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9日起,深圳海关全面推开分类通关改革,预计年底可全面覆盖深圳海关辖区的各个口岸和各个业务环节。
据了解,分类通关主要是指海关通过科学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以企业守法管理为核心,综合运用各类风险要素,实现对所有进出口货物差别化管理的管理模式。
2009年以来,深圳海关先后在15个隶属海关17个业务现场进行出口分类通关试点,在3个隶属海关的业务现场开展进口分类通关试点。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深圳关区共分类处置出口报关单298.08万票,其中,“低风险快速放行”出口报关单占80.04%;共分类处置进口报关单29.16万票,其中,“低风险快速放行”进口报关单占17.09%。
海关总署的部署,深圳海关于7月19日对文锦渡海关、沙头角海关,7月20日对福田保税区海关等陆路口岸海关推广进口分类通关改革,从而实现关区陆运口岸海关进出口分类通关改革全覆盖;下半年,该关将陆续完成对海、空运口岸、加工贸易分类通关改革,最终实现深圳海关各口岸、各业务环节的分类通关全覆盖。
深圳海关监管通关处负责人介绍说,分类通关将使海关现场审接单时间大大缩短,高信用企业出口约80%、进口约40%的报关单(货物)实现计算机低风险判别处置和快速放行,海关单证处理时间仅为5—10秒;除了通关速度大飞跃之外,大部分的高信用进出口企业可以适用“事后交单”通关方式的企业,减少了企业现场排队递单、单证接审盖章等两个环节,通关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实施“事后交单”通关方式的企业通关还可以依托“中国电子口岸”实现企业24小时跨地域、远距离、不间断无纸报关,除海关查验外,通关过程中企业无需到海关办理书面单证的交验手续,拓宽了企业通关手续办理的空间范围。
据了解,分类通关改革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通关成本,扩展企业通关空间,还可以提高海关通关效率,缓解公路口岸的通关压力,节省了人力资源,使海关的监管更具针对性,服务更有保障。对此,深圳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分类通关改革对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海关来说,都是件双赢的好事”。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