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多,场地小,孩子们跑步就像“下饺子”。
老年人在奋起,中年人在觉醒,青少年在沉睡
核心提示
中国的经济发展如同乘上火箭,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但与此同时,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却在这些年间呈现不断下滑趋势,耐力、爆发力、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如今家家一个宝,为啥好日子却养出了弱孩子?
探由
“动因”
1
运动场地捉襟见肘 跑步就像“下饺子”
“操场跑不下了,我们就得想别的锻炼方法。”这几天,我省一家小学的校长将老师们聚集在一起征集活动方案。
“加上新学期入校的学生,操场实在是满载了,课间操跑步挤成一锅粥,实在太不安全。有些老师建议孩子自带跳绳和毽子锻炼,有些老师建议组织学生分拨儿分年级围着教学楼跑步。”由于大家的意见不统一,该校现在的锻炼只有体育课还是正常的。
2011年,金水区共有15190名适龄儿童,其中9190名是郑州市区户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6000名。
“随着城市框架拉大和城区人口增加,市区教育资源短缺的现象日益严重。虽说按照政府的规划,每年都会有一批新建学校投入使用,但是建校的速度却远远赶不上城市扩张过程中人口增长的速度,教育欠账太多,这是造成‘入学难’的根本原因。”一位教育界人士分析。
大量新住宅区在开发建设时,没有按照统一的城市教育规划预留出建设学校的用地,使市区有些地段的学校建设出现了空白。造成了新建住宅区附近的原有学校人满为患,有的小学平均每班达80人以上,“大班额”、“超大班额”在所难免。
入学难,大班额,伴随而来的是校内体育锻炼设施的不足。“这几年由于招生持续增加,体育资源反而比过去少了,人均体育资源更是下降,一些学生想锻炼,可是条件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而且现在师资力量不够,教师只能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没时间再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了。”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郭蔚蔚很无奈。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基层学校运动场地普遍狭小已是不争的事实,有些重点学校人均占有运动场地面积不到2平方米,学生做课间操都困难,更谈不上集体锻炼了。
“动因”
2
我想跳马,可是学校“禁止了”
在教室里闷坐了一天,今年读初三的小惠很盼望体育课的到来,“难得有时间出去活动一下”,但她对体育课的评价却是“不算枯燥,却也没什么意思”。
小惠最感兴趣的是单杠、跳马,可老师认真“教育”了她一番:不安全,别玩了。
在升学率的“硬性”考核面前,体育课难逃“鸡肋”的命运。对于传统的跑、跳、投训练,很多学生表示“兴趣一般”。“每当快考试的时候,体育课就被挤占了”,也是绝大多数学生都遇到过的情况。
同时,安全问题也是学校开展体育运动“慎之又慎”的原因之一。
“近些年,由于学生身体协调性、体育技能下降,跳箱、单杠这类器械项目一直使用得比较少,许多老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不仅难度会降低,也都选择逐渐淡化这些项目了,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体育老师说,跳马、单杠等项目学校早就撤销了,怕学生磕着碰着,家长来“闹事儿”。
“其实体育课有些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但现在都是一家一个宝贝儿,家长不这么认为啊。”这名老师回忆,有个学生在上他的课时不小心扭着脚了,家长得知后赶往学校“不依不饶”。
“现在我们上课核心就是安全第一。除了基础训练跑跳投,还增加了一些柔韧性的训练,让学生拉伸肌肉,防止受伤。”该老师说。
“动因”
3
一周6个补习班,没有时间做运动
邬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小学六年级,身体不错,但锻炼不多。
英语、珠心算、数学、书法、水粉画、电子琴……每天放学后,邬女士的儿子除了完成校内作业,还要参加补习班,一周7天,6天都没有空闲。
“明年就初一了,不得不功利点,时间不够用,得补补薄弱环节。”邬女士说,现实很残酷,孩子今后还要上高中考大学,运动到考试前再练也拉不下几分。
为什么放学后不能让学生在学校多运动一会呢?
“学生在校时间有规定,而且,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了兴趣班,一放学就走了,压根就不留在学校。”一位体育老师介绍。
“高中只要学业水平测试达标就行,所以孩子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现在全国各地都差不多是这种情况。”河南省实验中学负责初二体育的老师王楠说,体育考试成绩没有放在高考总分中,所以算不上学生的“命根儿”,到了高中,学校对学业要求严格,学生压力大,对于运动相对会松懈一些。
“动因”
4
我就是爱“宅”,别叫我动起来
“比起运动流汗,我更喜欢待在室内打网游。”大一新生张敬轩透露,同班的其他男生都是网游迷,有些人甚至除了吃饭和睡觉、上课,其余时间都泡在了网上,更别说其他什么活动了。
学期末将至,校园内又多了一丝紧张的情绪,大二学生李小燕每天下课后,都会围着操场跑几圈。
她有些尴尬地说:“冬季,天冷人也懒,窝在宿舍里不想动,平时就不喜欢体育锻炼,更何况现在要求成绩及格,有种被逼上梁山的感觉”。
“体育课就是来打酱油的。”一名大三的男生小毛笑着说,与专业课相比,体育课自然就成了自己的娱乐课,每周两次的体育课,和同学聊聊天也就过去了。而到了最后的考试,只要几个项目达到标准就行。一般来说,期末的体育考试,是所有课程中最轻松的。
小毛告诉记者,大学生一般空闲时就爱宅在寝室,没有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去锻炼身体。上体育课只是为了挣学分,没有真正养成运动的习惯,或者真正喜欢上某个运动项目。对于学校组织的运动会等比赛,也只是小部分大学生参与其中,并没有起到引导学生运动的作用。
“老年人在奋起,中年人在觉醒,青少年在沉睡”,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尴尬现状被一语道破。
(执行 记者 王灿 吴战朝 实习生 刘艳艳 叶玢 杨慧娟 文 首席记者 杜小伟 图)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