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陕西省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陕西省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02月18日 17:24   来源:政府网站   
    
    八、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西部强省,必须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迈出新步伐。

    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抓紧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健全统计监测考核体系,重点抓好200户能耗大户和一批中小企业,加速淘汰火电、钢铁、水泥、造纸、焦炭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落后产能。2008年关闭小火电装机35万千瓦,淘汰小焦化和兰炭产能900万吨,淘汰水泥产能390万吨。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十一五”期间水电、风能、生物能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27万千瓦,形成节约359万吨标准煤的能力。推进农业节水技术改造工程,到2010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70万亩,亩均灌溉用水量减少20-40立方米;实施160项工业节水重点工程,三年内使单位产品用水指标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加大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力度,搞好西安、榆林等2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节水型城市试点建设;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2008年完成水价“三步走”改革。实行更为严格的用地制度,制定陕西省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从2008年起试行节约集约用地评价考核制度。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存量挖潜改造工程,抓紧清理城镇闲置土地,2008年腾退、盘活、置换建设用地1.5万亩,完成土地整理和复垦25万亩,新增耕地7.5万亩。继续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立再生资源生产基地和回收网络,促进资源节约使用和废物综合利用。

    加强重点区域的环境保护。继续对“一山、两水、三大区块”进行重点治理,认真贯彻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建设秦岭生态功能保护区,打造秦岭植物园绿色“名片”,加强野生动植物和水源地保护,构建全省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实施渭河综合治理工程,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在渭河流域布局,强化(皂加氵旁)河、太平河等支流的整治,加强湿地保护,增加渭河生态水量,2010年前在渭河流域建成40个污水处理厂和28个垃圾处理场,从根本上解决渭河黑臭问题,再通过五年努力,使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抓住国家实施丹江口库区上游治理项目机遇,推进汉、丹江流域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中药材和农产品加工业排污标准,严格规范矿产开发,确保水质达标出境。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和保护地表生态系统为重点,提高准入标准,引进国际先进工艺,发展清洁生产,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扩大铜川水泥企业治理成果,加大韩城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优化矿山布局,淘汰低于国家规定最低产能的非煤矿山。加大节能减排工程投入,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形成资源开发的生态修复和补偿机制。2008年,新建和改造燃煤电厂脱硫机组460万千瓦,形成削减二氧化硫能力10万吨,开工建设渭河流域所有拟建县级污水处理厂,建成榆林、商洛污水处理厂。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继续推进以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生态示范区为载体的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建设和保护好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

    大力开展以植树造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坚持把全民植树、全面绿化作为改变陕西生态脆弱状况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历史性任务。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发挥国家林业骨干项目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实施城市大绿工程,在渭河及主要支流、公路、铁路沿线建设林带,形成绿色板块和绿色长廊。大力实施“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工程,2008年建设示范村300个。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巩固造林成果。继续实施黄河水保生态、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2008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00平方公里,综合治理小流域200条,新增造林面积300万亩。到“十一五”末新增森林面积12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1.7%。要使植树造林、保护生态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让绿色覆盖三秦大地。    

    九、实施民生八大工程,推进和谐陕西建设

    构建和谐陕西、建设西部强省,必须把扩大公共服务、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后五年,我们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整体推进和实施教育、就业和再就业、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等民生八大工程。计划投资1118亿元,其中财政投入829亿元,人均2242元,是前五年的2.6倍。民生八大工程的实施,将使我省公共服务整体水平位居西部前列、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民生八大工程共涉及40个项目,既有国家统一要求的、又有我省主动安排的,既有需要继续推进的、又有准备启动实施的。我们将本着需要与可能相统一、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选择群众要求最迫切、经济社会关联度最高的10个项目重点突破,五年内实现项目范围内的全覆盖。

