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阅更多200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04年1月8日 卢展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福建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良好开局的一年
2003年是新一届省人民政府履行使命和职责的第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历史罕见的持续干旱,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共福建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各级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坚持把发展作为富民强省的第一要务,以发展凝聚人心,盯住发展、谋划发展、致力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维护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坚持执政为民,努力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求真务实,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经过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实现了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初步统计,国内生产总值5229亿元,增长1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增长22%;外贸进出口总额352.8亿美元,增长24.2%,其中,出口210.6亿美元,增长21.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按同比口径为49.9亿美元,增长17.5%;财政总收入552.7亿元,可比增长16%,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04.6亿元,可比增长1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5%;城镇登记失业率4.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5‰。一年来,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与时俱进推出发展新举措。认真构建三条战略通道,推出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等重大举措。把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作为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以项目带动集聚生产要素,促进投资增长,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以项目带动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率,改进服务,集聚方方面面的力量;以项目带动检验工作的成效,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导向。着力县域经济发展,分类指导,整体推进,转变职能,简政放权,赋予各县(市)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责权,强化开放效应、集聚效应、特色效应、环境效应,增强发展活力,提高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两大举措的实施,在全省上下形成广泛共识,求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谋发展的合力进一步形成。
齐心协力抗非典抗大旱。去年初,我国遭遇非典疫情,福建面临严峻考验。我们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及早部署、沉着应对,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福建特色的“四个二、四个三”的做法,就是决不掉以轻心、决不惊慌失措的“两不”方针,统一指挥、统筹安排的“两统”原则,科学、法制的“两种”精神,做长期准备、建长效机制的“两长”要求,有实力、有能力、有合力战胜非典的“三力”承诺,疫病监测、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治的“三种”机制,基层、领导、专家的“三结合”防护网络,无二代感染、无医护人员感染、无死亡病例的“三无”目标,保证了我省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保持了社会安定、发展加快的局面。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全省上下充分展示的“大局、尽职、科学、协作、奉献”精神,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在全力防治非典的同时,我省又遭遇严重的特大旱灾,持续至今,百万亩农田龟裂、百里河段断流、百座水库干涸、百万人口饮水告急,城乡电力供应异常紧张,群众生产生活面临严重影响。在灾害面前,及时明确“四先”、“四前”的要求,做到“组织安排预先、群众生活当先、科学抗灾领先、顾全大局为先”,“领导干部要靠前、保障服务须支前、群众利益摆在前、防灾抗灾重事前”,全省上下迎难而上,群策群力,科学调度,合力抗旱,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基本保证了全省城乡居民的正常生活,基本保证了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坚持在发展中调整结构,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5个百分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重视粮食生产,发展优势产业,扶持特色产品,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新增1729家龙头企业,全省3723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联系带动农户342万户。农村劳动力继续向二、三产业有序转移。农业生产条件、农村基础设施有所改善。工业经济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6%。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8.5%,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扶持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新增9个全国名牌产品,使我省全国名牌产品达17个。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增长39.5%。重点实施“536”计划项目,“数字福建”建设加快。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旅游、邮电通信、商贸流通、社区服务、房地产等服务业稳步发展。编制福、厦、泉三大城镇密集区发展规划,推动各设区市政府集中精力谋划中心城市发展,全省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加快,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城镇化水平达到45.1%。推进山海协作,研究制定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各类投资主体积极性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增长30%以上,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投资自主增长能力明显增强。在建的45个省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160亿元。福宁高速公路、十条入闽公路通道、后石至泉州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泉州和厦门500千伏变电所扩建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东南汽车公司二期轿车、漳州灿坤家电、南铝改扩建等产业项目投产。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力度加大,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部分工程、液化天然气总体项目接收站填海工程、龙长高速公路、长乐机场高速公路等相继动工。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促成2100多个项目成果与企业顺利对接,总投资达295亿元。
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现。出台一系列促进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缓征部分农业特产税,停征屠宰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全省农民受益20亿元。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集体林经营体制,建立规范有序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有力地调动了各方面造林护林积极性,全省造林更新总面积7.43万公顷。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出台保障工业用地和妥善处理建设用地历史遗留问题等政策,较好地解决了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用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推进机电、煤炭、物资、轻纺、冶金等授权公司的改制改组工作,促进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在项目审批、项目成果转化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安排等方面对不同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建立地方经济与金融的互动双赢机制,密切政银企关系。完善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产业化政策措施,全省有6家新建污水处理厂、5家新建垃圾处理场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建设经营。健全沿海滩涂围垦建设投资机制,福清东壁岛围垦等一批项目相继按照产业化模式进行建设。深化基建审批综合改革,推进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
