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外在南京街头 专捕捉城市变化
牛仔帽、一身随意的休闲装,没有任何行李,手里只拿着一个单反相机,准备随时街拍。这是前天下午,记者在南京新街口看到的一个外国老人,打扮上颇有点美国西部牛仔的味道。记者得知他叫Peter Alberti,是加拿大人,这已经是他第14次来南京了。记者试图了解更多信息,而Peter总是匆忙地抓紧相机,随时捕捉能入其镜头的事物,这一幕也引得行人纷纷驻足,掏出自己的手机拍下这个外国老人。
见他经过一个正在建的高楼还不停回望,记者介绍“这是新建的金陵饭店”。“这是新建的?我知道的,在80年代我第一次来南京时,就知道它是第一个中国自己管理的现代化饭店”。他对金陵饭店的了解让记者不禁暗自惊讶了一番,说完他从不同的角度拍下正在建设的新金陵饭店。“我刚刚看到一个正在建的楼,就在金鹰商场旁边,上次来的时候还是一片空地呢”,Peter自言自语,转弯、下地下通道、找出口,轻车熟路地一直往前走。“哦,就是这里!”他如释重负。
年近8旬的他毫不费力地把记者抛下一大段,“我在南京的时间不多,明天就要回加拿大了,要抓紧多走一些地方”。“现在这里自行车不多了,都骑电动自行车了”,他认真地拍下一排脚蹬的自行车,又指指电动车。
“上次来这里就是停车场了”,“原来这里也是酒店”,一路上Peter不停地向记者介绍南京的变迁。遇到一棵很不起眼的树,他也要举起相机拍下来。“我上次来也拍了这棵树,这次长高了不少。”他对这里变化的细致观察不输于久居此城的当地人。
1987年 首次来南京
“那时城市色调是灰暗的”
说起与南京结缘,就不能不提Peter先生的本职工作。他南京的老朋友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卜兴宽教授,如今也同样7旬开外。卜教授向记者介绍,Peter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耳鼻咽喉科教授,目前为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防聋首席专家。1985年,南京与安大略省结为友好省,很多领域开始开展交流活动,1987年Peter首次来到中国,南京成了他重要一站。他选择卜教授所在的江苏省人民医院作为对口交流单位,此后定期到南京协助防聋工作的开展,每次都会用相机记录南京的新变化。“刚刚他还拉着我拍总统府呢,说跟上次看到的又不一样了”,卜教授说。
1987年10月,Peter从成都一路换乘火车、轮船、飞机几种交通工具,花了4天的时间才到南京。“那时候,这座城市是灰色的,又脏”,他毫不避讳自己的评价。在他的眼里,除了金陵饭店,到处都是低矮的房屋,街道狭窄破旧,整个色调是“灰暗”的。第一次来,他参观了南京长江大桥、中山陵,他觉得这是为数不多的令南京人骄傲、并且愿意向外来客人展示的东西。
1994年 再来南京
“喜欢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感”
1994年秋天,他再次来南京,明显感觉到城市与几年前留下的印象有很大不同,街道上开始出现更多的小轿车。
Peter教授给记者展示他拍的南京照片,“很多照片都没整理出来呢”。有张他拍摄的中华门以及附近民房,是他最珍视的一张,他把这张称为所有拍摄中 “标志性的南京照片” 。
“一排排的房子白墙灰顶,很有历史感,而这跟我之前在中国其他城市看到的新建筑完全不同,可能就是因为这种历史感,我才爱上这个城市的”。
长住两个月 2005年
见证奥体地铁建成,“南京在绽放”
2005年,Peter终于有机会细心观察这座城市,不再是两三天的走马观花,而是在南京生活两个多月。他说这是对他的“南京印象”影响最深刻的两个月。他发现南京的人们很喜欢去玄武湖,而他也很喜欢去那里散散步,再到处拍拍照。南京奥体中心是在那一年建成的,地铁也是同一年开通,他的镜头记录了这一切。“我正好遇到南京地铁建好了,我很快就学会了怎么买票,怎么乘地铁,这里的地铁很方便的”。城市其他的公共设施也在慢慢建起来,“从那个时候我就感觉到这个城市像一朵花,在慢慢开放”。Peter用手比划着,以前南京是紧紧缩在一起的拳头,现在逐渐张开了。
在他提供的照片中,有南京军区总院、江苏省新老美术馆等很多重要单位的建筑。“我很喜欢去老美术馆,尽管它很小,甚至看起来有点不起眼,不过新美术馆真的很壮观”。每个照片里都有他的南京记忆,他说他打算以后把所有的中国照片整理成集,其中南京将占很重要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徐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