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江苏省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江苏省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03月27日 11:33   来源:中国政府网   

 (点击查阅更多2003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2月20日 梁保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对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今年的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1998年到2002年,是江苏跨世纪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下,全省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实现了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

  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6680亿元增加到106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0.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9344元增加到14397元,年均增长10%。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由15.151.133.8调整为10.652.137.3。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51%和18.2%;建筑业发展水平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城乡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显著增强,7个省辖市解决了市县同城问题,城市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44.7%,比1997年提高14.8个百分点。深入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苏南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苏中承南启北的区位优势开始发挥,苏北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增长稳定性增强,运行质量逐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加,财政总收入由1997年的512.9亿元增加到1483.7亿元,年均增长23.7%(同口径增长19.2%),地方财政收入由273.2亿元增加到834.6亿元,年均增长25%(同口径增长17.7%);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7.7%提高到13.9%。

    投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面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增强投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425.8亿元,年均增长11.8%。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推进,累计完成投资5696.2亿元,年均增长15.9%。国债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实施366个国债项目,带动了1120多亿元重点工程投资。水利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江堤达标、环太湖大堤加固工程、泰州引江河、通榆河、苏南运河整治全面完成,淮河入海水道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城市防洪工程全面启动。交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五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769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347公里增加到1702公里;江阴大桥、南京二桥、新长铁路相继建成,润扬大桥、宁启铁路建设进展顺利,苏通大桥、南京三桥先后奠基;港口、航运、民航建设取得新进展,立体化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能源建设步伐加快,发电装机容量由1396万千瓦增加到2302万千瓦;电网建设力度加大,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田湾核电站、西气东输江苏段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通信建设突飞猛进,固定、移动电话用户由682万户增加到314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6%,国际互联网用户由不足2万户增加到393万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苏锡常区域供水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取得突破,南京地铁等重点市政建设项目正在抓紧施工。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项目相继建成和开工建设,不仅基本缓解了江苏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而且为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坚持一手抓投资,一手抓消费,大力开拓城乡市场。消费需求稳步增长,消费领域不断扩大,住房、汽车、旅游、非义务教育、文化和信息服务等消费热点正在形成。2002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5.8亿元,比1997年增加1097.7亿元,年均增长8.7%。

    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全面推进市场取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如期实现。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面达到89%。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加快推进,一批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13户。股份制等混合所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到95%以上。乡镇企业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发展速度和效益全面提高。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2002年全省个体、私营企业数分别达到157.3万户和28.6万户,比1997年增加20.9万户和21.6万户,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3%。2001年起,在全省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带动了农村各项配套改革,大幅度减轻了农民负担。按照统一部署,全面进行了省、市、县、乡四级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加大,省级设定的审批核准事项已基本清理完毕。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预期成效,大部分城镇居民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财税、金融、投融资、流通、价格等各项改革全面展开。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加快发展。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开放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认真贯彻扩大对外开放的方针,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开放型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增长趋缓的情况下,外贸出口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全省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236.2亿美元增加到703亿美元,年均增长24.4%;其中出口由140.9亿美元增加到384.8亿美元,年均增长22.3%。2002年全省外贸依存度为55%,比1997年提高25个百分点。与我省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由163个增加到213个。利用外资大幅度增加,五年外商直接投资369.6亿美元,占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总额的59.8%,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53家在江苏投资。金融、保险、商贸、教育、旅游、电信等服务领域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开发区进入收获期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快速发展,2002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达到15.6亿美元,是1997年的4.1倍。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进展,海外投资逐年增加。成功承办了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和APEC财长会议,在海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

