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界纪念第十三届记者节大会侧记

2012年11月02日 08:55   来源:解放日报   张骏
    “入云的高楼,斜斜的弄堂,穿越大街小巷。用大爱诉说衷肠,把新闻写在心坎上……”在昨天上海新闻界纪念第13届记者节大会上,青年记者们唱响了一曲由本市各家媒体记者编辑自己作词作曲的《在路上》。歌声里,回响着新闻工作者们对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感悟以及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2012年11月8日,是第13个中国记者节。昨天的纪念大会上,上海新闻工作者们回望这一年深化“走转改”的点点滴滴,相互勉励继续“走在那条通往真理与梦想的路上”。

    再现“真实”打动人

    不怕吃苦就是“走转改”吗?是不是跑得偏远些就算“转作风”?是不是生动些就是“改文风”?写出《林子大了,鸟儿多了,身心畅了》报道的解放日报记者彭德倩,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疑问。

    当接受反映上海近年来生态变化的采访任务时,彭德倩怀着“怕把好材料胡乱烹调坏了”的惶恐心情,思虑再三,花了三个星期消化采访素材。“我体会到,‘走转改’精神的根本所在,是尊重新闻规律。通过深入踏实的采访,以真实打动人,以质朴打动人。”彭德倩说。

    “要写出能打动人的新闻作品,记者首先要被打动。”在采访一位96岁老人照顾失去意识的77岁儿子整整19年时,解放日报记者尹欣眼泛泪花。最应该说“不够”的人却拒绝捐助,表示已经知足了,让采访者一下子“受到了精神上的震撼”。

    这种真实与质朴,在过去的一年中经历了风雨检验。去年台风海葵来袭,上海的新闻记者奔赴现场,近1000篇(条)重点报道,电视、网络直播时长100余小时,图片800余张,官方微博、手机短信、电视预警字幕、地铁视频新闻等新媒体连续通报最新灾情和交通情况。回顾那一刻时,会场上所有亲历者无不为之动容。

    体会“转变”的力量

    “‘走转改’改变了我们,也改变了我们的采访对象和受众。”一些记者欣喜地感受到这一为之怦然心动的变化。

    在采访“大学生蓝领”选题时,文汇报记者樊丽萍遇到了阻力,不仅学生、家长不认同,连学校也是顾虑重重:自己学校的毕业生出去都当工人,明年谁还来报考?报道出来之后,一些高校的态度发生了转变,甚至同济大学校长在校园网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称他们为“杰出校友”。樊丽萍说,这不仅推动了社会对于“好工作”的看法变得多样化,也使得年轻记者更加懂得“深入基层”的重要。

    另一个感受到“转变”的是新民晚报记者金矣,她参与的《上海好心人》栏目,报道了300多位好心人,从起初传播好心人事迹,到后来想为好心人“做点事”。在这个平台上,上海举办了两届“上海好心人节”,13家公益企业为“好心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更多的人倾情公益、接力爱心,让好心人不再孤单。”

    搭起“信任”的桥梁

    “人肉搜索”经常与负面消息连在一起,在广播栏目《直通990》中却成了一个赞美之词。许多听众向他们求助,同时又有很多热心人来出主意、想办法,这档节目被称作“最牛人肉搜索”。主播海滨说,“我们是借助电波,用心‘走转改’,在政府、媒体、百姓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

    当社会出现不信任情绪时,最先感受到的是媒体。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记者周全采访制作《聚焦医患第三方》,前后花去两个多月时间,他找到了采访艰难的根源就是彼此之间的不信任。周全说,“不信任,累积了很多矛盾。最后导致双方沟通状态是不正常的一种状态,就是说无论你说什么,我都不相信。”

    媒体“走转改”,努力消解着这种“不信任”。“就像医患矛盾需要建一个缓冲带,让矛盾双方能放下激动情绪,重新回归到较理性沟通状态。媒体还有责任通过深入采访,廓清真相,消弭社会上的不信任情绪。”一些记者谈到。

    在这过程中,媒体首先需要成为可信任的平台。新闻主播印海蓉说,她将“每次直播都当作第一次,战战兢兢是因为肩负责任。”为了体验生活,她跟着送水工走街串巷,扛着水桶爬楼梯。这样的体验让她了解各行各业百姓的工作和生活,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播报新闻时自然流露出亲和,“观众也就认可了我”。

(责任编辑:秦静)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