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不三新"协调河南发展 突出谋划财力投向农村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两不三新"协调河南发展 突出谋划财力投向农村

2012年04月06日 09:06   来源:人民日报   
    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悄然延伸——河南务实发展稳步前行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机遇千载难逢。河南省委明确提出,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两不三新”,是承诺,是胆识,是探索,更是创新。“两不三新”,新型城镇化是引领。这两年,河南不空谈,不折腾,坚持科学谋划,务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改革渐入佳境,6000多万农民的生产生活与城里人渐行渐近,古老的中原大地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跨越!

    突出持续

    谋中原的事,解发展的题,让农民不出家门就过上城市生活

    去年,河南农民外出务工出现历史性的转折:1360多万农民选择在家门口就业,首次超过出省打工人数260多万。让农民在家门口既能安居又能乐业,是河南持续探索“三化”协调带来的变化之一。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河南“围绕‘农’字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开始了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探索。进入新世纪,河南明确提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之后又强调要走“在不牺牲不削弱农业的前提下大力推进‘三化’”的路子。

    2009年12月,新任河南省委主要领导密集调研,两个月不到,18个省辖市走遍。“什么叫‘中原’?什么是中原崛起?怎样实现中原崛起?”三个问题简单明了又意味深长,在中原大地引起强烈共鸣。2010年4月,河南上下开展“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思想解放大讨论,持续“九论十八谈”学习交流和创新实践,着力谋划保粮食与促发展如何实现共赢。

    河南人民深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他们是有重要责任的。河南耕地仅占全国1/16,小麦产量却占1/4强,粮食总产量占据1/10。除满足自身需求,每年向国家贡献原粮及制成品折原粮400亿斤以上。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河南要再贡献超过1/7。十年之内每年都要增产近20亿斤。担子着实不轻。

    种粮贡献大,种粮收益低,农民增收压力大。获嘉县种粮大户冯德军算账,扣除各项支出,每亩粮食也就落个1000块钱左右,“村里人出去打工一个月,就能挣1500元。”河南一年生产的粮食,其产值仅1100多亿元,尚不及河南煤化集团一年的营业收入多。2010年,河南人均财政支出比全国平均水平少了将近一半;全省95个粮食核心县又比全省平均水平少了一半。

    保粮食是责任,谋发展是使命,土地制约很紧迫。一方面全省每年用地需求约80万亩,国家指标不到30万亩。另一方面,河南4.7万个村庄星罗棋布,面积总和比城乡居住和工矿用地总面积3/4还多。要保粮食,要谋发展,必须加快城镇化建设,让农民享受城市生活,让土地集约使用。城市规划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提醒,即使城镇化再提升10%,河南仍有5000万农民等待转移,如果涌入城市,不仅加剧“城市病”,农民工“候鸟”般迁徙、“空心村”和“留守儿童”等更将带来巨大社会问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让农民不出家门就过上城市生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经济发展“倒逼”的必然选择。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的城镇化,已经成为制约河南发展的“短板”。巩义长期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去年底,市委书记舒庆上任伊始就“全域城镇化”展开调研,发现全市7家上市企业中,6家都在乡镇,城镇功能欠缺导致不少企业高薪招来的管理人才只能在郑州、洛阳安家落户。鹤壁中鹤集团建设清洁粮源基地,但大小村庄散落分割,只有1万多亩耕地符合连片要求,离12万亩目标相距甚远,发展促使他们投资50多亿元给农民建设有150栋住宅楼的中鹤新城,相当于再造一个小县城。

    新型城镇化,是河南省委的决策,更是农民的热望。今年元月,当省委主要领导悄然来到濮阳市西辛庄村时,村党委书记李连成说:“搞新型城镇化建设,我们一直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大家还要建设‘西辛庄市’呢!”由于具备了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和公共服务,周围15个村的群众纷纷表示自愿并入西辛庄。济源市王屋山深处,月亮湾农村社区一期5栋楼刚刚开建,就因为服务功能完善,被曹腰村一个居民组抢购一空。农民王振东说:“过去是一代人建三次房子,现在是三代人建一次房子,值!”调查显示,和全省一样,济源20%农民有建新房需求。济源市委书记何雄感慨:“出台政策,制定规划,党委、政府等不得、慢不得!”

    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第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凝聚共识,做出决定: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增加新型农村社区这一战略基点,将传统的四级城镇化体系变革为五级体系。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一幅色彩斑斓的新型城镇化画卷正在中原大地徐徐展开。

    突出谋划

    高起点规划,各部门配合,资金财力资源重点投向农村

    新型城镇化,重在着眼农民利益,体系涵盖农村农民,变建设资源“向城里走”为“向农村流”。河南省委提出,新型城镇化从农村切入,必须政策引领,规划先行。

    河南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载体。最近,周口郸城县4个自然村4500多名农民喜气洋洋地搬进了方远新型农村社区。这里水、电、网进区入户,超市、医院、银行等配套一应俱全,生活污水处理后还能浇花种树。最让居民满意的是,社区小学老师全是城里派来的,孩子每天步行十分钟就可到学校。居民韩启东高兴地说:“住进社区后,再不用为孩子坐校车担心了。”

    河南各部门密切配合,推动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河南联通将宽带拉进社区卫生室,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远程专家会诊、药品配送等服务。河南农大启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革试验,为民权县送去辅热集箱式沼气、太阳能等农村新能源设备及技术。河南对社区配套建设初步提出“五通六有两集中”的标准:“五通”,即通四级公路、自来水、电、有线电视、宽带;“六有”,即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连锁超市、文化活动室、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幼儿园(5000人以上的配建小学);“两集中”,即垃圾集中收集、污水集中处理。

    劲往一处使,钱往社区投,河南整合多方资源集中投向农村。走进永城市陈集镇中心社区,只见幼儿园、敬老院、垃圾中转站配备完善。“以前下雨出门要穿胶鞋,现在尽管放心穿皮鞋。”社区居民陈远风对广场和道路特别满意。他可能不知道,建设这个社区汇集了饮水安全项目2200万元、农村公路项目487.2万元、敬老院建设项目600万元……市委书记吴孟铎告诉记者,永城11个涉农部门资金集中“打捆”投向新型农村社区,财政“以奖代补”带动社会投资11.6亿元。河南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省重点项目管理,省财政厅主动谋划,引导项目资金集中投放;农业银行率先行动,在河南推出“农村民居建设贷款”,已发放贷款2.69亿元;建设银行倾力支持,批准河南率先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信贷业务创新试点,还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第一个投资河南建设村镇银行。2011年,全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成投资650亿元以上。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这两年,河南分别邀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城市规划与设计团队进驻中原,综合设计不同风格的户型,供农民投票选择。住进绿树掩映中的园林式社区,舞钢市张庄社区居民石军高兴地说:“过去的房子盖了拆,拆了盖;现在的社区30年不落后,50年不后悔!”平顶山规划设计了539个社区,市委书记赵顷霖总结:“不能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不能再建没有设计的住房”。驻马店要求各县区今年至少拿出300万元规划设计资金,要求社区规模要大、档次要高、功能要全、环境要美。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刘洪涛介绍,他们正调集5个设计院将近60名专家,分赴豫南、豫北、豫东、豫西进行现场踏勘提炼,在设计新居时力保河南传统民居特色。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