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重庆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重庆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02月10日 16:33   来源:华龙网   
   
    二、2005年奋斗目标

    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衔接“十一五”规划之年,也是我国按WTO机制进入后过渡期的转折之年。从国际国内大环境看,我们既面临加快发展的机遇,也面临一些挑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世界经济和贸易继续保持增长,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步伐加快,跨国投资出现回升势头,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的空间很大,这些都是我们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国际石油价格仍可能在高位波动,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会对我们产生不利影响。中央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将连续实施七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为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并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支持和财政困难县乡的转移支付力度。适应这些变化,争取和利用好相关政策,是我们加快发展的有力保证。经过直辖以来的改革和发展,我市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增强,为我们继续快步前进奠定了良好基础。西部大开发、三峡移民开发政策力度有增无减。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开创发展新局面,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

    建议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

    ———努力增加就业机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7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控制在104。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5%。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最根本的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把握六点:一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把贯彻中央宏观调控作为加快发展的机遇,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扬有抑,集约发展。二要坚定不移地将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统筹兼顾,抓住关键,更加注重提高产业竞争力,更加注重发挥教育的先导作用和人才的保障作用,更加注重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更加注重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三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冲破体制性禁锢和束缚,增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四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发展,在承接国际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中抢占先机。五要坚定不移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各级政府驾驭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应对复杂情况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六要坚定不移地充分发挥好各方面积极性,让区县、企事业单位、广大干部群众的创新、创造、创业精神和潜力竞相迸发,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城乡面貌有明显的变化,让市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努力建设节约型经济和节约型社会,加快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高经济增长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一)提高经济调控能力和水平,努力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加强土地、财政、金融、能源运输和市场监管综合调控。对石油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带来的困难,利率、股价和房价走势变化,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加强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正确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促进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好的行业、企业加快发展。

    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严格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切实保护耕地,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严格土地管理,强化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提高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所有区县都要全面实行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严格土地执法,严肃查处违规批地和非法占地行为。

    发挥财税对经济持续增长的调节作用。培育效益型稳定财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研究解决县乡财政债务的新办法,加强对县乡债务的控制管理。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债务预警和偿债机制。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管。

    加强金融改革和创新。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合理流动资金的支持。支持各商业银行改革,创造条件推进重庆市商业银行引进外资参股,实现上市融资。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引进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等境外金融机构来渝设立分支机构。加强金融监管,遏制非法融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多管齐下缓解能源、运输紧张状况。千方百计多发电,组织外购电,优先保证生活用电、重点企业和重点建设用电,努力做到不发生大面积拉闸限电。加快珞璜电厂三期、彭水电站、合川双槐电厂一期和500千伏输变电等重点电力项目建设,做好乌江11级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天然气平衡调度,确保忠县天然气脱硫厂尽快投产,新建10座CNG加气站,缓解城区车辆“加气难”。做好成品油储运和调度工作,确保正常供应。推进重点煤矿扩能,优化整合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质量和供给保障能力。调整优化运力结构,提高铁路运输需求满足率和长江黄金水道利用率。

    加强市场监管和价格调控。建立价格监测、信息发布和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完善提价项目听证制度和调价控制线制度,抑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保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

    (二)继续抓紧实施“三百工程”,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认真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协调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努力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业增加值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40元。

    深入推进“三百工程”。集中力量抓好优质粮油、生猪、柑橘和中药材等四个重点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各区县突出优势,完善产业链条,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打造本地区特色产业。以水稻为重点,开展“科技兴粮年”活动,粮食总产量达到1155万吨。重点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引导推行“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加强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整合市级资金2.5亿元支持百个经济强镇工程建设,协调推进重点产业、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扶持45个中心镇建设。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重在抓好劳动力培训、劳务输出订单组织。全年培训农民工20万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加快建设鲤鱼塘水库,开工“泽渝”一期工程和铜罐驿、松既提水工程,新建一批堤防工程,分期整治病险水库,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推进“六小工程”建设。加大基本农田整治,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提高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水平。启动市级农机化综合示范县建设,全市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各位代表!为了进一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定,在中央转移支付之外,增加市级财政支出2.4亿元,加上区县级0.6亿元,用以全部免除我市农民的农业税及其附加。从今年开始,2000多万农民群众祖祖辈辈、年复一年向国家交纳农业税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加大扶农促农政策力度,深化农村改革。对重点种粮县(市)的种粮农民实行良种直接补贴,继续对种植再生稻的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继续落实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措施。加强以“两社两化”为重点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探索农民联户贷款、按农民信用等级贷款等多种有效方式。