    ——职业教育项目。全面实施“人人技能工程”,2008年新建和扶持10所县级职教中心、1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1所高等职业院校、10所中等职业学校。到2012年,形成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30万人以上、年培训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20万人的规模,建立覆盖城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真正使新就业者从业有技能、创业有本领。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项目。2008年完成省、市I类和县I类有形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无形市场联网。2010年建成以西安为中心的三级人力资源有形市场体系和省、市、县、乡、社区五级人力资源无形市场,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做到全省劳动力就业与人力资源市场面对面、零距离对接。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项目。2008年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扩大到全省11个市区,把中小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全部纳入覆盖范围,政府对参保人员每年补助不低于80元,特殊群体和困难家庭再给予一定补助,实现人人就医有保障、不再难。  ——城镇廉租房制度建设项目。2008年对所有县城符合规定条件、申请廉租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实物配租1万户,货币补贴10万户。2010年逐步扩大到所有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使城镇低收入家庭户户有房可租、家家有房可住。

    ——农民安居工程项目。五年解决10979户农村无房户的住房问题,改造8173户茅草房,搬迁223106户地质灾害区危房,每年完成20%,在西部地区率先消除农村无房户、茅草房和地质灾害区危房。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项目。通过板块推进,力争2009年前基本解决榆林、延安两市17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到2012年,比国家要求提前3年解决全省1300余万人的饮水问题,全面改变全省农民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的状况。

    ——农村供养服务机构建设项目。五年内每个县城新建一所容纳300人以上的敬老院,新建乡镇区域性敬老院175所,改造现有敬老院617所,新增供养床位6.3万张,其中2008年新增1.28万张。到2012年,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人数达到6.2万人,集中供养率达到60%,使农村五保对象过上舒适生活、安享幸福晚年。

    ——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五年内全面完成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和所有行政村广播室建设任务,在71个县区建设电视转播台,使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5%和98.5%,有线电视覆盖所有乡镇和80%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全省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户户通”。

    ——信息入村工程项目。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原则,2010年前完成2.5万个行政村互联网宽带接入,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并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到2012年,实现全省城乡信息网络的广泛覆盖,使广大农民知晓天下事、连通大市场。

    ——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五年内全面完成城镇社区“四室三站一场”建设,搞好17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05所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加快行政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村民文化、广电、卫生、计生等服务设施建设。到2012年,实现城镇社区服务功能全覆盖,农村行政村占到45%以上,努力推进城乡社会服务一体化、社区服务广普化。

    以上10个重点项目,省政府已作了财政预算计划,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如期完成。到那时,三秦大地将呈现上学就医不再难、养老就业有保障、贫困家庭有住房、家家用上干净水、社区服务广覆盖、油路信息通到村的美好景象。

    按照统筹兼顾的方法,我们在实施10个重点项目的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方针,进一步完善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机制,搞好素质教育,确保高等教育在全国的优势地位,规范民办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快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2008年小学、初中分别增加到250元和385元。建立支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从2008年起每年1亿元,连续安排五年。完善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加大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力度。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逐步提高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2008年,基本完成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将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的补助标准从40元提高到80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切实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2008年在2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进行农村妇女免费住院分娩试点,2012年实现全覆盖。大力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农民进城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和残疾人就业,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和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县进行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困难群体医疗救助标准。坚持每年为残疾人办好十件实事,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和老龄事业,提高城市救助保护能力,构筑城乡社会保障“安全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继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搞好科技场馆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迎奥运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陕西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建设西部强省的强大动力和活力源泉,我们要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以更大的决心推进改革,以更大的气魄扩大开放。

    全面提高资源配置市场化水平。自然性资源、公共性资源和资产性资源,凡可进行市场化运作的一律实行有偿使用和公开转让。特别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建设主体功能区的需要,改革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和运行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政府的产业性和部分民生事业投资,要充分体现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政府用于产业性的投入,要围绕主导产业,依托各类投资公司,以注入资本金、风险投资和贴息、担保等方式运行。财政的事业性投入,要打破部门和条块分割,以项目为纽带,加强归并整合,实行集中投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加强审计监督,确保财政资金的阳光化运作。

