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8月29日电(任丽娜)29日,记者从山西省纪委获悉,该省通过集中整治“吃拿卡要”,各市清理取消行政审批项目多个,截止目前,全省大多数市行政审批项目已减少到200项以内,行政审批时限也实现大幅度压缩,进一步优化了当地的发展环境。
“吃拿卡要”破坏发展环境,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山西省委、省政府从今年5月份开始重拳出击,用4个月的时间进行集中整治。整治的范围是: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行使公共权力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重点整治各级决策、审批、执法单位在服务市场主体中的“卡、拖、要、乱”行为,特别是该批不批、该早批不早批、办事效率低下,影响发展环境、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行为。
如今,山西“吃拿卡要”集中整治时限将至。据中新网记者了解,截止目前,山西省专项整治办连续召开了7次视频调度会,基本上每两周专题听取一次各市和省直单位的情况汇报,及时指出问题、纠正偏差,有力地推动了专项整治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
山西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思想教育、责令检查、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等方式,教育了一批干部,纠正了一批问题,收到了良好效果。
据中新网记者了解,运城市将查办的案件制作成教育片,开展警示教育;长治市结合专项整治编印《行业廉政教育读本》,引导广大公务人员提高思想认识;晋城市有85名党员干部主动自查自纠问题,上缴违纪款物;大同、忻州、晋中、临汾帮助发案单位剖析原因,以案促查、以查促教、以查促建、以查促防;山西省公安厅制定《维护发展环境“十五条规定”》;山西省检察院制定《办理企(事)业单位案件“十个不准”》;山西省法院在办公场所公开“法院干警抵制吃拿卡要创优发展环境承诺”,每名干警都签订承诺书。
在山西集中整治“吃拿卡要”过程中,山西各级各部门坚持边查边整边改,着力抓好行政审批项目精简、优化流程、审批公开、强化监督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建设。
据悉,太原市制定了《行政审批管理办法》;大同市对21项服务事项流程优化进行了督查,提效达66%;忻州市采取了“听看访查”形式开展行政审批效能监察;吕梁市积极筹划开辟审批“绿色通道”;晋中市建立了企业注册“一表登记、信息共享、链条审批、快速办结”一条龙办理机制;长治市建立健全了政风行风监督评议机制;晋城市推行了投资主体与审批单位、收费单位“两不见面”代办制度;临汾市积极打造行政审批减项提速审批模式;朔州应县实行了重点项目挂牌保护制度;吕梁交口县制定了五项检查制度力保重点项目“零干扰”;长治武乡县采取了“三卡一点”措施服务项目建设。
山西省纪委表示,截止目前,山西全省大多数市行政审批项目减少到200项以内,审批时限大幅度压缩,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完)
(责任编辑: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