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甘肃省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甘肃省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03月23日 15:31   来源:政府网站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

    “十一五”时期,我们肩负着实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面临着总体上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确定因素可能增多,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未来五年,经济全球化趋势将更加明显,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加快,为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国家将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有利于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全国范围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重点,有利于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把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省综合经济实力逐步增强,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深化对省情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发展思路,各级干部驾驭全局和领导发展的能力提高;全省人民改变面貌的愿望十分强烈,有利于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快速发展。面向未来,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我省仍处在夯实基础、改善环境、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努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迈向新阶段。

    “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自主创新。坚持“两个高举、一个加强”和“两抓两放”的总体工作思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工业强省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

    奋斗目标是:经济发展保持两位数增长,提前三年即到2007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010年超过万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以上;财政收入增幅高于生产总值增幅;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工业占生产总值比重继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实力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力争高于“十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的跨越;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城乡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国有企业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其它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有较大幅度增加;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化率达到35%以上;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就业人员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以内;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健全,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降低青壮年文盲率;公共卫生和医疗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左右;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加快。

    围绕上述目标,必须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始终不渝地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800万吨以上,确保粮食省内基本自求平衡。继续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上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马铃薯、草食畜牧业、果蔬、酿造原料、中药材、制种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扩大规模,提高质量。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争创知名品牌。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务输出作为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的战略性任务,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实现劳务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不断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开拓劳务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努力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经济效益,力争每年培训农民150万人次,劳务输出500万人次左右。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服务组织,努力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落实支农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推广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乡村道路建设为重点,组织实施“六小工程”和生态家园富民行动,新建、改造通乡公路1.3万公里,解决35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沼气用户40万户。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广播、电视和电话“村村通”。做好村镇规划,引导农民改善居住环境。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整合扶贫项目和资金,整体推进3000个贫困村的扶贫开发,继续实施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加强产业扶贫,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对口帮扶和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力争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70万人,低收入人口减少240万人。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农村土地征占用制度,健全对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促进管理民主。

    二、全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力争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进一步增强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壮大提升优势支柱产业。继续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重点在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能源、机械制造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力争原油加工能力达到28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达到80万吨以上。钢及钢材和有色金属生产要努力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开发新品种,实现集约发展。大力发展原材料后续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形成产业集群。

    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提升制造技术,做大做强有优势的石油钻采及炼化设备、数控机床、电机电器、真空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风电设备、军工电子设备等装备制造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争取拥有较多的自主知识产权,部分产品的质量、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和国际水平,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在有色金属新材料、精细化工和化学新材料、功能材料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在有基础的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医药保健新产品、电子信息技术、核应用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领域实现新的发展。完善提高各类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功能,提高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

    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强政策引导,提高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采用新的经营管理方式,发展电子商务,培育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连锁龙头企业。促进金融、保险、证券、信息咨询、会计、法律服务和房地产、社区服务、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促进区域合作和整体开发,加快重点景区道路、配套设施等基础建设,突出文化品位,培育精品线路和多元化的投资经营主体,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把旅游业培育成新兴产业。

    三、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

    把抓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同时抓好能增强发展后劲、对经济社会发展起长远带动作用的优势产业和社会发展项目。

    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跨越。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快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以国道干线高速化、省际通道高等级化为重点,实现与相邻省区的高等级公路连接。加快干线公路建设,进一步完善省内路网布局,改善县乡公路。力争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00公里。基本建成兰州、酒泉嘉峪关、张掖、天水等4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重点建设兰州至重庆、平凉至西安铁路,积极推进铁路电气化和复线改造,形成快速、高通过能力的东西、南北大通道。提高兰州中川机场和敦煌机场旅客输送能力,完成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和天水军民合用机场建设,积极规划建设其它支线机场。加快原油、成品油管道建设,拓展天然气使用覆盖面。坚持优化结构、适度超前、多能并举的方针,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充分利用水能资源,突出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增煤炭生产能力150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加快宽带通信网、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信息化。加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形成区域供水网络,提高供水能力,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100万亩。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法人主体到位的项目建设机制,促进项目建设的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和工程审计制,积极推行政府投资代建制,建立健全投资监管体系和投资决策责任制。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增加项目储备。创新项目建设管理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扩大招商引资和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建设。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和湿地等资源的生态保护,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山禁牧和天然林保护成果。加强土地荒漠化、风沙源和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实施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和甘南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

    搞好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大工业“三废”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黄河甘肃段水污染和兰州等重点城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弃物。保护好饮用水源,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推广清洁生产,发展绿色制造业和环保产业,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逐步形成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

    发展循环经济。以节水为中心,合理配置水资源,大力推行各种节水措施,建立以水权制度为核心、水价调节为杠杆的节水机制,推进建设节水型社会。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淘汰落后技术和装备,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环保型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支持资源型城市和大型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接续产业。

    合理利用资源。对于重要矿种和重要矿产资源,坚持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延长资源服务年限。加大重要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力度,引进国内外企业参与风险探矿,增加资源储备。拓宽资源利用渠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省外国外建立原料基地。

    五、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推进城镇体系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整合生产要素,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制定科学可行、适度超前的城镇建设规划,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扩大规模,完善辐射带动功能,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聚集生产要素能力。强化兰州特大城市功能,使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以产业为支撑,合理确定并不断提高中等城市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培育一批特色小城市,推进城镇体系建设。

    完善区域经济布局。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要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布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科学组合。逐步形成以兰州为中心,以天水、酒泉嘉峪关为两翼,各市州为组团,点线结合、布局合理、特色各异、区域优势明显的辐射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努力改善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建立新型城乡关系。重点建设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县城和建制镇,使其成为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活跃和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经济社会要素聚集区,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挥县域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乡镇企业,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建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激励机制,开展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试点,支持经济强县率先发展,扶持县区市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继续实行倾斜,加大扶持力度。支持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立足民族特色和资源优势,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煤炭、农畜产品深加工和小水电,加快开发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红色旅游资源,完善草场承包和畜种改良,提高旱作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加快牧区建设,实现牧民定居。

(责任编辑:石兰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