    集中力量打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支持企业到国内主板、创业板和海外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2008年首要任务是基本完成全省工厂制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实现金钼、西电、西飞、陕鼓等企业上市,全面完成100户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任务和一批企业依法破产工作。改革国有资本管理方式,建立国有资本收益制度。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在改革过程中,要始终把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一切行业和领域。三年内逐步取消对个体工商户征收工商管理费,优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外部环境。扩大创业培训,完善创业服务,营造创业氛围,推动全民创业。到2010年,力争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0%以上,规模、质量、效益有大的提升。

    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首要任务。坚持国际、国内并举和经济、文化、外事互动,将美国、德国、韩国、日本、泰国和香港、台湾、长三角等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国家和地区,逐一制定方案,落实牵头部门责任。2008年举办中国中亚博览会,搞好在日本、韩国、泰国举行的经贸文化“陕西周”,赴京、沪、粤、港地区进行经贸文化交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重点围绕项目开展产业链招商。采用市场化手段建立驻外商务机构,依托境外投资中介机构搭建合作平台。吸引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在陕投资或建立工业园区,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今后五年,力争促成10个以上投资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2008年超过13亿美元。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对外经贸结构,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以培育大型骨干进出口企业为重点壮大各类进出口经营主体,扩大机电、轻工、高科技和农产品等主导产品的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努力提高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水平,2008年实现进出口总额76亿美元。

    坚持不懈地优化投资环境。切实加强直接涉及对外开放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开通西安直达欧美的国际航线,提升国际可通达能力。搞好口岸体系建设,加快“大通关”步伐,提供一票到底全程服务,进一步完善口岸综合服务功能。按照构建大开放格局的思路,整合资源,明确分工,进一步理顺对外开放工作体制。依托国内外专业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对外开放人才的整体素质和各级领导干部组织招商引资的能力。建立健全优化投资环境长效机制,实施投资环境专项评价制度,组织外商、民营企业家和个体工商户等各界人士,每年对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加大外资投诉专案处理力度,依法严惩破坏投资环境的人和事。搞好整体策划,创新宣传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推介陕西绿色、现代、和谐的新形象。    

    十一、不断改进社会管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进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服务,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更好地适应建设西部强省的需要。

    充分发挥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重点加强信用管理、应急管理、社区管理和网络管理。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广泛开展全民信用道德教育,建立信用征集整合共享平台和失信惩罚制度,加快构建陕西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实施全省“十一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加快整合应急资源,抓好应急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发挥居民委员会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强化村务公开和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整洁、生活舒适、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完善互联网行业管理制度,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平台建设,搞好网络从业人员资格培训,严格规范网吧经营行为,依法查处制作传播虚假、有害信息的网站和个人,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加强对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管理,拓宽政府与社会各界沟通的渠道。高度重视物价问题,努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确保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切实安排好困难群体、高校学生的基本生活。加强市场监管和价格执法,强化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坚决维护市场秩序。

    努力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以基层为重点深入开展平安陕西创建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改进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坚决抵御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健全群众权益维护机制,进一步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妥善处理因征地拆迁、企业改制、非法集资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法律援助,努力解决群众打官司难问题。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全面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和政府的监管责任,严格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对煤矿、非煤矿山、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和高危设备、公共场所安全的监管整治,努力消除隐患,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按照国家统一要求,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切实将政府的管理行为纳入依法运行轨道。按照国家实行大部门体制的统一部署,减少行政层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步伐。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健全重大决策调查研究制度、重大决策事项听证制度,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国防水员建设,认真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

    努力转变作风,加强勤政廉政建设。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增强各级政府和机关工作人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有针对性地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思路、措施和项目。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铺张浪费,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和效能监察,严肃查处重点领域、重点人员的商业贿赂案件,切实防止以权谋私。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加强对政府部门履行职责的检查、监督与考核,把建设西部强省的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鼓舞人心,建设西部强省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夺取建设西部强省的新胜利!

(责任编辑:龙巍洋)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