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西藏自治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西藏自治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02月18日 17:18   来源:西藏日报   
   
    各位代表,在我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今天,我们要始终牢记,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关爱西藏人民,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西藏工作历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在自治区成立40周年之际,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了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和西藏各族人民的福祉,中央赋予我们更加优惠的40条政策,为我们建设了“40大庆”工程;在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央在为我们确定了“十五”期间的“117项目”后,又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我区“十一五”规划项目方案,确定了180个建设项目。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我们要始终牢记,一笔又一笔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深情厚谊的援藏资金,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西藏,送来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一个又一个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援藏项目,遍布西藏的农村牧区,记录着历代援藏人的光辉业绩;一批又一批讲政治顾大局的援藏干部,为了西藏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汗水、鲜血甚至生命。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镌刻着西藏发展的历史丰碑!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所取得的成绩,是自治区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努力的结果,得益于历届政府打下的良好工作基础,离不开自治区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在此,我代表本届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和驻藏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以及各族各界爱国人士,向为西藏的革命和建设做出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西藏现代化建设的港澳台同胞、广大侨胞以及外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西藏人民幸福安康的必然选择;中央的亲切关怀,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是我们奔小康、谋跨越的坚强后盾;西藏各族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根本动力。

    在推进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大进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动摇,按照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要求,全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思想不动摇,凝聚力量,实干兴藏,创业富民。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不动摇,紧紧抓住青藏铁路通车的历史机遇,理清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西藏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夯实思想和社会基础,确保西藏稳定和国家安全。必须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改善民生不动摇,突出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个首要任务,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必须始终坚持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把全区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区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西藏仍属于欠发达地区,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尽管我们在发展农牧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但农牧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索建立。尽管我们以特色、规模、质量和效益并重为目标,理清了产业发展的思路,但特色产业的发展与规模化、市场化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自我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我们致力于改善基础条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基础设施建设还难以满足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交通能源瓶颈制约严重。尽管我们在改善民生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很大成绩,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与全国相比我区还有很大差距,并且区内城乡之间、腹心地区与边远地区、资源富集地区与资源贫乏地区的差距还比较大。同时,发展环境还需继续优化,招商引资工作有待加强;就业压力明显加大,就业观念落后与就业市场化的矛盾日益显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强化;政府机关工作作风还需不断改进;反分裂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很艰巨。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解决,把西藏的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今后五年工作建议

    
今后五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七大报告,科学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富有深刻的理论性和思想性,集中了全党智慧、凝聚了各方共识、顺应了时代潮流、反映了人民心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融会贯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思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的部署,紧紧抓住青藏铁路通车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认真实施自治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壮大特色产业,加快社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加强民主法制,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和谐文化,注重改善民生,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造福西藏各族人民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西藏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社会和谐的进程中实现长治久安。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大气和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一、着眼科学发展,加快推进小康西藏建设

    围绕首要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把领导精力、政策措施、资金投入、项目安排向“三农”倾斜。加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调整种植结构,推广饲草料、经济作物种植;推进农牧结合,转变饲养方式,实现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畜牧业;加快农牧业生产标准化步伐,促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建立健全以农技推广为重点的综合服务体系。完善农牧业防抗救灾体系。切实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以安居工程为重点的“八个基本解决”,着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倡导自力更生、创业兴家,发展非农产业,开展劳务输出,鼓励和组织农牧民参与工程建设、旅游服务、交通运输和农村公共设施养护等,扶持和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农牧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以崇尚科学、追求文明为方向,以实用技术、劳动技能为重点,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农牧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投资、消费合力拉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建设一批对跨越式发展有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十一五”规划项目。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拉日铁路、藏木水电站、旁多水利枢纽等重点工程,搞好区内五条国道改建整治和扎墨公路、贡嘎机场专用公路建设,把干线公路基本建成沥青路,90%以上的县通沥青路,乡镇和行政村通公路,乡镇客运覆盖率达到80%。大力发展水电,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强电网建设,实施“户户通电”工程,提高供电覆盖率。加快推进“三江”水电资源开发前期工作,到“十一五”末力争开工建设1-2个大中型水电站。实现乡乡通邮、90%以上的村通电话。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进一步引导和扩大民间投资,拓宽投资领域,形成政府投资主要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民间投资驱动产业发展的格局。统筹建设城乡市场体系,搭建统一便捷的消费平台,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倡导现代消费方式,转变消费观念,积极培育消费热点,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

    坚持规模与特色并重,实现特色产业建设新突破。以特色农牧业、优势矿产业、旅游业、文化产业、藏医药业、建筑建材业为重点,按照区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的要求,突出特色,扩大规模,实现特色与规模的有机统一。围绕特色优势资源的开发,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引进和培育一批有实力的旅游企业、文化企业、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矿业企业,注重扶植壮大本地企业。鼓励各类企业开拓区外市场,促进我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壮大。实行政府扶持、政策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建立有利于特色经济发展壮大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加强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增强综合竞争力,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改造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提升发展层次。

