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广高铁穿越五大经济圈 开启中原经济区"站时代"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京广高铁穿越五大经济圈 开启中原经济区"站时代"

2012年12月26日 09:16   来源:大河报   张渝 郭玉

    7小时59分,穿越南北中五大经济圈

 


熙熙攘攘的高铁乘客

 


随着高铁的开通、高铁沿线城市与高铁的无缝对接,将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京广高铁拉近了城市的距离,带动经济的腾飞。

 


高铁的通行让人们出行更快速、更方便。


    核心提示

    今天,世界上最长的高铁——京广高铁全线贯通,将在7小时59分的“朝夕”之内,穿越环渤海经济圈、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珠三角经济圈——以郑州为中心,向北,形成150分钟经济圈;向南,中原经济区成为粤港澳的腹地和“后花园”。

    这是一个快者生存的时代。这个时代最核心的问题也许是:速度值多少钱?

    在专家眼里,京广高铁全线开跑,被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更广大范围的区域经济融合即将发生。中原经济区建设“站时代”大幕开启。

    [聚气]京广一花开,南北天下春

    31岁的刘乃文在朋友眼里是个不折不扣的“创一代”,凭借灵活头脑和干劲,他在北京拥有一家科技公司。可老家河南的他,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北漂”。“打算将业务重点放在郑州,故土乡情是一方面,成本低是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我们想往南扩展市场,郑州有区位优势……”可刘乃文感叹,虽然设想很丰满,但“无奈时机不成熟”。

    今年9月,当他得知京广高铁将在年底全线贯通的消息时,第一时间拨通记者的电话,“我等的‘时机’终于来了!”

    刘乃文说,在郑州设立分公司是第一步,第二步谋划公司南下至广、深,以郑州为基地,向周边辐射……

    事实上,无数个“刘乃文”因京广高铁的全线贯通而欣喜若狂。他们看到的不是这条铁路“第一”、“最长”的若干称号,而是高铁风驰电掣的速度席卷的无限商机。

    “高铁首先聚集的是人流,新的理念、信息、知识、技术,随人流奔涌交汇于高铁站点城市,与此同时,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也被盘活,整个区域经济血脉贯通、活力立现。”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充满希望地说。

    以往的数据,印证高铁汇聚“人气”的功能。在2012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刚建成启用的郑州东站“出手不凡”,仅黄金周期间,就累计接待旅客11.59万人次。

    可以预见的是,京广高铁贯通之后,这股人潮将来势更凶猛:从班次来看,仅郑州到北京,一天就有37趟高铁,平均大约每19分钟一班车,最小间隔只有10分钟。而郑州到广州,每天也有18对高铁,其中,有三对能直达深圳北。从北京到广州,直达车有3趟。按一趟高铁载客1061人、70%的上座率计算,高铁跑一趟,能拉743人。一天下来,就有4万多人,或从南北往来河南;或从中原出发,通南贯北;也或许,仅仅是名过客。

    无论如何,高铁将人潮往站点城市汇集。人来了,就带来无限可能。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铁路拉来的不仅仅是货物,更是人流和观念的变化。

(责任编辑:徐晶慧)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