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不三新"协调河南发展 突出谋划财力投向农村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频道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两不三新"协调河南发展 突出谋划财力投向农村

2012年04月06日 09:06   来源:人民日报   


    突出为民

    以产业支撑,让资产增值,探索城乡一体共同富裕

    河南省委省政府强调,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就业为本,产业支撑,缩小城乡差距,探索共同富裕。

    “居住新社区,就业家门口”,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大转变。商丘夏邑县农民胡彩丽最近返回家乡,成为产业集聚区的一名工人。让她倍感惊喜的是,10年前一起外出打工的好姐妹居然也不期而遇。胡彩丽说,“附近新社区已经动工,我们也要住进楼房,终于能天天和老人孩子在一起了。”市委书记陶明伦说,商丘打好承接产业转移牌,香雪海、万宝、阿玛尼、阿迪达斯等知名企业纷至沓来,35万名农民就近就业,全市产业规划与社区规划同步进行。安阳113个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非农业收入已占到现金收入64%。在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确山,14个新型农村社区周边配建食品、油料等产业,解决农民就业近万人。河南提出“产城互动、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业集聚区从业人员已达240多万人,社区农民“搬得进、留得住、能致富”。

    农民进社区,土地怎么办?河南要求“不从农民身上打主意,不从农民手中挖土地”,让土地继续成为农民的聚宝盆。辉县市裴寨新村社区居民裴泉进不仅住进二层别墅,还在复耕的宅基地上种起大棚蔬菜,年收入10万多元。村支部书记裴春亮捐资建设这个新社区,平掉一个荒山头,新增土地千余亩。千余农民不仅可以领取土地租金,还成为年薪2万的工人。新乡市委书记李庆贵说,他们先后出台65个配套文件,要求节约土地首先用于复垦。按照1∶1.05补充耕地,不仅占补平衡,还能适当增加耕地。部分土地通过参股、租赁等方式用于农民在县域内发展二、三产业。河南还探索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建立土地置换、调整、流转和经济补偿机制。目前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982万亩,约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的20%,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势头正劲。

    河南各地逐步探索扩大农民财产性收入,让他们由“无产者”变成“有产者”。南阳市唐河县凌岗社区移民金红玲住进了19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她开心地说,“我们只花5万就买下了这价值20万的房子,最近要办房产证,房子还会增值。”河南人口转移、土地管理、投融资体制等基础改革相继启动。信阳已全面实行林、水、地、宅、房“五权”确权,使农民“资产变资本”,仅平桥一个区就抵押贷款1.16亿元。今年底,全省农村集体土地的每一宗地将上“户口”。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完成后,全省2100多万户农民即将告别农村集体土地“有地无权”的历史。

    突出务实

    扬民主之风,顺群众之愿,农民成为最终决定者和最大受益者

    “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河南要求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务实推进,确保人民群众利益得到保障。

    合规、合体、合情、合理,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3月22日,郑州登封市大冶镇老井村就新型农村社区方案召开第五次会议,30多位村民代表讨论得热火朝天,“楼层高了怎么办?”“孤寡老人怎么办?”“村民入赘外村又想回来分房怎么办?”一个个问题既具体又现实,捐资1亿元建社区的村支部书记刘庭杰当场拍板,楼房安装电梯,配建老年公寓,其它问题逐一征求村民意见后再投票决定。让群众真正受益,而不是受损,河南各地杜绝面子工程,不搞“一刀切”。洛阳今年新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00个,市委要求算清“投入、土地、产业、就业、收入”五笔账,确保农民利益最大化。濮阳提出“三个不批”:没有群众基础不批、没有建设规划不批、没有主导产业不批。

    河南鼓励各地积极探索,稳妥解决社区居民各项社会保障。新乡为暂时无力建房的困难群众在社区配建廉租房。去年腊月二十三,新乡县后辛庄村崔法其等23户困难农民,鞭炮声中搬进了100平方米左右的社区新居,第一年免费居住,第二年开始每月仅交30元。舞钢市先行探索农村养老保险改革,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的投保农民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受益群众2万多人。河南还规定,对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在保留原承包田的基础上,可自愿选择登记为城镇居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

