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团组织积极创新格局 着力破解"高位截瘫"

2012年04月09日 09:14   来源:河南日报   记者冯 芸
    河南省团组织积极创新格局着力破解“高位截瘫”

    已吸收两万多名优秀青年兼职当基层团干

    
4月6日,沁阳市紫陵镇仙鸿果业青年合作社举办瓜果种植技术培训班,吸引了十里八乡的年轻人来听课。利用合作社场地资源、由合作社的技术专家现场授课,这个主意是由合作社的领头人黄春花主动向镇团委提出来的。

    小黄是紫陵镇团委委员,兼职团干部。当了团干部的小黄一心想做些事,但镇团委经费紧张、活动场地缺乏,小黄便打起了自家合作社的主意。

    像黄春花这样不拿一分钱工资、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乡镇团委开展工作的兼职团干部还有很多。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共有20316名青年能人、青年企业家、大学生村干部等“体制外”优秀青年成为乡镇团委班子成员。

    “随着乡镇机构改革,行政编制减少,加上青年人流动性增强等原因,很多乡镇团组织力量减弱。”团省委书记侯红告诉记者,那时大部分乡镇团委都只有一名兼职的团委书记,基层团组织工作很难开展,出现无人员办事、无资源办事的困局。

    为激活团组织的“神经末梢”,着力破解团组织建设上的“高位截瘫”现象,团省委除积极健全各级团组织外,还对乡镇一级团组织进行格局创新。人从哪里来?侯红说,随着乡镇机构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推进,不可能再向行政部门要人。“我们决定走出‘体制内’范畴,从当地青年能人、青年企业家、教育工作者、大学生村干部等各种青年人才中选拔兼职团干,以此作为破解河南省团组织建设‘高位截瘫’现象的重要举措。”

    目前,河南省乡镇、街道专兼职团干部总人数达29504人,乡镇、街道团委规模从之前的1~2人扩大到了9~21人,形成了以书记、兼职副书记和兼职委员为主的乡镇、街道团委的新组织格局,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力量明显增强。

    “同时,乡镇、街道团委班子成员的类别构成更加合理,更具广泛性与代表性。”侯红说,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农民专合组织带头人、外出务工青年优秀代表、企业团青工作负责人比例明显增加,如此一来,基层团组织不仅有人做事,而且有能力、有资源办事,更加有利于乡镇、街道团委整合资源开展工作。

    据悉,团省委还针对外出务工青年、产业集聚区和非公企业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青年建立了驻外团工委、产业集聚区团工委、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团工委等,在全国首创了“三网合一”的团工委覆盖模式。同时,先后选派五批197名省市两级团的机关干部和152名高校团干部脱产到县级团委驻点挂职,指导基层团组织开展工作,把工作资源向基层倾斜,把工作力量向基层集中,把工作载体向基层转移,突出解决基层工作力量薄弱问题。

    侯红表示,下一步将着重研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伴随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序推进,大胆创新社区团组织的设置模式,扩大基层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同时加快在全省十个新区、180个产业集聚区、青年自组织以及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建团步伐,积极服务广大青少年。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