    (三)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壮大四大重点产业和园区经济。坚持工业强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增加值达到1050亿元,实现在2000年基础上翻一番。以大公司、大集团为“旗舰”,推动实施四大重点产业的大项目,尤其要抓好100亿元级的产业链项目。汽车摩托车产业重点加快长安集团CV9汽车线和长安福特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开发生产多品种、大排量摩托车;发展汽车、摩托车零部件。装备制造业重点实施输变电成套设备、环保成套设备、风电成套设备、仪器仪表、船舶装备制造等项目。资源加工业重点加快长寿天然气化工、万州盐气化工和涪陵化肥三大基地建设步伐;与中国铝业等大公司、大集团合作,提高有色金属开发利用水平;与香港查氏集团合作建设纺织印染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要力争在信息制造业方面有新的作为,积极推进普天集团存储卡、“8·11”工程内存芯片等IT行业关键项目的实施。

    集中体制和政策优势,对入驻北部新区、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和特色工业园区项目实行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资源重点倾斜。加快北部新区十里汽车城、百万平方米高科技楼宇工业等建设。按照“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的要求,加快北部新区和经开区、高新区开发。力争每个特色工业园区引进1—3个大项目。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实施各行业节能降耗目标、标准和政策措施,全面推广和普及节能、节材、节水技术,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建设社区废物回收站点。作为全国试点城市,认真探索绿色GDP核算模式。

    (四)加强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工作,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拉动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优化投资结构,做到“三增一控一调节”。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增加特色产业投资,增加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项目投资;坚决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投资;按供求关系引导调节房地产投资。抓好100项重点建设项目,确保25个左右竣工、25个左右开工建设,其它项目加快推进。加快构建“枢纽重庆”步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在已建成714公里基础上,续建716公里,新开工480公里,确保2010年前全部完成1910公里规划目标。抓紧万州至开县段、绕城公路西段和南段等11个续建项目建设。开工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黔江至彭水段等7个新项目。做好2020年“三环十射三联线”高速公路规划和项目策划。加快36条县际高等级公路建设进度,实现与高速公路网有机连接。建成渝怀铁路,开工重庆铁路集装箱网络节点站。开工建设涪陵黄旗集装箱及滚装码头工程,加快万州江南集装箱码头、合川草街航电枢纽和富金坝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力争启动寸滩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实施江北机场老航站楼按国际厅功能改造,加快黔江舟白机场建设。推进一批显著改善城市功能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快石板坡长江大桥拓宽改造工程和菜园坝、鱼洞、朝天门长江大桥和嘉华大桥建设。大力推进中央商务区江北城片区、渝中半岛化龙桥涉外经济片区开发。开工建设重庆科技馆、大剧院等社会文化重大项目。继续抓好100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保证后续建设项目与发展要求相适应。

    更加注重扩大消费需求。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大力培育住房、汽车、旅游、信息服务等消费热点。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发展区域商贸中心,推动区县商业中心、专业特色街和社区综合商圈建设。积极发展会展经济。突出抓好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依托交通枢纽设施,建设物流基地和专业物流中心,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大农村市场开拓力度,探索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实施“十大旅游精品系列工程”,建设国家级旅游景区,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建设“温泉之都”。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实现外贸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增长20%的目标。切实转变外贸出口增长方式,积极推行国际标准,让更多企业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各级财政要认真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将本级承担的出口退税纳入年度预算安排。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围绕投资和贸易促进,实施“商务小组”工作模式。推动20个国有大中型企业利用外资嫁接改造、10个重点服务贸易项目和10个农业产业化项目招商引资,策划实施20个新兴产业合资合作项目。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全面推行“阳光收费”制度,加快建设北部新区国际医院,开工建设重庆巴蜀国际学校。加大“走出去”力度,引导优势企业建立境外资源供应基地和研发基地,拓展海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业务。推进渝港“9+1”、渝澳“8+1”经贸合作项目,积极参与中国东盟“10+1”区域合作。加强与各国华商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华商的经贸合作。推动与周边省市、西南六省区市、长江流域及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与合作。

    (五)统筹三大经济区联动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共进。鼓励都市经济圈继续快速发展,促进渝西地区尽快崛起,支持三峡库区、渝东南地区提速发展。实行产业协调联动,促进区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实行城镇规划建设协调联动,注重地区性中心城市功能建设,培育和发展特色小城市和新型小城镇,全市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5%。实行市场体系联动建设,充分发挥区域商贸中心连接城乡、辐射周边的作用。实行综合交通网络联动建设,依托高速公路网,加快县际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市域内所有中心镇与干道公路连通。

    把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虚问题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实施好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用好库区产业发展基金和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抓好一批牵动力强、就业面广的大项目,推进三峡库区星火产业带系统工程和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跟踪落实对口支援项目,引进重大经济合作项目10个。

