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青海省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青海省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03月23日 15:34   来源:新华网   

(点击查阅更多2006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1月14日 宋秀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请连同《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时期的工作回顾

    “十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历程中的最好时期。这五年,时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全力推进“消除贫困、富民强省”和“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两大历史任务,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预计五年间全省生产总值以年均12%的速度持续增长,突破总量500亿元、人均10000元的大关,由2000年的25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 543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0年的26.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3.3亿元,年均增长19.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6.6亿元增加到33.7亿元,年均增长15.2%。

    ———固定资产投资成倍增长,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五年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17亿元,是“九五”的2.5倍,基础设施长期落后的面貌明显改善。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1万公里,建成高速公路196公里,省会、州府、县城之间全面通油路,实现乡乡通公路,行政村基本通公路。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兰青铁路、青藏铁路西格段和西宁、格尔木机场扩能改造顺利完成。建成公伯峡水电站、桥电二期和官亭至兰州东750千伏、乌兰至格尔木330千伏输电线路等重点电源电网工程,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74万千瓦。建成黑泉水库和一批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农牧区118万人、400多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新建光缆1.6万公里,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用户分别突破百万户,实现了乡乡通电话。完成一批城市道路、供排水、集中供热和农牧区电网改造、送电到乡等公共设施建设,城镇功能不断增强,镇容镇貌变化显著。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人工增雨、防污治污等一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取得较大进展,总投资75亿元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启动实施。森林覆盖率比“九五”末提高1.3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特色经济框架初步形成。三次产业比例由“九五”末的14.9:45.6:39.5调整为 11.6:48.7:39.7。尊重规律,顺天应市,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结构呈现积极变化。2005年,薯、油、豆、药、菜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2000年的55%提高到65%。设施农牧业、农区畜牧业、农牧业产业化有了较快发展。劳务输出规模五年翻了两番, 2005年达到89万人次。依托优势资源,建成百万吨钾肥、90万吨纯碱、铝电联营、涩宁兰天然气输送管道等重点工业项目。2005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0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 4.6个百分点,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盐湖化工、电力、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冶金、医药、建材、农畜产品加工四大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56%和29%。高原旅游业蓬勃发展,五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341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88亿元,分别是“九五”时期的2.5倍和3.2倍。服务业稳步发展,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5亿元,年均增长11.9%。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高。全面取消了农牧业税,农牧区税费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农牧民负担比“九五”末人均减少78元。坚持“抓大、扶强、活小、退劣、减负”,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本战略性重组,国有企业基本实现产权结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国有资产在改革发展中保值增值,整体效益明显提高。2004年省属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净资产达到120亿元,比“九五”末增长1.38倍。预计2005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0亿元,年均增长1.5倍。制定和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非公有制经济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由“九五”末的18%提高到23%。财税、住房、流通、投资、金融、粮食、国有土地、矿产使用权等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青洽会”、藏毯国际展览会等大型经贸活动的影响逐年扩大,成为青海招商引资、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五年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7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4亿美元,引进省外资金317亿元,分别是“九五”的2.2倍、5.4倍和4倍。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发展到10家。

    ———注重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调整教育布局,组织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高校基础设施、现代远程教育等项目,城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农牧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得到解决。“普九”教育人口覆盖率由2000年的70.7%提高到86.8%,青壮年非文盲率由82%提高到9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奖励制度,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启动实施,农牧区科技富民计划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县县有“两馆”的目标全面实现,部分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初步成效。文物发掘和保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西新”工程和“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6.5%和92.5%,比2000年分别提高23.5和6.5个百分点。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郁金香节、民族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活动水平逐年提高,藏羚羊“申吉”获得成功。多巴国家级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基本建成,群众体育活动设施得到改善。卫生项目总投资15亿元,超过前三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投资总和。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建立,各族群众主要健康指标显著提高。实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和“少生快富”试点工程,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为11‰。审计、监察、工商、统计、质监工作得到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新闻出版、档案、气象、地震、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等事业取得新进展。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精神面貌呈现可喜变化。 200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5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65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分别实际增长8.4%和5.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2000年的12.1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18.3平方米,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5.3平方米增加到18平方米。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不断推进,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省。对城市低保对象实行分类施保、医疗救助和冬季取暖救助,城乡特困群众救助体系初步建立。五年城镇新增就业15.2万人,减少农牧区贫困人口77万人。五年来,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伟大实践,激励着全省各族人民谋发展、盼富裕、思和谐的热情和斗志,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干事创业、加快发展日益成为经济社会生活的主旋律。

    同时,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省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

    五年共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2076件、省政协委员提案1411件。提请省人大审议地方性法规27件,制订和修改政府规章32件。省政府取消各类行政审批许可项目584项、行政事业收费项目179项。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上网工程建设,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得到加强和改进。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政府公务人员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得到增强。投资环境治理年活动取得初步成效。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民族宗教工作成效显著。普法教育深入开展,监狱布局调整顺利完成。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抵制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创建“平安青海”取得阶段性成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相关机制基本建立。廉政建设、外事侨务、司法、参事、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十五”时期是全省上下团结奋斗、积极进取的五年,是全省经济快速增长、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经过五年的努力,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呈现崭新局面,青海的形象和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回顾“十五”的实践,全省工作在许多方面都富有开创性。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省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牧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向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驻青各单位、驻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和公安民警,向所有关心青海建设和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十五”时期的成就将载入史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贫穷落后仍然是基本省情,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牧业基础薄弱,农牧区建设滞后,农牧民持续增收难度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工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资金短缺状况加剧,科技支撑能力不强,运输瓶颈制约进一步显现;各项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体制机制性矛盾还比较突出;社会事业发展不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拉大;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就业压力增大;新的社会问题和利益矛盾增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艰巨。在转变政府职能、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我们要在工作中尽快加以解决,更多的还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对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提高解决矛盾和问题、做好政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省改革发展的关键五年,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五年,既充满机遇又面临重大挑战。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民族地区尤其是对藏区的支持力度,国内外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是我们可以积极利用的有利条件。长期开发建设形成的物质技术基础、创造的体制环境、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我们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提供了有力保证。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加深,全国各地加快发展,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扩大,我省地处偏远,获取资本、技术、人才和稀缺资源,遇到的竞争更加激烈;不仅要加快发展,更要在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防止污染的前提下实现科学发展,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面对机遇增多、挑战加剧的新形势,我们一定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千方百计地抢抓机遇,坚韧不拔地应对挑战,努力把富民强省的伟大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根据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十一五”期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发展与和谐为主题,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确保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综合经济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明显降低;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特色经济在全国的地位不断提升;重要生态保护区和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城镇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科技攻关取得突破;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农牧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

    主要预期调控指标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25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8‰以内。

    实现“十一五”的奋斗目标,政府工作要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坚持把握好以下着力点:坚持又快又好发展,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着力扩大经济总量,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推进经济社会的新跨越。坚持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能源资源,把经济增长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之上。坚持“五个统筹”,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区域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不断破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广泛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以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更宽的领域投资创业,增强发展活力,拓展发展空间。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放手让人民群众创业兴业、改善生活,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石兰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