和优势产业、优势区域优先发展的原则,加强引导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建设扎实推进,正在成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五年共整合资金10.8亿元,扶持发展特色农牧业项目173个,有力地促进了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农牧民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成效明显,玉龙铜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扎布耶盐湖锂资源开发二期工程正式启动,5100矿泉水市场前景看好,优势矿产业发展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出台了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大力实施旅游主导产业发展战略,旅游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07年,旅游总人数达402万人次,比2002年增长3.6倍;旅游收入48亿元,增长3.8倍,相当于西藏生产总值的14%。建筑建材业发展势头良好,高争、华新水泥已成为我区水泥市场的主打品牌。藏医药业、绿色食品业、民族手工业都有新发展。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中国驰名商标、全区著名商标分别达到3件和35件;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西藏名牌产品分别达到2个、7个、12个。

    四、突出重点难点,注重协调发展,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我们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以农牧区为重点,加大对边远地区和条件艰苦地区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五年共投入82.2亿元。建设了437所乡镇规范化小学,改扩建了93所初级中学和5所职业院校,全面实现“普六”,63个县实现“普九”,青壮年文盲率由32%下降到4.8%,“两基”攻坚规划确定的任务全面完成。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2%,比2002年提高了9.9个百分点。初中入学率达到90.7%,比2002年提高了42.7个百分点。“三包”学生补助标准由2002年小学生每生每学年600元、初中生每生每学年800元分别提高到1200元、1350元。城镇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书本费全部免除。从此,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覆盖全区城乡。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民办教育取得新进展。西藏大学新校区建设工程竣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基层的医疗条件得到改善,改建了58个县级卫生服务中心、新建553个乡镇卫生院。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惠及全体农牧民,补助标准由2002年的30元提高到100元。地方病、传染病防治取得重要进展。覆盖城乡的卫生医疗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逐步健全。农牧区药品监督网络和供应网络建设扎实推进。人口和优生优育工作得到加强。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和农牧业适用技术引进推广力度加大,牦牛、藏系绵羊胚胎移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太阳能、沼气等技术广泛应用,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科技特派员制度全面推行,建立了西藏科技孵化器,科普工作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2131工程”、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继续实施,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7.8%和88.9%。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顺利,藏戏等7大类15项24个点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投资3亿多元对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进行保护维修,又有8处文物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区登山健儿成功登顶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成为世界上第一支登遍所有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的登山队,创造了集体登山世界新纪录。在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我区获得了历史最好成绩。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妇女儿童、文学艺术等事业全面发展,人防、审计、统计、科协、地震、老龄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得到高度重视和加强。出台了实施《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意见。编制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天然草地保护与建设和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工程深入实施。狠抓环境污染治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生态环境监管得到加强。砂金矿全面禁采。启动了农牧区薪柴替代工程。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有力推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五、突出优化环境,注重增强活力,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

    我们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继续深化改革;以对祖国内地为重点,继续扩大开放,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以“三个长期不变”为主的农牧区基本政策不断完善,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进一步落实。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入。积极培育农牧区市场,农牧民参与的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48家。设立了区地两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完善了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加大,取消和调整了156个行政审批项目,对企业投资项目实行了核准制和备案制。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完善,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对外贸易持续增长,边境贸易总额6.76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8257.97万美元,分别比上一个五年增长89.9%、6.6倍。加强了与西南、西北兄弟省区市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印乃堆拉边境贸易通道恢复开放,口岸建设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成效明显。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到2007年底,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4.5万人,比2002年底增长1.5倍,非公有制经济税收14.3亿元,占全区税务部门组织收入的68.4%,已成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外事工作紧密配合国家总体外交,为我区对外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局势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突出扶贫扶弱,注重改善民生,发展成果惠及各族人民

    
我们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着眼于维护社会公平,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0.15万人,安置公益性岗位就业27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五年控制在4.3%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推进。就业援助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零就业家庭和“35、45”人员的就业困难得到有效解决。复转军人得到妥善安置。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实现了应保尽保。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02年的170元提高到230元。建立了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年收入低于800元的农牧民全部纳入了保障范围。农牧区“一孩双女”困难家庭扶助制度全面实施。五保户供养标准由2002年的588元提高到1500元。建立了农牧区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的生活补贴制度。统一开工建设了4560套廉租房和14000多套周转房,国企房改和机关干部职工住房补贴稳步推进。妥善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土地征用、拆迁中存在的问题,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自然灾害救助、教育资助、司法救助稳步开展。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区重点扶持人口由107万下降到27万。残疾人事业得到重视和加强。

    七、突出长治久安,注重团结进步,和谐西藏建设稳步推进

    我们坚持发展稳定两手抓,加强民族宗教工作,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藏语言文字工作得到重视,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得到加强,兴边富民行动向纵深推进,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加快,各民族融洽相处、团结和睦。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圆满成功。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认真实施宗教事务条例及自治区实施办法,寺庙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深化,重视爱国宗教力量建设,依法加强了对宗教事务和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教育,进一步打牢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认真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依法接受人大的监督,支持人大代表履行法定职权,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依法行政工作稳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取得新进展。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坚决贯彻中央确定的反分裂斗争工作方针不动摇,紧紧依靠群众,坚持重心下移,打牢斗争基础,深化寺庙教育,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了达赖集团和境外敌对势力的各种渗透破坏活动,挫败了达赖集团的猖狂进攻,打击了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平安西藏建设全面启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认真实施信访条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不断完善,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基层政权和政法机构建设得到加强。社会局势连续18年保持基本稳定,正在走向长治久安。

    八、突出勤政为民,注重社会管理,政府行政能力不断提高

    
我们坚持为民务实,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政府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制定自治区级各类应急预案78项,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取得了预防非典、防治禽流感等重大胜利,应对和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深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监察和执法监督力度加大,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政府管理创新积极推进,建立了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决策评估等工作机制,成立了自治区发展咨询委员会,科学民主决策已成为政府的一项基本制度。电子政务建设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稳步推进。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价格调控、食品药品监管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积极开展纠风和执法监察工作,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普遍推行,源头治理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深入开展。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力度,查处各类政纪案件601件。重视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2007年,是“十一五”时期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首要任务,扎实推进以安居乐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持了农牧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紧紧围绕第一要务,抓住青藏铁路通车的历史机遇,着力扩大投资消费,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紧紧围绕农牧区社会发展这个重点,全面完成了“两基”攻坚,基本配备了县乡医疗设备,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发展;紧紧围绕改善民生这个执政目标,提高了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标准,全面推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紧紧围绕改革开放这一时代主题,着力优化环境、强化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新的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继续保持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继续保持了社会局势日益稳定的大好局面。预计,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4.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4%;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 
    

(责任编辑:龙巍洋)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