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重庆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重庆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02月10日 16:33   来源:华龙网   

(点击查阅更多2005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1月12日 王鸿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重庆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是重庆直辖八年来发展最快最好的一年。我们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把贯彻中央宏观调控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结构、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知难而进,开拓进取,胜利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650亿元,比上年增长1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550元,跨上1000美元新台阶。

    各位代表!在西部大开发的强力推动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和城乡居民收入,已提前完成“十五”计划预期目标。这标志着我市在富民兴渝、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迈出了极其重要的步伐。

    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做了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对符合国家要求的“4+3”投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62个在建、37个拟建投资项目实行整改、停建和取消立项。坚决反对低水平重复建设,关停了21条小水泥生产线,取消了一批盲目上马的小钢铁项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4%,达到1605亿元。完成重点建设项目投资420亿元。可喜的是工业投资增长52.4%,占总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0.7%提高到24.9%,产业发展后劲有所增强。

    促进土地市场逐步规范。撤销名不副实的园区126个,核减规划面积371.4平方公里,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增加。

    保持金融稳健运行。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年末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592亿元,贷款余额增加514亿元。地方金融机构实力不断增强,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12亿元,市商业银行所有者权益总额上升4.4个百分点。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大幅度下降,重庆正在成为全国银行资产质量和金融环境较好的地区之一。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2亿元,同口径增长40.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增长25.9%,财力明显增强。加上中央对我们的返税、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地方财政支出487亿元,增长24.5%。市级财政重点向财力薄弱区县、“三农”、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倾斜。通过转移支付和专款补助区县156亿元。投入农业和扶贫16.6亿元,增长19.9%;用于教育事业支出22.6亿元,增长22.4%;社会保障支出31.7亿元,增加2.5亿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失业保险金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标准有较大幅度提高。市级政府运行基本支出始终控制在全市财力的25%以内。

    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能源、运输调度。在电力供应紧张的“迎峰度夏”期间,我市是全国少数几个没有出现大面积拉闸限电的省市之一。天然气和成品油供应基本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调整优化运力结构,积极疏解货物积压矛盾,水运货物周转量大幅增长。加强市场物价调控管理,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

    (二)加大扶农促农政策力度,农村经济出现多年少有的好形势。推出了扩大大春种植面积、复耕撂荒地、发展晚秋生产三大举措,实施了补助再生稻种植、种粮农民直补试点、稻谷最低保护价收购和降低农业税税率等六大激励政策。扶农促农政策力度之大、农民得到实惠之多前所未有。粮食播种面积增加136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50万吨,比上年增加63万吨。实施“三百工程”效果明显。新建农业产业化优质商品生产基地668万亩,龙头企业超过2000家,带动264万农户增收。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1.7个百分点。实施百镇工程建设项目1150个,全社会投资200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3.5%,提高1.6个百分点。市级财政安排4700万元,培训农村劳动力20.3万人,一批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技工成长起来。当年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0.4万人。完成了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加强以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重点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全市实现清净无疫。

    (三)推出加快新型工业化新举措,工业增长速度和效益同步大幅提高。按照“5444”发展思路,规划到2010年实施项目570多个,加上园区引进项目,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3%,利润增长40%左右。汽车产量达到54万辆。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上年18.9%提高到21.1%。北部新区和特色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快,新引进项目702个,累计达到1813个。

    (四)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外贸进出口和利用国内外资金再创佳绩。出台了促进对内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市财政增加安排外经贸结构调整资金,对区县出口退税增量给予适当补助。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8.6亿美元,增长48.7%;其中,出口突破20亿美元,增长31.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亿美元,增长29%。香港汇丰银行来渝设立分支机构,英国纽卡斯尔、美国可口可乐、法国罗兰、香港美美时代百货、香港查氏集团等国际知名公司入驻重庆。务实推进CEPA经贸合作,重庆代表团赴港澳签约项目43个,总投资329亿元。国内区域经济合作迈出重大步伐,与四川、贵州、浙江、上海达成合作框架协议,联合推进了一批跨区域交通、能源、旅游等项目。全年引进内资86.9亿元。国际旅游恢复性增长,全市旅游总收入增长22.8%。

    (五)集中力量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城市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强。100个重点建设项目进展良好。渝邻、綦万、渝黔二期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渝遂高速公路、36条县际公路建设进度加快,杭兰高速万州至云阳段等6条高速公路、开县鲤鱼塘水库开工建设。新增电话用户277万户,全市累计达到1430万户。高速公路收费平均下调26.7%。开辟了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免费通行的“绿色通道”。

    围绕筹办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启动了56个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项目。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江北国际机场扩建和“半小时主城”27个项目竣工投用,国际会展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基本完成江北城、化龙桥片区改造3万户拆迁户安置,改善了老城区居民居住条件,也为大规模城市片区改造创造了条件。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成投用15座污水处理厂、7座垃圾处理场。完成主城区嘉陵化工厂、油墨厂等11户重污染安全隐患企业搬迁整治。启动部分县级以上城市生活水源地保护工作。三峡库区干流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库区地质灾害治理二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开展公路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治理,违规运输现象得到遏制。严格实行对易撒漏物质强制性密闭运输,19座及以下中巴车退出主城区营运。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新安装危险路段防撞护栏200公里,新安装一批车辆、船舶、高瓦斯煤矿安全监控设施。

