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上半年,北京市土地收入规模锐减,土地收益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首次降到五成。7月27日,经济之声评论:地方政府必须突破“土地财政依赖”困局。
中广网北京7月2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自从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地方政府的“财政钱袋子”缩水成了不争的事实。北京市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土地收入降幅较大,政府收益水平下降。前6个月,北京全市土地收入完成454亿元,同比下降34.1%,土地收益占土地收入的比重首次降到了五成以下。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北京房地产业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2亿多元,同比下降超过18%,拉低财政收入增幅3.5个百分点。
这份报告说,北京财政收入的行业构成已经由“房地产业一枝独秀”向房地产、金融、服务业等多点支撑的格局转移。不过,下半年,北京土地收入严峻的形势将会进一步加剧财政收支矛盾。
在2010年楼市最火爆的时候,全国土地成交金额排行前20名的城市中,北京、上海、大连3个城市进入“千亿俱乐部”,北京最高,土地成交金额达到1600亿元。而近一年多来日趋严厉的楼市调控,让地方政府的钱包瞬间缩水,财政开源的前景堪忧。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马光远,评论此话题。
今年上半年楼市调控给北京市财政收入造成很大压力,房地产业完成的公共财政预算,拉低了财政收入增幅3.5个百分点,而且土地收益占土地收入的比重首次降到了五成以下。解读这个数据,从中能看出我们房地产调控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马光远:从目前的整个土地市场的表现来看,土地市场的低迷在某种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当然也跟一些地方政府,包括开发商,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未来的预期,有很大关系。以前北京市的土地收入每年增长都很快,对财政的贡献也很大,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整个调控见效非常明显。土地市场出现目前的情况,我想比较正常。前几年,北京已经把比较值钱的地卖的差不多了,未来即使不调控,北京要想重新回到以前,动辄每年土地出让过千亿的情况,也是不现实的。
所以我觉得,这一方面是宏观调控的结果;另一方面,土地收入达到巅峰以后逐渐下滑是一个必然趋势。
北京市这份报告同时指出,下半年北京土地收入严峻的形势将进一步加剧财政收支的矛盾。可见尽管目前北京市财政正在向房地产、金融、服务业多点支撑的格局转移,但是这个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这样的形势持续下去,地方债务的危机会不会恶化,对比全国其他城市,北京会不会有债务危机的担忧?
马光远:我们在2009年、2010年的时候上马了很多项目,那时候我们就应该意识到债务本身可能引发的风险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把还债的希望、建设的希望都寄托在卖地上,最终拿地来进行抵押、变现是不可持续的,也就是说目前我们看到两难的情况,不卖地还不上,卖地把以前的债务还上,以后借债怎么办?我们不可能永远依靠卖地来支撑地方财政,地方财政如果没有制造业、没有别的领域贡献收入,仅仅依靠土地是玩不下去的。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解决地方债务的很多难题,一定要拓展之路,如果重新回到依靠土地,再把地卖的高一点,会挤压别的产业。现在很多制造业,多书店关门了,因为房租太高根本租不起,房租为什么太高,因为地卖的很高,住宅价格上去以后,商业地产自然会起来,对其他产业的利润造成了很大的挤压。
经济发展本身,如果过于侧重一个方面肯定会要出问题。所以我觉得,目前当务之急,是要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解决地方债务的问题应该有更广阔的思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振兴实体经济上面,放在北京已经确立的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上面,而不应该把主要希望寄托在土地收入上面。
如果放弃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如北京还有金融业可以支撑,而一些小的地方,一方面实体经济空心化,另一方面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可能都不具备,他们怎么能够培养出新的增长点?
马光远:对北京以外的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讲,土地卖不出很多钱,整体的财政收入困难持续了很多年,仅仅依靠土地卖地可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不能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所以无论对于北京这些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四五线城市,简单的依靠土地收入,无论是穷的地方还是富的地方,都解决不了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对于一些财政比较困难的地方,不依靠制造业或其他产业,根本发展不起来。如果他根本没有这些产业,他怎么可能有财政收入呢?所以,对于任何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重点就是放弃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这是我们必须经历的一个门槛,必须忍受的痛苦,忍过去以后,可能会好一点,忍不过去的话,可能会在这种恶性循环里面走不出来。
马光远:还债必须有钱,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很多地方不管卖多少地,钱还是还不上。所以目前情况下,一方面要监视地方的债务风险,在借新债的时候有更多的风险意识;另一方面,对于前期债有些地方有延期等考虑,我想延期可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得转变政府的职能,政府主要做的还是应该在公共服务、民生等领域加大投资,而不是在经营性的领域。经营性的领域加大投资借的债太多的话,对未来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是相当大的。前几年最大的教训就是有多少钱,花多少钱。现在很多不仅仅是把明年的钱花了,后年的钱花了,把未来十几年二十年的钱都花光了,这个账我想不管用什么账,用什么方式什么手段,还上都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关键是要怎么样来转变职能,把更多的经营性投资的职能让民间投资去完成,这样可能会形成一个比较良性的循环。
评论员简介:
马光远,男,1972年生于甘肃,经济学博士,经济评论员。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成思危先生。学术研究主要在宏观经济、企业并购和民营经济等方面,关注中国的法治转型和制度变迁,正在筹办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究院。现兼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民建北京市西城区副主委,西城区政协常委。同时,还是《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中外管理》、《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报刊杂志的专栏作者。2009年荣获南方人物周刊年度“中国骄子青年领袖”称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