    坚持重点突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紧紧依托青藏铁路,构建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坚持优势地区优先发展,重点区域加快发展,以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集中力量将藏中经济区建成特色农牧业产业带、特色精品旅游走廊、加工业核心区和对外开放的前沿,成为辐射全区的核心经济区;充分发挥“靠西朝东、接轨东南”的纽带作用,立足旅游、能源和矿产等资源优势,促进东部经济区融入成渝经济圈;发挥连接新藏、构建西部战略通道的边贸优势,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建设白绒山羊基地,重点发展优势矿产业,促进西部经济区外向发展。突出重点,加大资金项目支持力度,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突出地域特色,重点建设地市所在地城镇,辐射带动小城镇建设,构建切合实际、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突破行政区划界限,适当合并乡镇,沿路、沿江、沿边适度集中人口和生产要素。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发展扶持力度,使边境地区与腹心地区差距明显缩小,边境群众生活水平达到全区平均水平。

    发展社会事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投入,促进教育公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积极发展高中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扩大内地西藏班(校)规模,注重德育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规范民办教育。加强继续教育。推进乡镇小学规范化建设、初中标准化建设、高中和幼儿园示范性建设、职业学校特色化建设和高等学校现代化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农牧区为重点,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搞好乡镇卫生院建设。繁荣民族医药事业。落实好碘缺乏病、大骨节病等综合防治措施。加大碘盐推广力度,农牧区碘盐推广覆盖率达到85%以上。基本实现无白内障障碍区的目标。充实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农牧区为重点,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持引创结合,加大农牧业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推广、再创新力度,抓好农畜品种选育、藏医药、高原生物资源开发、太阳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关,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做好科普工作。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按照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加强文化建设和管理,净化文化市场。加快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推进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良好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规范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气候变化对策研究。加强对草场的保护与建设,有效遏制草原退化沙化,防止水土流失。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切实抓好造林绿化工作,实施防沙治沙工程。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落实矿产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建成七地市的污水处理厂和重点县城垃圾处理设施。继续实施薪柴替代工程,适宜地区农户基本普及沼气。加大节地、节材、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力度,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严格环境执法与监管。从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做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按照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和落实党在农牧区的基本政策,深化农牧区综合改革,稳妥推进耕地和草场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执行最严格的耕地草场保护制度。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优良畜种推广补贴机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增强县乡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完善地方税收制度,强化税收监管。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自治区对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特色产业发展资金使用办法。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用足用活中央赋予西藏特殊优惠金融政策,以农牧区为重点,增加服务品种,改进服务方式,加大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增强直接融资能力。推进公平准入,平等保护物权,落实鼓励政策,改进政府服务,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以祖国内地为重点,加强横向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完善和落实招商引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拓展引资领域。强化口岸建设,加快边境贸易发展,扩大自产产品出口,优化进口结构。突出首要任务,深化援藏工作内涵,探索互利双赢的援助和受援方式。加强与国外的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让世界了解西藏,让西藏走向世界。

    二、立足强基固本,扎实推进平安西藏建设

    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始终坚持把反分裂斗争摆在维护稳定工作的首位,坚决贯彻中央对达赖集团的斗争方针,认清达赖集团的反动本质,理直气壮地揭批达赖,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健全反分裂斗争工作机制,严密防范和抵御达赖集团的渗透,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分裂破坏活动,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加大对危害国家安全案件的侦破力度。加强和改进外事外宣工作,进一步挤压达赖集团的国际活动空间。

    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基本方针,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加快构建完善高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高度重视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调处工作,拓宽社情民意表达诉求渠道,积极主动地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高度警惕和严密防范分裂主义分子和其他敌对势力插手利用人民内部矛盾制造事端。进一步强化边境管控工作,有效遏制非法出入境。

    重视和加强公共安全。强化安全教育,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继续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健全灾害预警应急机制和重大自然灾害社会动员机制。以道路交通安全、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为重点,切实加强安全监管。重视做好森林防火和草原防火。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改善基层政法部门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基层公用经费支出,继续改善乡村干部工作生活条件,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不断强化基层政权。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搞好城乡社区建设。建立健全城镇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做好双拥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工作。

    三、倡导文明进步,努力推进和谐西藏建设

    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为建设和谐西藏凝聚更大力量。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和妇女干部培养和使用。规范和推广使用藏语言文字。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积极主动做好宗教工作,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深化寺庙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宗教界爱国力量建设,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帮助爱国守法寺庙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各级政府依法接受同级人大监督,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支持“两院”公正司法。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弘扬法治精神,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

    切实改善民生,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培训和指导,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积极解决“35、45”人员就业困难。完善政策,加大扶持,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保基金监管。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牧区医疗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重视解决被征地农牧民、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积极构建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为重点的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慈善公益事业建设。拓展社会福利保障范围,推进社会福利制度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加强社会救济,关心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做好优抚安置和老龄工作。健全公共服务,促进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责任编辑:龙巍洋)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