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圳实践

2012年11月13日 10:25   来源:深圳特区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纲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深圳经济特区的创立和发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物。特区成长的历程,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和生动例证。

    200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临广东考察,明确要求广东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这是深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历史使命。200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深圳进行专题调研,要求深圳率先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模式,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

    32年来,深圳经济特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发挥着试验、探路和推动作用;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深圳以自己的宝贵实践不断丰富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率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摆在更加优先的位置,从深圳速度到深圳效益,再到深圳质量,深圳不断探索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路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先行探索的崇高使命,党的十六大以来,深圳一直在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全力走出一条科学发展新路,“努力做这个国家需要做的事情”。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随后,党中央提出加强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整个国家的任务。

    经过多年的经济“快跑”,深圳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点。在资源、环境紧约束条件下,深圳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还能不能大有作为?

    深圳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在紧约束条件下求发展恰恰是我们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实现高水平发展的机遇;紧约束作为一种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动力,将“逼迫”我们去实现高水平发展,“逼迫”我们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寻找新的发展途径,用重效益、重质量来取代单纯追求发展速度,用丰富的无形资源来替代有限的有形资源,用高技术含量来换取高含金量。

    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带动深圳经济增长的主体因素,到推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表,再到提出发展模式实现从“速度深圳”到“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重大嬗变,这一阶段,深圳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出现质的变化。

    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并进一步明确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

    深圳意识到,主动转,还要科学转。“十二五”开局之年,深圳明确提出了“深圳质量”这一新理念和新目标,全力构筑深圳新的竞争优势。今年初,市委市政府以战略思维和前瞻性眼光,提出了努力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质取胜,是历史使命所托,更是科学发展所系,是特区发展到新阶段对新的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

    深圳在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为全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鲜活的素材,积累了实践经验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深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圳的政治文明建设一直在与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的进程中大力推进。深圳意识到,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呼唤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推进和发展。这是深圳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改善公共服务,就要进行对传统政府机构的彻底“革命”!继在全国率先试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之后,深圳以大部制为导向,明确界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边界;同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强对政府官员的监督,提高政府服务市场与社会的水平。

    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改变“设官分职”所造成的历史局限。如何选拔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深圳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方式,即面向社会,到人才资源市场中去,竞争揽才。近几年来,深圳市先后进行了多次领导干部的公选改革,进行了公开招聘、民主评议、公开选拔等干部公选的系列探索。既避免任人唯亲弊端,又体现了市场机制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它的意义,不限于干部管理工作改革本身,更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开拓性的尝试。

    引发和启动社会参与,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步骤。在深圳,公推直选、公众参与、公共决策,成为深圳“基层民主”建设的生动诠释。

    深圳人在依法维护权益和表达诉求的过程中,形成了日益活跃和有序的公民政治参与现象,如业主维权、人大代表竞选、网络问政、开门立法等。广开民主渠道,扩大参政议政的社会层面,从制度和机制上做出保障,从民主决策上予以升华,这是对实现人民民主权利的有力推动,是民主政治建设迈出的崭新步骤。

    深圳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法治的有机统一,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道路上足音铿锵,步履坚定。

    深圳致力于构筑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不断加大文化建设力度,确定“文化立市”战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在文化领域探索着“国家立场、深圳表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深圳从过去人们眼中的“文化沙漠”变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文化绿洲”。深圳文化发展更加注重文化自觉。

    200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立市”战略,确定了建设高品位文化城市的目标;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积极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使“文化立市”、“文化强市”成为深圳发展的新理念。

    在深圳经济特区创办30周年之际,深圳举办了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活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为天下先”、“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源自深圳这片热土、开风气之先的思想观念,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特区30多年的辉煌历程。十大观念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高度浓缩了时代精神,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同记忆。这些观念与深圳30多年发展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一起,成为深圳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文化权利全面觉醒和解放,如何满足人们参与文化的创造,享受文化成果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建设文化深圳的重要内涵。对市民是权利,对政府是义务。文化设施星罗棋布,文化服务零门槛,丰富文化活动遍布基层,文艺精品迭出……深圳以领跑者的姿态,主动担当,以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利民举措、便民活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不断推陈出新,使公共文化服务惠泽全体市民。

    争当文化产业发展领头羊,是党中央对深圳文化发展的殷切寄望。给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让科技承载文化的内涵。科技理性与文化激情紧密结合,深圳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极大提升了深圳文化的创造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深圳以主动担当文化强国探路先锋的强烈使命感,通过不断壮大产业力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如今,深圳成为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口岸,彰显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深圳力量”。

    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圆满举行。大运会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全民参与的一场巨大的文化创意活动,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大运会缔造了“创新、进取、实干、协作、奉献”的大运精神,留下了许多制度财富,成为深圳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起点。深圳进入后大运时代,激扬大运精神,变大运精神为推动科学发展的财富,深圳迈向未来的步履将更加成熟,更加自信,更加从容。

    深圳的文化自觉是一种境界,一种品质,因自觉而自信,因自信而自强,十年来,深圳书写出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胜景,向着新的高度踏歌而行。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深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建设,着力促进社会和谐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对深圳而言,面临特殊的人口结构、特殊的地理位置、社会组织管理、虚拟社会监管等诸多挑战,重视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深圳舍得投入。近年来,深圳逐步确立了“民生为重”的公共财政导向,实现了社会财富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民生导向。2006年,深圳在全国首创“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并与领导政绩考核挂钩。幸福使命。2011年,市委市政府在一号文件《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中,提出要把社会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的位置,把社会建设提升到“深圳经济特区新时期历史使命”的高度。

    共建与共享,是承载社会列车的两轮。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动力,就在社会中、在民众中,这正需要社会建设来激活。深圳在建设“志愿者之城”、培育社会组织、通过媒体组织关爱行动等公益活动方面,积极创造条件,让社会力量活跃在前台。共享,是共建的结果和归宿。“来了,就是深圳人”。在深圳不仅仅是一种观念,更是社会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政府完善公共服务的价值取向。让公共服务的阳光照亮和温暖每一位市民,从住房保障、义务教育,到公共卫生服务,养老、工伤、医疗保险,深圳推出一系列惠民政策及举措,全面提升社会民生保障水平。

    十年来,深圳努力进行着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建设制度设计,践行着执政党高度关注民生福祉的现实追求。

    深圳始终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不断阐释和丰富着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文明的进步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深圳较早就清醒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没有前途,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文明,战略优先。2003年,深圳市委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就提出了建设“高品位的文化生态城市”的目标,明确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发展代价。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圳对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关系的理性思考,是全方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抉择。

    生态文明,贵在实践。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深圳不断改革创新环境管理手段。在全国率先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以法治促进生态文明,力促环保产业大发展,让环境管理覆盖每一寸土地。

    生态文明,形成风尚。倡导生态文明,深圳人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热情和关注,更转化为全面和自觉的行动。2011年深圳大运会期间,40多万车主自觉参与“绿色出行”志愿行动,而今,“绿色出行”在深圳已经成为一项制度,一种常态,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时尚。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今日深圳之美,令人心旷神怡;今日深圳之绿,浸润于气质风骨。十年来,生态文明,从城市战略生根,自发展理念滥觞,已长出繁枝硕果。

    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深圳,是中国向世界敞开的一扇“看得见风景的窗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有力印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特区改革列车驶向远方的坚实轨道,是特区发展航船驶向成功彼岸的不二航线。深圳将更加自觉、坚定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不懈的实践昭示世人:这条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道路,是充满光明前景的道路!(深圳特区报编辑部)

(责任编辑:尹彦宏)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