    (六)全面推进三期移民搬迁安置,库区产业发展有了较好开端。全年完成搬迁安置移民11.38万人,其中出市外迁安置农村移民2.42万人。高度重视解决库区产业空虚问题,国家制定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库区周边绿化带建设工程规划、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大纲和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并安排了库区产业发展基金和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库区迎来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策划和启动了一批产业发展项目,签约62个对口支援项目,建成2.28万亩移民柑橘示范园和5个草食畜牧业项目。

    (七)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城投公司、高投公司等八大建设性投资集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完成建设投资224亿元。针对国有工商企业资产分散、战线过长的问题,将机电控股、化医控股等20个市属国有集团整合为9个,提升了国有资产优化配置能力。组建了渝富、商务、煤炭、粮油、交运集团公司。新组建了联合产权交易所。继长安集团之后,又有电力、重钢、机电控股和商社集团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整体打包处置工商企业在银行的不良债务240亿元,为企业轻装前进卸去包袱。电力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一市一网”、“一县一公司”,库区和渝东南地区用电成本有所下降。制定了贯彻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四个实施办法,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落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经济总量撑起全市“半壁河山”。

    (八)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着眼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启动建设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大平台。全市获得专利授权数量比上年增长30%。加快建设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人才集聚高地。高中阶段教育“瓶颈”有所缓解,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由上年76.5%提高到80.7%。大学城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取得积极成果,文化局、广播电视局合署办公,启动运行“红岩联线”,组建了新华书店集团、广播电视集团,电脑报社与香港TOM公司成功实现股份合作。重庆图书馆开工建设。文物保护和三峡文物抢救工作扎实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信息体系建设进展较好,全市“四苗”全程接种率达92.9%、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80.8%,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在六个区县稳步推进,实行农村特困户医疗救助。开展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进一步稳定了低生育水平,促进了出生人口性别比改善。推进两江四岸健身长廊工程,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投入使用。“亚洲杯”足球赛重庆赛区组织工作获得亚足联和国内外体育界广泛赞誉。

    坚持三大文明建设协调推进。以弘扬红岩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的精神文明建设出现新气象。广泛宣传三峡移民精神。深入开展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推进“平安重庆”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刑事治安案件连续三年下降,社会治安状况有所好转。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强化监管,各类安全事故总体下降。实施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扫黄打非、整治网吧、净化文化市场取得阶段性成果。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事业继续发展,民政优抚、人防、档案、修志、保密、信访、统计、气象、地震、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工作取得新进展。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双拥”、“共建”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更加紧密。

    (九)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去年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的第一年,实现了当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略多于新增劳动力目标。城镇新增就业18.67万人,下岗职工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13.5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解决了养老保险体制的一市两制问题,实现了全市统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00元,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35元,增长14.5%。

    切实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主城区又有1471户“双困”家庭享受廉租房保障;新搬迁农村1932家岩洞窝棚户,至此,我市所有长住岩洞窝棚的特困户住房问题得到全部解决。又有15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温饱、57.8万人口饮水困难问题得到解决。对七个区县地氟病区的4.2万农户实施了改灶防氟工程。18个区县新建乡镇敬老院150个。对破产的国有企业12.4万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全市纳入医疗保险的国有企业达468户、职工38.3万人。

    去年开县、万州等地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全市上下心系灾区,灾区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军民团结,和衷共济,取得了抗洪救灾的胜利。受灾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置,灾区生产迅速恢复正常。

    (十)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能力不断提高。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得到认真执行。重大问题决策广泛征求政协和社会各界意见。成立了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实施了规范性文件审查登记、行政决策听证、行政首长问责、政务信息公开四个政府规章和行政审批违法违规行为责任追究规定。清理现行政府规章145件,取消调整行政许可项目18项,取消市级行政收费项目14项。治理党政机关报刊散乱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职能,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开展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建设政府信用体系,实行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办事效率和工作透明度进一步提高。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推广“八步工作法”,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坚持不懈地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得到加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立案查处政府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案件577件,处分违法违纪人员644人。 

    各位代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喜人,生机蓬勃。重庆人民坚韧不拔、精诚团结、勇往直前、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力量源泉,是最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过去一年,重庆发展取得的每一个成就、发生的每一处变化、市民得到的每一点实惠,都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重庆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都凝聚着全市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在此,我代表重庆市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我们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关心和支持重庆发展的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区市和人民解放军驻渝部队、武警部队官兵和政法干警,向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及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大、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三农”工作任重道远。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增大,高投入、高消耗、污染环境的项目在部分区县仍然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有可能反弹。三峡库区移民投资逐年减少,新的产业尚未培育起来,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和移民就业率低、生活水平低的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二是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能源、运输紧张,电力、煤炭、天然气供应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企业应收款项和产成品存货占压资金较多,银行短期贷款增加较少,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土地集约利用率不高,节约用地的认识还不到位。三是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区县特别是乡镇文化设施匮乏,农村教育、卫生条件落后。社会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城乡低收入家庭生活还比较困难。征地农民补偿、拆迁居民补偿、企业改制职工安置等方面矛盾较多,发生了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重特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石柱“9·25”交通事故和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事故等,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和威胁,教训深刻。去年主城区空气质量未达到预定目标,改善环境质量,这是需要着力加强的薄弱环节。四是各级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需要不断强化,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需要不断提高,建立健全防范腐败和纠正不正之风的体制机制还需做出不懈努力。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知难而进,循序渐进,采取切实措施逐个加以解决;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持之以恒,攻坚克难,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

(责任编辑:龙巍洋)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