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内蒙古自治区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内蒙古自治区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01月30日 11:11   来源:内蒙古日报   

(点击查阅更多2007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1月25日 杨晶)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2007年,要继续把解决好“三农三牧”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农牧业投入,确保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要把发展现代农牧业作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继续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和生态农牧业,进一步提高畜牧业、优质高产作物和农畜产品转化增值比重。加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7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50亿斤左右。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畜牧业尽快向质量、效益与生态安全并重的方向转变。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核心,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农村牧区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大型农资、农畜产品流通企业和鲜活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充分发挥农村牧区供销社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发展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农牧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牧业设施装备和机械化作业水平。强化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不断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力争新增农田草牧场有效灌溉面积10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00万亩,解决60万人的安全饮水和2万户农牧民的通电问题,实现所有苏木乡镇通油路、嘎查村通公路。加强农村牧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启动实施农村牧区初中改造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在调整布局、加快转移、整合资源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牧区的投入,确保财政支农支牧投入的增量高于上年,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牧区的增量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牧区建设的增量高于上年,自治区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将主要用于农村牧区。要整合支农支牧资金,完善投入管理办法,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农牧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牧区建设,构建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

    全面深化农村牧区各项改革。坚持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稳定和完善土地草牧场承包关系。加强土地管理,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巩固和发展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成果,坚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深化苏木乡镇机构改革,以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重点深化农村牧区义务教育改革,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健全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为重点深化农村牧区医疗卫生改革。积极稳妥地清理化解乡村债务,优先化解义务教育等公益事业负债。继续推进农村牧区金融改革,抓好农村牧区合作银行试点工作,加快建立适应“三农三牧”特点的农村牧区金融体系,切实解决农牧民贷款难的问题。扩大农牧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逐步建立农牧业风险防范机制。积极推进国有农牧场体制改革,加快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场改革,积极稳妥地开展国有林权改革试点。认真搞好第二次农牧业普查,为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充分挖掘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完善龙头企业和农牧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牧民更多地受益。进一步巩固、完善和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对重点地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直补资金要达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和品种,扩大农牧机具购置补贴规模、补贴机型和范围。加大农牧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不折不扣地落实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各项补助,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牧业补贴制度。加强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强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和贫困地区人口转移培训工作,搞好生态移民和扶贫移民,继续开展定点帮扶。

    加快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 

    2007年,要按照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和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的要求,组织实施一批规模大、起点高、技术装备水平先进的重大项目,增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后劲。全年新开工煤化工总规模500万吨、电力装机600万千瓦、煤炭生产规模5000万吨。狠抓新项目开工率,加快在建项目进度,确保按期投产达效。加强大型工业基地和专业化特色园区建设,提高园区产业关联度和配套服务水平,构筑重大项目和产业集群发展平台。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要高水平拓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大型煤炭、火电基地建设,加强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优化冶金工业产品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坚持高加工度、集群化、基地化方向,大力发展化学工业;积极拓展装备制造业领域,壮大稀土、生物制药和信息产品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要高标准改造传统产业,围绕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组织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努力使重点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要高起点承接国内外非资源型产业转移,积极培育发展直接面向消费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产业体系。继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的落后产能,分类进行整改关停。

    积极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坚持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搞延伸,围绕重点项目搞协作,围绕工业基地建设搞配套,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启动实施“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培育一批延伸配套加工型的中小企业,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完善信用评价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坚持特色化、园区化方向,突出抓好县域特色产业的培育,鼓励发展一县一品、一园一品,主动接受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的辐射,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抓紧建立科学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和监测体系,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考核机制和问责制,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加强项目的节能审核和环保评价。抓好重点行业节能工程建设,督促企业建立严格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指标。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以延伸产业链为切入点,建立企业间资源再利用、再循环机制。加快国家和自治区级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清洁生产企业试点。切实抓好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大气污染防治,认真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税、价格政策体系。健全生态环境补偿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继续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严格矿业权管理,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整合。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尽快在重点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羊绒、乳品、生物制药、稀土产业研发中心,国内领先的煤液化、气化及系列煤化工研发中心,适合自治区资源特点的材料工业、可再生能源产业研发中心,构筑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要进一步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
    

(责任编辑:龙巍洋)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