外向型经济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峡科技成果交易暨经贸洽谈会、福建香港周、印尼福建之夜、首届中国(厦门)国际旅游节等一系列重大经贸活动,吸引大批海内外客商。制定支持外贸出口的措施,完善“大通关”工作机制,提高通关效率。开拓出口市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出口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2.1和3.6个百分点。省属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全面推进,新的外贸经营主体得到培育和扶持,出口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开始形成。利用外资规模进一步扩大,项目技术含量明显提高。开发区的清理整合工作初见成效。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继续发展。闽台经贸、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闽台农业合作成效明显,福州、厦门与台湾高雄货物海上试点直航稳步发展,与金门、马祖、澎湖地区人员、货物直接往来继续推进。加强闽港澳合作协调,合作领域和渠道不断拓宽。与广大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特别是重点人士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投资贸易又有新的增长。
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9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30元。税改后农民人均减负率达80%以上。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净增1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35万人。全省筹集再就业资金4.3亿元,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及时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全省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分别达到80.7%、74.8%、75%。支持和组织全社会助学、助残、助困和对口帮扶等活动,村村通电话基本实现,“造福工程”新搬迁1.6万人。去年确定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如期完成。继续治理餐桌污染,努力保障食品安全。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比上年下降1.3和1个百分点。汽车、住房、教育、旅游、通讯等消费增势强劲。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发展。加快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步伐,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建成一批高技术产业示范工程。福州、厦门软件园、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基地建设进展顺利,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省属开发类科研院所改制取得初步成效,省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建成投入运营。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加快。加大对重点高校、重点学科的扶持力度,筹建3所本科院校,新设6所独立学院,新增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一批博士、硕士授予点。我省高等院校普通教育本专科招生10.5万人,比上年增加3.61万人,高考录取率达63.5%。福州地区大学城一期工程、厦门大学漳州校区一期工程如期建成,入住新生1.5万人。计划生育连续13年完成国家下达的人口指标,人口出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稳步推进,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污染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万公顷。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连续4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改扩建一批重点医院和乡村医疗设施。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进一步创新和繁荣。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不断发展。民政、民族、宗教、外事、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海防、人防、气象、防震减灾、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和社会稳定工作得到加强。坚持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职能,认真办理政协提案。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联系,虚心听取各界人士的建议意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双拥”和军警民共建活动。推进政务、村务、厂务、校务、院务等办事公开制度,开展效能建设“八闽行”活动。落实反腐倡廉长效机制,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工作。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严肃查处各类责任事故。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继续开展“严打”整治斗争,重点整治“法轮功”、“六合彩”、偷私渡、制贩毒,遏制多发性侵财犯罪,严厉打击严重经济犯罪和走私活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制定处置经济社会紧急情况工作预案,及时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努力消除和化解不安定因素,为发展提供稳定的保障。
回首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省人民团结奋进、攻坚克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结果,是全省人民智慧、精神和力量的结晶。在此,我谨代表福建省人民政府,向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付出辛勤劳动的全省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为福建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的中央各部门及驻闽机构、驻闽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关心与支持福建建设与发展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和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善,产业整体规模不大、素质不高;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实力和能力不够强;基础设施存在薄弱环节,电力结构不合理,水利设施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部分领域改革滞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少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继续扩大,一些市县、乡镇财政困难;城镇就业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保障压力增大;农民增收难度仍然较大,一些群众生活仍在温饱线以下;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比较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有待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社会治安不容乐观,各种原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一些公务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铺张浪费和消极腐败现象依然存在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着力于这些困难和问题的逐步解决。
二、以科学的发展观推进2004年各项工作
200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第七次党代会和省委七届五次、六次全会的部署,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着力构建三条战略通道,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县域经济和中心城市发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改善人民生活,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努力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2004年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外贸出口增长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上年持平;财政总收入增长10.5%,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责任编辑:龙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