    今年是全面完成三期移民任务的决胜之年,要按照三峡水库提前一年蓄水至156米水位的要求,完成三期移民安置12万人,复建房屋270万平方米,调整搬迁工矿企业130户。全面实施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消落区土地利用规划。

    打好渝东南地区“民族、生态、边贸、特色经济”四张牌。抓住渝怀铁路建成通车、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的机遇,发挥生态资源、矿产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乌江画廊等民族风情生态旅游、锰硅矿加工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生态医药业和边贸经济。

    (六)全面深化各项改革,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企改革在三个方面争取有所突破。一是继续加大国有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和股份制改造力度,增强企业竞争力。二是推进资不抵债企业依法破产,继续处置企业不良债务,提高企业信用和融资能力。年内完成25户市级企业破产终结,推进72户区县国有企业改制和破产。三是加快四联集团、建工集团、特钢公司、自来水公司等企业及所属20个单位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年内完成35户企业职工住房的水电气剥离。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一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的领域、属于竞争性行业、已经和将要对外开放的行业,都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鼓励非公有制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领域,参与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重组。二是构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规范完善信用担保机构,对有条件的工业园区授予信用担保功能,实施好国家开发银行“百亿中小企业贷款试点计划”、市农村信用社“322”新增中小企业贷款计划和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计划。三是切实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平等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允许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政府投资项目招标。发挥好民营企业维权投诉中心作用。四是建好融资、创业、培训、法律、市场、信息、技术、质量八大服务平台。五是对诚信守法的就业大户、纳税大户、出口大户、高科技民营企业等给予重点支持。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建立起新型投资体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实行投资决策责任制,扩大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加大对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审计力度,对因决策不当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责任。

    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深化商贸流通体制改革,支持商社集团、商务集团等龙头企业做强做大,筹建重庆酒类集团,全面推进国有商贸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商标专用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商业欺诈、偷逃骗税、非法传销行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和农资等违法犯罪活动。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测体系,深入开展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规范发展市场中介服务组织,继续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四、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以实施“科教兴渝”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为主线,以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目标,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制定实施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健全“三大科技平台”,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组建重庆应用技术工程研究院和农业科学研究院,形成以渝港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检测中心为重点的创新服务体系。启动建设国家级重庆大学科技园拓展区,加快重庆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重视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加强专利和技术标准工作,全市专利授权数量比上年增加10%以上。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现代农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五大领域,滚动实施10个重大科技专项。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提高教育发展总体水平,深入推进人才高地建设。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推进“八大重点教育工程”。加大“两基”攻坚力度,实现酉阳“两基”达标。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改造中小学危房50万平方米,建设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推进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计划,加强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巩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成果。推进重庆大学“985工程”建设,支持西南大学的组建,并支持西南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争取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高水平的专业学科。加快大学城建设工程,年内完成2万学生入学的配套工作。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厚德载物,育人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政府举办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格实行“一费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对城镇贫困户子女入学给予资助,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

    制定“人才强市”战略总体规划和实施纲要。完成“322重点人才工程”,造就一批学术技术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和后备人才。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我市中专、职高数量众多、专业齐备、师资雄厚、设施完好的优势,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农村适用人才培训输出基地。以项目为依托,搭建人才汇聚、创新创业平台,引进一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探索建立人才评价、使用和保障三大机制。建立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完善劳动、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良好环境。

    (三)培育发展特色文化,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文化人才、文化精品、文化设施、文化资源共享、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三峡文物抢救保护六大文化工程建设。围绕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和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两大主题,组织开展大型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完成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股份制改造,组建重庆出版集团、演艺集团,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切实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三峡博物馆正式开馆,新建6个区县文化馆、图书馆,100个文化站,8所老年大学,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繁荣文艺创作,打造一批文艺精品推向市场。整合文化、广电资源,努力构建大文化格局。继续加强文化市场的整顿和执法,创造良好文化环境。

    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突出“礼仪重庆、诚信重庆、知识重庆、魅力重庆”主题,弘扬红岩精神,大力宣传三峡移民精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恪守职业道德活动。深入开展“健身健心强素质、诚信文明奔小康”系列活动,扎实推进“长江三峡文明长廊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推进,形成合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五大行动”20件实事,让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军民共建活动。

    (四)大力发展卫生体育事业,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强化政府公共卫生职能,全面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完成市疾控中心和传染病院科项目建设。做好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结核病、地氟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改善农村基本医疗条件,继续实施“基层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工程”,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启动并积极推进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国债项目,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公立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重视和加强中医药事业。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全面推行药品、器械采购公开招标。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继续推进“两江四岸健身长廊工程”。完成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积极备战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力争取得好成绩。探索体育产业发展新路子。

    进一步完善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推进“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出生人口性别结构。

(责任编辑:龙巍洋)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