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提到过:3月28日留下的2341-2344点向下跳空缺口对于当前市场还是有一定上拉动力的,或许在本周会有回补动作,但一旦回补后,又可能会触发各种技术压力共振,导致市场承压。
虽然本周确实出现了回补缺口走势,但这主要是受到深圳金融改革消息的影响,需要再次梳理一下消息层面究竟留给市场什么。
我们先将目光倒回到3月底,3月28日指数破位下行,同日晚间就报道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消息,但3月29日大盘并没有理会这一信息,而是再度下行创下阶段低点2242点。现在我们感叹浙江东日作为此轮行情头匹黑马的时候,其3月29日的一字涨停当时根本没有被市场更多关注,直到清明小长假过后,其连续的涨停才引起了资金注意,同时将其冠以“涉贷概念第一股”的名号,而“涉贷概念”也迅速波及到了其他相关浙江上市公司。
本周四,当深圳将出台系列重大金融创新举措的消息刚一见诸网络,市场“一点就着”,深圳本地股集体狂飙,周五更是将想象力扩散到了天津、海西等领域,难怪有分析观点感叹:炒地图或卷土重来。
从市场表现可以看出,对于“温州试点”,市场反映是慢热的,从一开始的麻木逐步升温并形成一个热点;而对于“深圳创新”,市场反映是相当迅速的,热情甚至超过了“温州试点”。其实不论是“温州试点”还是“深圳创新”,一方面毕竟是区域性的,另一方面是尝试性的,同时究竟能够产生多大的效应还是个未知数。市场相隔没有几天,为什么对几乎同一性质的消息,一开始的反映相差甚远?
我们先看周五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一季度GDP同比增长8.1%,创2009年以来新低,增幅连续五个季度下行;一季度全国房产开发投资10927亿元,名义增长23.5%,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20.7%,比上年全年回落4.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0.6个百分点……对于这些数据,专家们普遍认为,经济增长下行风险仍然明显存在,三驾马车拉动效果面临压力,政策需要适当加强预调微调。
微调什么?预调什么?这或许才是问题的关键。是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还是采取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抑或在保持房地产政策总体不动摇的基础上适度放松?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在发布会上指出,一季度从国内情况来看,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的经营困难加重。由此不免让人联想到“温州试点”和“深圳创新”,其实从温州到深圳的一系列金融创新举措,都是意在扶持小微企业,缓解当前小微企业经营过于严峻的状况,相对比下调存准率及利率这些更具全局意义的政策工具而言,行政窗口层面的放松效应会更及时。深圳此次拟公布的金融创新举措中,就包含着将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容忍度提高至5%,存贷比指标按规定的控制线上浮不超过5个百分点这一项,也就是说,管理层将直接从行政窗口层面放松存贷比的限制。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谈到的“微调预调”其实已经在进行了呢?只是微调预调的步伐和力度还没有达到市场的“预期”,但寄希望于“微调预调”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不现实的。8.1%与两会上提出的7.5%已经相差不远了,在面对经济增速继续下滑现实的同时,经济增速见底的窗口是不是离我们也又近了一步呢?起码政府已经开始“预调微调”了,相信后期还会有更多的举措出台。
回到市场层面,缺口补上了、数据公布了、热点扩散了,大盘会如何运行呢?首先,市场热情在某种程度上被激活了,同时困扰市场的阶段性负面因素暂时还没有很确定,再加上技术层面的好转,估计指数再度出现回探2132点概率目前看不大;其次,经济毕竟还处于下滑态势中,微调预调的效果还没有看到,市场激情释放会带有明显的脉冲特点,这将导致大部分时间里,市场给人的感觉会是犹豫成分居多;第三,所谓结构型机会会随着消息面的变化而变化,假如想获取超额收益,那么跟着热点走比死守“僵尸股”要容易的多。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