    政府管理和服务体制改变,乡情亲情文化纽带不断。吃过午饭,长垣县农民赵忠文散步来到南蒲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不用5分钟就领到300元的医疗补助。这里劳动保障、农业科技、合作医疗等8个窗口一字排开,农民可“一站式”享受33项公共服务。县委书记薄学斌说,16名镇机关业务骨干在社区A、B岗轮换,为的就是确保不耽误群众办事。在新乡县三村合一的祥和社区,镇正科级调研员孔繁鑫担任党总支书记。像他这样,新乡乡镇机关2/3人员已经下派至社区。河南将出台具体政策,创新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形式,鼓励在符合条件的新型农村社区组建党总支(或党委)以及社区管委会,逐步实现村民自治向居民自治转变。河南省人大常委、郑州大学教授董广安调研了近20个社区发现,由于基本实行了以村为单位集中居住,传统的农村亲情乡情文化得以传承,加上现代化的管理服务,农村社会稳定基础更牢。

    突出统筹

    就业不离土,安居不离乡,农村内生动力增强

    到目前,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已经启动试点近2000个,初步建成近400个。国务院参事、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马力调研后深有感触地说,由于坚持土地收益归农民,河南正在探索继“离土离乡”、“离土不离乡”之后的第三条城镇化道路,即“不离土不离乡、只进厂不进城”的城镇化。先行先试实践证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成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的切入点、农村发展的增长点。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三化”发展后劲很足。在推进较早的新乡市,已经新复耕宅基地2.5万亩,全部建成后可以节约24万亩土地。平顶山预计可节约土地46万亩,是现有自然村占地面积的一半。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启生测算,目前河南农村人均住宅占地248平方米。如果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使之减少到200平方米,就能腾出400多万亩地,这些土地用于县域经济发展,不仅可以实现供求平衡,而且成为农民就近就业的坚实基础。

    城市要素流入农村,农村发展动力增强。孟电集团范清荣、范海涛父子富而思源,回报家乡,出资1亿元支持南李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每户群众无偿建设一套270至290平方米的“叠加别墅”。郑州市上街区山区散居的5000多贫困农民,在当地政府和居易集团帮助下,整体搬迁到了新型农村社区,村民年收入增长了3倍。河南深入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9000多家非公有制企业,在新型农村社区投资已近百亿元,基础设施捐建、整村置换搬迁、村企融合共建多种模式竞相发展,企业投身新型城镇化热潮涌动。

    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扩大内需基础更实。延津县榆东社区的农民入住后,家庭设备用品、交通通信费用增加了8倍和16倍。新乡市长王战营说,全市累计投入各类财政资金19亿元,拉动农民建房、装修等投资消费193亿元以上。据测算,到“十二五”末,河南城镇化率达到48%以上,可带动1万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数以千亿计的消费支出。

    农民居住环境改善,精神文化水平提升。河南各地广泛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新型农村社区环境卫生有人有钱管,“村(居)收集、镇(街道)运输、市(区域)处理”垃圾处理机制正在形成。社区普遍配建高标准文化设施,各级文明单位还帮建文化大院2700个。早上广场公园健身,晚上文化中心听课,闲时图书馆里看书,渐成河南农民新时尚。

    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日新月异,新型城镇化体系“前四节火车”也在提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县域城镇承载承接功能增强。郑州将规划和建设千万人口的郑州都市区,目前正在以交通道路、生态廊道、产业集聚区等六方面为抓手,掀起新的城镇化高潮。河南10个城市新区规划编制完成,郑州与毗邻地区等次区域将来要实现“1+5”的高效联系和联动发展。2011年河南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新增城镇人口约180万人,设市城市和县城建成区新增面积约175平方公里。

    新型城镇化像一座桥,贯通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去年河南汽车、电子信息等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左右。2011年全省外贸总额直接跨过300亿美元大关,打破了多年来进出口总额长年徘徊在200亿美元以下的局面。粮食生产也克服严重自然灾害再获丰收,连续8年增产、连续6年超千亿斤。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粮比重达到75%以上。

    马克思说:“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市化的历史。”如今,中原城乡正在探索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承载了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百姓的殷殷期盼,凝聚了千百万河南干部群众的智慧汗水。万涓成水,终有大河奔涌。静悄悄的探索,静悄悄的创新,河南务实发展稳步前行!

(责任编辑:袁霓)

共(2)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