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吉林省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吉林省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01月30日 11:33   来源:政府网站   

(点击查阅更多2007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1月20日 韩长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吉林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200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改革创新,奋力拼搏,振兴吉林取得显著成绩,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规划实现良好开局。

    经济较好较快增长。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主要发展目标全面实现。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200亿元,增长14.5%,增速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地方级财政收入、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45亿元和507.8亿元,分别增长18.3%和21.3%。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工业总产值达到4700亿元。粮食生产在连续三年大丰收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量达到272亿公斤。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79.1亿美元,增长21.2%,其中出口30亿美元,增长2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75.8亿元,增长14.7%。

    重点工作取得突破。集中力量抓好100户重点工业企业,加强生产运行组织和要素协调,全面完成了工业提速增效任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185.2亿元,超过历史最好水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大力实施投资拉动,加强重点项目建设。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00亿元,人均投资超过1万元。一汽大众全新奥迪A6L轿车、吉化70万吨乙烯改扩建等项目建成投产。能源、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投产发电装及80万千千瓦。为改善城市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启动实施九个市(州)所在地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坚持依法拆迁,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市场化运作和政府推动的方式,共完成拆迁面积950万平方米,当年回迁安置45.2万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和畜牧业、园艺特产业等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预计增长25.6%。启动80个镇、522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

    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全省90%的地方国有企业实现改制,企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在全国率先启动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试点。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新的管理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取得较好成效。城市信用社分类处置和城市商业银行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浦东发展银行长春分行挂牌营业。各级开发区和县(市)工业集中区建设有序推进。县域经济主要发展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成功举办第二届东北亚博览会和第六届农博会。赴欧洲、非洲、俄罗斯以及到“珠三角”地区开展大型和经贸交流活动。“中俄国家年”区域交流合作成效明显。油页岩开发、锦湖轮胎等招商引资大项目开工建设。在菲律宾开展农业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全省利用外资增长43.4%,引进外省资金增长95.7%。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玉米丰产高效技术、超级稻新品种推广应用、激光彩色投影电视等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全年共取得登记科技成果494项,获授权专利近2300件。长春中俄科技园正式开园。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享受“两免一补”的农村学生达到43.7万人,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25万平方米。中等职业教育“百强校”建设扎实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有新的提高。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

    省、市(州)、县(市)三级51个疾控中心项目全部建成。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作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和图书精品。长影集团和吉林出版集团改革逐步深化,吉林歌舞剧院集团公司成立。继续推进“西新”工程,完成了朝鲜语广播电视传输上星工作。第六届亚东会场馆设施和赛事准备等工作全部就绪。旅游业总收入增长20%。长白山保护开发和规划管理力度加大。人口计划顺利完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4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2%和11.6%。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强,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16%。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扩大。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低保户补差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了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和低保金社会化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由上年的54万人扩大到80万人。建成543个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五保户”供养条件明显改善。在全国率先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扩大到24个县(市)。解决了农村80万人饮用高氟高砷水问题。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

    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省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省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137件,省政协提案206件。提请审议实施地方性法规8件,发布政府规章5件。“五五”普法工作全面展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省直39个部门实行了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全部纳入省政务大厅规范运行。加强决策咨询,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加大经济发展软环境整治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集中进行食品、药品安全整治。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全面开展治理商贿赂工作。努力改进政风,基础政府服务。认真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不断加强,预案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监管力度,重特大事故得到遏制。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社会治安形势总体平稳。

    各位代表,

    过去的一年,振兴吉林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取得了新的突破,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凝聚着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吉林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老同志和各级干部,向所有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向关心和支持吉林建设发展的解放军驻吉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司法干警,向省内中直各单位,以及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广大侨胞和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对省人大、省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给予政府工作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效益不高,基础设施薄弱,民营经济和服务业发展不够,“三农”问题仍然突出,金融“瓶颈”制约严重,能源消耗高,减排任务重,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改革开放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人民生活方面仍有需要解决,发展软环境要继续下力量进行整治,政府工作还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等等。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新的一年工作安排 

    2007年,是全面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我们正处在增强发展基础、积聚发展能量、转变增长方式、加快振兴步伐的关键阶段。全省上下精神振奋,干劲倍增,振兴发展的势头强劲。纵观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既面临机遇,也面对挑战。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扩大。国家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各省区市竞相发展。但同时,国际国内市场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资源、环境、资金等制约因素日益突出。我们要全面把握发展大局,仅仅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构建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心任务,强基础、调结构、增效益,着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开创振兴吉林、富民强省的新局面。

    按照积极进取、留有余地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12%,地方级财政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按国家要求完成节能降效减排任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新增1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进出口总额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幅度控制在3%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2.7以内。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政府工作要坚持推动发展、关注民生、创新体制、维护稳定、依法行政。首先要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立足加快发展,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用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要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吉林;要坚持依法办事,依法规范行政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责任编辑:龙巍洋)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