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成本提高工资收入缩水
“以前月收入3000元可称为白领,月收入5000元可称为中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管怎么说我们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消费越来越贵,已是事实。”
去年6月《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报告》出炉,在省会城市居民生活改善指数排名中,西安名列第十,而生活水平在30个省会城市中名列倒数第四,仅高于重庆、乌鲁木齐和西宁。
有调查资料显示,在西安的青年流动人口年龄绝大多数在18岁以上,57%为初中文化程度,23.4%具有高中文化程度,81.3%未婚。而西安新城区中的青年流动人口则以本省流动为主。在工作时间方面,新城区青年流动人口平均每天工作时间是9.5小时左右;新城集贸市场工作人员有55%以上工作时间在8-10小时,有20%的人工作时间在
10小时以上,宾馆饭店工作人员则有50%的人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内,西安新城区不同行业青年流动人口月工资差异不大,超过70%的青年流动人口月工资不足1000元,男性月收入略高于女性。
生活成本不断提高,工资收入逐渐缩水。市民刘女士说:“工资低确实是西安的现状,我干的是行政,在公司待了两年多了,工资还不到2000元。虽然身为女孩,可压力还是很大。再加上同学结婚,学习、吃穿等消费,一个月的工资只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
租住在西安东郊,在一家宾馆当门卫的王卫国说:“我一个月1500元工资外加50元全勤,每天坐车,上下班刷卡花1元;早饭,不多算,3元至5元;中午饭,最便宜的一碗面条了;晚饭,城中村的饭菜相对便宜,一顿下来也得将近10元,一天下来,光吃饭坐车的花销就得30元左右,一个月除去周末,24天,工资的一半已经没了!”
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在西安被调查的市民中,认为:1.富裕生活-有房有车(大房,豪车),每月10000元。占调查人数的15.48%。2.小康生活-有房有车,每月5000元。占调查人数的44.05%。3.一般生活-有房无车,每月3000元。占调查人数的27.38%。4.年轻生活-无房有车,每月3000元。占调查人数的3.57%。5.艰难生活-无房无车,每月2000元。占调查人数的9.52%。
近日,网友计算出西安最新生活成本,结果显示,如果月收入在3000-3500元之间,你可以想着在西安扎根,光想就行了。
专家观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连城认为,经济增长背后存在“两大反差”:一是高速的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存在反差;二是居民实际生活质量与居民主观感受存在反差。
张连城表示,通胀率高,高房价、社保水平低,生活节奏快,是致使主观满意度偏低的关键因素。
为此,在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收入分配方式的转变,包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是今后最重要的任务。
“幸福不幸福来自每个人内心的感受”
记者从房产中介了解到,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工作时间不长的外地年轻人都需要租房子。这类人群选择最多的房型就是两室老房子,房租在每月800元,合住每人400元,但是这种房型目前很少。还有的两室老房子带有家具,每个月是1000元到1500元。小区环境好,楼房比较新的带家具两室房子都在2000元左右。刚工作时间不长的人群,工资在1000~1500元的人大都租不起这种老式的旧房子,只能在郊区或者城中村租个小房子。租房是年轻人的一大笔开支。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7月西安房价环比上涨较快的城市仍以二三线为主。西安房屋均价上涨至7339元/平米,环比涨0.54%,位列“中国百城房价排行榜”第34名。
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院长张连城认为,拉动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偏低的重要因素是生活成本偏高,而城市生活成本的核心问题是物价和房价。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西安物价居高不下?“西安居民消费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复合性因素促成的”,西安社科院研究员张永春表示,首先消费刚性需求旺盛导致了各种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扬。根据经济学供给与需求理论,两者平衡之时,价格保持平稳;需求大于供给,价格往往上涨;供给大于需求,价格往往下降。这已经是经济运行的供给需求规律。同时,社会心理因素促成了价格持续上涨,许多经营者普遍有这样一种心理。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等普遍出现涨价,在此基础上的产品必然涨价。人力成本也越来越贵,也促成了居民消费价格居高不下。
记者点评:多数网友和市民认为收入在增长,物价、房价等等生活成本也在增长,而经济数据增长并不意味着市民就有学上有房住有钱花,城市幸福感也因物价房价上涨等原因而大打折扣。有网友称,幸福不幸福来自每个人内心的感受,对这些数据不必太在意。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