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阅更多2007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1月29日 周强)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工作回顾
去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湖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创新,奋力拼搏,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取得了明显成就,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全年完成生产总值7493亿元,增长12.1%。企业效益提高,财政实力增强,居民收入增加。规模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65亿元,增长39.4%;财政总收入891亿元,增长1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505元和3390元,增长10.3%和8.7%。投资稳定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42亿元,增长2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34亿元,增长15.3%,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增幅。市场价格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4%。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各项存款余额7800亿元,新增1210亿元;贷款余额5234亿元,新增651亿元;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96.3亿元。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6:39.9:40.5调整为17.8:41.7:40.5。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完成工业增加值2668亿元,增长16.8%。优势产业支撑作用增强,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陆续竣工投产,钢铁、工程机械等十大优势产业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3.9%。产业集聚度提高,园区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2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6.3%,技改投资增长27.4%。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示范点建设全面启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新的提高,耕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加强,粮食生产继续向优质高效调整,总产量达580亿斤。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带动作用增强。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全年农民外出务工达1003万人,务工收入768亿元,增长30.1%。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达38.7%。批发零售、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旅游、现代物流、会展、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旅游总收入588亿元,增长29.7%。
三是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大部分完成。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进展顺利。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投资、金融等改革继续深化,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大。规范工资收入分配秩序平稳推进。对外开放成效明显。招商引资取得进展,全年实际使用外资25.93亿美元,增长25.1%;引进内资885亿元,增长26%。实现进出口总额73.53亿美元,增长22.4%,其中出口50.9亿美元,增长36%。航空口岸出入境人数增幅居全国第一。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成功举办第一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
四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势地区带动作用增强,“一点一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9%,占全省总量的63.7%,其中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湘西地区开发稳步推进,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增长的动力增强,生产总值连续三年达到两位数增长。沿线环湖地区充分发挥交通、资源和产业等优势,生产总值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重点建设进展顺利,交通、能源、水利、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长潭西线建成,邵怀、怀新、常吉等12条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株洲航电枢纽全面建成投产,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段建设全线启动;石门电厂二期、岳阳华能电厂二期、金竹山电厂等竣工投产;湘资沅澧重要堤防工程进展顺利,新增加固堤防213公里,治理大中型水库96座;农村通信扶贫工程全面推进,全省建制村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长沙二环线、株洲快速环道、怀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等重点城建设施投入使用。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继续改善,完成农村公路建设2.7万公里,解决21.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沼气池15.9万口。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完成退耕还林70万亩、人工造林3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5.5%。环境治理力度加大,株洲电厂、湘潭电厂脱硫等一批治污重点工程完成。地质灾害防治得到加强,整顿规范矿产资源秩序取得较大进展。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建成一批民政公益、文化体育、卫生医疗、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
六是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8件实事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2.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企业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均完成和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特困户的救助标准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开展,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与科技部的部省合作机制正式启动,科技投入大幅增加,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取得突破。基础教育稳步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改扩建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快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试点取得成效,“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职业教育发展加快,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民办教育进一步规范,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继续完善,重大传染病防治和救灾防病工作取得较大成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体育事业逐步壮大,竞技体育取得较大成绩,成功举办第十届省运会,湘籍运动员在多哈亚运会取得11块金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19‰。民族、宗教、对台、工商、外事、侨务、贸促、参事、文史、档案、保密、审计、统计、质监、气象、地震、人防、老龄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七是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深入学习《江泽民文选》、《科学发展观读本》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公民道德建设论坛。广泛宣传文花枝、李春华等先进典型,积极开展“邻里节”、文明家园、文明社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迎接党代会,共谋新发展”献计献策活动,社会各界广泛认同、踊跃参与。
八是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执行其决议、决定;积极支持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主动接受民主监督。全年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1103件、省政协委员提案635件。密切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认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全面实施政务公开,大力推行阳光行政。政府法制工作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加大,依法行政取得重要进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进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覆盖全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扎实推进基层平安创建。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集中治理商业贿赂,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大案要案。
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活动,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民兵预备役工作加强。驻湘解放军、武警、民兵预备役部队在抗灾救灾、维护社会稳定、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6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面对局部地区的严重自然灾害,全省军民众志成城,舍生忘死,取得了抗灾救灾的胜利。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湘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指战员、政法干警,向中央驻湘单位,向热心支持湖南改革发展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面对当前好的形势,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结构不够合理,发展后劲不足;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节能降耗和环保问题比较突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难度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政府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7年工作的总体要求
今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重要的一年,也是我省实现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战略目标的第一年。做好全年的工作,对于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具备加快发展的基础,面临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全球范围内产业转移和沿海地区产业内移等一系列机遇,正处于加快发展、蓄势待发的阶段,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强烈的忧患意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善于在宏观调控中抢抓机遇,善于在激烈的竞争中抢抓机遇,善于在国家重大部署中抢抓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增强进位意识,挖掘内在潜力,增创发展优势,就一定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今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坚决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又好又快、富民强省为主线,着力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带动“三化”,着力加强节能降耗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进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和谐,争创富民强省新业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自主创新步伐,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推进节能降耗,更加突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集约用地,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坚持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以市场为取向的各项改革;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要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努力构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逐步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坚持强化“三基”。充分发挥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基础工作的保障作用,改善发展条件;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发展水平,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和谐发展。牢固树立和谐发展理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注重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龙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