    科技教育蓬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基础研究得到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农业品种、技术、知识三项更新工程实施步伐加快,科技进步对工农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3%和54%。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沿江火炬产业开发带和苏北星火产业带建设继续推进。2002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27.8亿元,比1997年增长1.5倍。科技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一批科研院所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2002年申请专利13071件,比1997年增长1.5倍。质量监督、标准化和计量工作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完成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调整,部分地区历年拖欠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问题基本解决,中小学危房基本消除。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78.6%,苏南地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总数、招生人数和在校学生数居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0%,率先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基本建成职业和成人教育体系。素质教育得到加强,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构筑人才高地的工作取得新成效。群众性体育活动普遍开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获得第十届全国运动会承办权。认真抓好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中医药三项重点工作,淮北改水攻坚工程开始发挥效益,城乡医药卫生条件有了改善,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13岁。民政、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参事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事业继续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协调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围绕建设文化大省目标,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全面繁荣。基层文化建设得到加强。文化设施进一步改善,建成近代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新馆等一批文化场馆。文化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组建了省级报业、出版、广电、演艺集团。成功承办第六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一届全国书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显著。拥军优属、军(警)民共建活动广泛开展,11个市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工作进一步加强。积极推进依法治省,加强政府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高。基层民主继续扩大,基层自治组织不断健全,村民自治、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和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深入进行,广大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统计、审计和经济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部门和行业风气继续好转,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和发展了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按照富民强省的总体部署,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社会就业,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2000年,全省以县为单位基本实现小康。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78元,比1997年增加2413元,年均增长7.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96元,比1997年增加726元,年均增长4.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8.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1平方米,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高。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五年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26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00万人。“两个确保”得到较好落实,符合“低保”条件的城市居民实现“应保尽保”。全省有711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736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691万城镇职工和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初步建立了涵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险种的社会保险体系。社会帮困活动和社会救助工作全面展开。社区服务不断拓展,社区建设全面推进。消费结构逐步优化,用于教育文化、休闲娱乐、旅游保健等方面的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增加到20.6%。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省级财政对苏北和苏中经济薄弱地区转移支付由1997年的2.56亿元增加到33.07亿元,2002年对苏北投入各项资金达到177亿元。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水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有1个省辖市和6个县级市被评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3个省辖市和7个县级市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97年的4.59‰下降到2.18‰。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刚刚过去的2002年,我省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主要指标达到近几年的最好水平。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1.6%,实现总量超万亿元的历史性突破。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增收419亿元,增长39.3%,同口径增长2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49亿元,增长16.5%,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增幅创近几年来新高。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继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加入世贸组织第一年的应对工作取得主动,开放型经济上了新台阶,进出口总额增长36.9%,其中出口增长33.3%;外商直接投资达到103.7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9%和5.6%,居民人均储蓄存款达到8503元,增加1470元。金融运行平稳,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1881亿元和8235亿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的五年;是两个文明共同进步、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五年;是立足省情,全面实施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区域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积极探索具有江苏特点发展新路的五年。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全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下团结奋斗的结果,是与历届省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和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支持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军、武警驻江苏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向中央国家机关驻江苏各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热心支持江苏现代化建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做好今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增强了我们继续开拓前进的信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整体竞争力亟待加强;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尚未消除,深化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农民和部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一些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进展不够快,比较效益偏低;就业再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政府工作也存在缺点和不足,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主要任务和2003年预期目标

    新世纪头20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党的十六大作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1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长1.4倍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8000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到3400美元,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全省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地区。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键是抓好今后五年。从2003年到2007年,是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是跨越两个五年计划,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是改革攻坚克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阶段;是继续做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应对工作,全面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的重要阶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艰苦奋斗,我们胜利完成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任务,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我省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也应当看到,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继续作出艰苦的努力。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抓住有利时机,抓紧宝贵时间,打基础、创优势、增后劲,确保全面完成第十个五年计划,确保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开好局,努力建设惠及全省7400万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以2000年为基数,到2007年,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达到17400亿元;力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超过23000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到2800美元。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各项社会事业全面繁荣,城乡居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全力推进改革和发展,力争在六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初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优势产业为支撑、特色产业相配套的国际制造业基地。

    ——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改革取得新突破。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企业战略性改组成效更加显著,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更加完善,个体私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重要增长点。

    ——强化开放型经济优势,对外开放开创新局面。继续推进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努力建立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市农村共同繁荣。城市化水平达到55%左右,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迈出新步伐。

    ——推进三大区域共同发展,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苏北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苏中以沿江开发为突破口快速崛起,苏南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逐步扭转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

    ——富民取得更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前五年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居环境普遍改善,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富民强省为核心,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紧紧依靠全省人民的伟大实践和创造,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乘势而上,努力完成新阶段的各项任务。工作中着重把握好以下八条: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二是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实施五大发展战略,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全力推动经济再上新台阶。三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四是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激发生产力发展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五是坚持把富民摆在突出位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六是坚持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七是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保持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八是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凝心聚力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央和省委的工作部署,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调控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力争使经济发展得更快更好一些,并在此基础上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新的提高,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把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上来,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责任编辑:黄楠)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