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阅更多2003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一、全省经济发展回首五年重大成就
(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 2670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3569亿元,财政收入由235亿元增加到346.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8.5%和8.1%。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优质粮棉油、高效经济作物和畜牧水产业发展迅速,农产品流通、品牌和农业产业化工程全面实施,农网“信息入乡”工作成效显著,退耕还林和“万里绿色长廊”工程扎实推进,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乡镇企业改制和结构调整又有新的进展。工业在改革和调整中保持较快增长,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电、优质材料、农产品深加工、能源等优势产业主导作用不断增强,一批优势骨干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工业经济整体效益水平逐年创出新高。旅游、房地产、物流、信息、金融保险、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速成长,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五年提高5.8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占经济总量的份额已达到32%。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五年间城镇化率上升8.7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进程最快的时期。区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得到加强,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皖江地区开发开放、皖北地区经济发展、“两山一湖”旅游开发均取得积极进展。经过五年调整和发展,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跨上一个新台阶,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内在机制正在形成。
(二)发展后劲显著增强。五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464亿元,其中争取国债资金237亿元,实施国债项目493个。防洪保安体系、抗旱设施建设和农村饮水工程全面推进,长江干堤加固任务基本完成,怀洪新河、港口湾水库等一批骨干水利工程顺利建成;芜湖长江大桥、合徐高速公路南段、合安高速公路等一批交通项目相继竣工,新增高速公路601公里,总里程达到866公里;一批基础产业和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新增煤炭生产能力1562万吨、发电装机容量265万千瓦、粮库仓容29亿公斤;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安庆长江大桥、马钢薄板、宁西铁路安徽段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市面貌明显改观;移民建镇从根本上改善了10万多户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城乡电网改造使933万农户和180万户城市居民受益;宽带数据通信网已覆盖到所有市、县和重点乡镇,电话用户新增 1100万户。这五年,是基础设施和技术改造投入最多的五年,我们上马并建成了一批事关安徽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为今后加快发展积蓄了能量和后劲。
(三)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较大幅度减轻了农民负担,受到了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粮棉流通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国有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目标如期实现,企业债转股、兼并重组和压缩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成效明显,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加快,五年新增上市公司19家。税收征管和公共财政支出改革全面推开,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等项制度初步建立。金融、流通、住房等改革继续深化。坚持实施大开放战略,深入开展“优化环境、优惠政策、优质服务”活动,招商引资势头向好,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0亿美元,一批有影响的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落户我省。对外贸易持续增长,五年累计进出口总额161亿美元,其中出口101亿美元。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五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四)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去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000元和2120元,比 1997年分别增长35.6%和17.2%,五年新增居民储蓄余额超过1000亿元。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城乡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共筹措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 38.1亿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245亿元,基本做到了“两个确保”;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迅速扩大,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建立。就业和再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劳动力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五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近50亿元,全省绝对贫困人口由188.5万人减少到70万人左右。过去五年,我们注重解决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的突出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致力于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了各项改革的深化,维护了社会稳定。
(五)社会事业长足进步。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产学研结合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技工贸总收入五年翻了两番。教育“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加速,素质教育得到重视和加强。建立了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启动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并取得较大进展。高等院校资源整合及学科专业结构调整、“211工程”建设、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在校大学生达33万人,比 1997年增加23.4万人,近三年来省属高校新建学生服务设施面积超过前50年的总和。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快发展,社会力量办学迅速崛起。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逐步深入,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取得新成绩,黄梅戏实现了“梅开三度”。群众性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全省广播电视周边覆盖、村村通和专用传输网工程以及安徽图书城、省图书馆、省体育竞技场馆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了省第九、第十两届运动会。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原来的15处增加到36处。制定实施了全省和“两山一湖”旅游规划,西递、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五年平均7.7‰。环境保护和国土资源管理得到加强,淮河、巢湖等重点流域水污染恶化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地改市和全省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工作全面完成。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残疾人的权益得到保护。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以及新闻出版、邮政、档案、地方志、气象、防震减灾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六)依法治省扎实推进。立法、执法、普法及法律监督、法律服务工作迈出新步伐,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省政府自觉接受省人大、省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定期听取并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五年共办理省人大代表议案28件、建议1601件和政协委员提案2946件。城市社区建设步伐加快。农村村民自治稳步推进,第四、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开展。双拥工作、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和人民防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坚决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积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各级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行政审批制度和收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政务公开和办文办事限时制得到推广。政风评议和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活动在全省广泛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深入进行。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不断加大,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基本得到遏制。审计、统计、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药品监督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
刚刚过去的2002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9%,财政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 53.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5%,这几项指标均创近几年来最高增幅。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基本完成。
五年的成就令人鼓舞,五年的实践也使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就是: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笫一要务,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就。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得益于多年来打下的良好基础。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皖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支持安徽建设和发展的国内外投资者、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很大,有些群众生活仍比较困难;民营经济发展不快;地区发展不平衡性较为突出;政府职能转换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影响稳定的因素还比较多;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廉政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