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苯胺”污染的新闻继续发酵。事件使晋、冀、豫三省交界的老百姓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了“苯胺”这个化工产品,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事件,有人甚至一辈子连这个化工产品的名字都不会听说。
而在纺织印染发达的浙北地区,多数“业内”人士都对这个名词并不陌生。苯胺是染料工业中最重要的中间体之一,在染料工业中可用于制造多种酸性染料和有机染料,在印染工业中用于染料苯胺黑,苯胺还是生产农药的重要原料。
在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分布了大大小小众多的化工企业和印染企业。据了解,印染企业的印染生产中湿法处理工序,正是整个纺织生产中污染最大、用水最多的步骤。这些企业排出的污水由临江工业区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处理,最后排入钱塘江。但这些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中,含有大量“苯胺类”的污染物。专家表示,不排除有些企业使用禁用染料。
钱塘江边的“黑漩涡”
2012年12月19日,记者辗转两小时立刻从杭州市区来到萧山区东部的党湾镇。一下车,立刻感觉到党湾镇区弥漫着令人不适的化工产品的气味。
下午两点,记者在知情人带领下,去寻找钱塘江边的巨大的“排污口”。据知情人介绍,排污口距离党湾镇有半个小时的车程,位置在钱塘江边,距离萧山和绍兴交界处不远。
沿“红十五线”公路走到尽头,又向北行数百米,在一条通向江边的砂石路上又行了十几分钟,来到了钱塘江大堤旁边。前面是堆起来的石头,记者下车走向大堤边,发现这里沿江边都堆放着一人多高的大石块,记者下车的正前方则有一个被铁栅栏门锁起来的通道。没有走到通道近前,记者便嗅到一股刺鼻的气味。
从石块上小心翼翼地爬上去,宽阔的钱塘江面便展现在眼前。在记者站立的正下方,和稍显黄色有些浑浊的钱塘江水形成鲜明对比的,有一个巨大的向外翻着黑水的出水口。由于钱塘江涨潮,向上游流动的潮水和这个黑水口流出的黑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中间是往外翻的深褐色的水,周围是污浊的泡沫,如同一个巨大的“太极图”。
余先生(化名)是钱塘江边一个养殖户,在江边承包有鱼塘。他告诉记者说,现在由于涨潮,看到往外流的黑水不明显,他经常在这里,闻到这水的气味有时更大,能呛出眼泪。他建议记者明天在涨潮前来看,排出的污水像黑色的泉水一样往外冒。
第二天上午11时左右,记者拨打12369环保热线,联系到了杭州市萧山区环保分局。一位金姓的基层所长联系了记者,并说他知道那个地方,那个排污口是临江污水处理厂的排水口。并和记者约好时间,一起去排污口。
中午12时40分左右,记者来到钱塘江边。已经等在这里的金所长对记者说,这里是临江污水处理厂的排污口,排出的水都经过检测,是不超标的。因为没有涨潮,记者看到,这时的排污口的水,更像一个往外翻冒的巨大的温泉,宗褐色的水冒着热气向外翻滚,带着浓浓的泡沫流入钱塘江。
记者踩着石块向下走,来到江边离排污口不远的污水流向江里的地方。污水从石头的间隙流过,颜色像浓浓的红茶。拿起一个无色的纯净水瓶采集水样的时候,水还有一定的热度。
大量“苯胺类”物质来路不明
临江污水处理厂这个巨大的排污口流出的水中,有一部分是位于党湾镇的印染企业排出的污水。在萧山区党湾镇,分布着三元、华仑、集美、新生、天宇、天瑞、天成等数家印染企业。这些企业排出的污水集中排入到位于党湾镇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初步处理,然后再输送到临江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据了解,党湾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为6万吨,现在每天处理污水4.2万吨左右。临江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对记者介绍说,临江污水厂的设计日处理能力为30万吨,目前实际日处理为27吨。记者观察了其在线监测数据,只有PH值、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等五项检测指标,其显示的结果并没有超出相关排放标准。
杭州市萧山区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杨正见对记者说,临江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污水都经过严格的监测,萧山区环保分局也定期进行抽检,各项指标都符合排放标准。
杨正见提供给记者两份2012年4月9日和2012年11月1日两次采样的检测结果,17项指标均没有超标。但记者注意到, 2012年4月9日抽样检测的数据中,进水中的“苯胺类”的均值为4.88mg/L,2012年11月1日抽样检测的的数据中,进水中的“苯胺类”的均值为5.05mg/L。以2012年11月1日抽样检测的数据为例粗算,当前日处理能力27万吨,每天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中“苯胺类”物质的含量多达1360多公斤。
临江污水处理厂污水的来源主要是印染和化工企业。目前的现状是,园区的集中污水处理模式造成因园区内工厂各自排污信息不明,无法判断出的“苯胺类”的物质来自哪家工厂。
谁在使用禁用染料?
苯胺是最重要的芳香族胺之一。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指由可致癌芳香胺合成的染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禁用偶氮染料”。欧盟通过的《关于限制使用部分偶氮类染料指令》的草案文件,引起了中国染料行业的高度重视。GB18401《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染料的使用进行了规定,禁止使用可分解出24种有害芳香胺的染料。记者了解到,禁用的24种致癌芳香胺中,“苯胺类”物质有10种以上。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环境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奚旦立教授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进水的该项指标达到5.0左右,那说明有企业在使用禁用的偶氮染料。
据了解,偶氮染料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还原出具有致癌性的20多种芳香胺类,这种染料在与人体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其有害成分被皮肤吸收,并在人体内扩散,然后与人体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中释放的物质混合起来,发生还原反应。在特殊条件下分解产生20多种致癌芳香胺,形成致癌芳香胺化合物,经过活化作用而改变人体的DNA结构,引起病变和诱发恶性肿瘤物质,导致膀胱癌、输尿管癌、肾盂癌等恶性疾病。除了伤害人体健康之外,在生产“禁用偶氮染料”的过程中还会大量排污,由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奚旦立教授介绍说,实际上偶氮染料中被欧盟限制使用的仅是一小部分,染料产品里面有个苯胺基是可能的,但没有苯胺析出。其他染料在降解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苯胺类的物质,所以污水排放标准中设定了这样一个指标。按道理来说,禁用染料不用的话,是不应该有苯胺类的,但不完全说明,不用了以后不产生。
最近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检测结果表明,个别纺织品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过去也曾检验过全国20家企业送检的1051份样品,发现约6%的样品中含有纺织品禁用的、具强致癌性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其中2%的送检样品(约21份)还检出高致癌性物质联苯胺超标,最严重者超标达190倍。
奚旦立教授说,现在的印染行业都清楚什么东西好用,什么东西不好用,只要负责任的单位,就不会去买这种染料。对于记者讲的污水中“苯胺类”含量达到5 mg/L左右的现象,他说:“如果那么高的话,说明它使用当中就有问题,说明它用了这种东西了。”
奚旦立表示,在染料和助剂当中会有这些禁止使用的东西,对一般的使用单位来讲,它不一定完全清楚。企业知道之后,应该去查这些东西,查了之后,就不会用了。
但记者根据萧山区环保分局提供的两次检测结果,从2012年4月到11月半年还要多的时间里,“苯胺类”的检测结果都在5 mg/L左右。
对此,奚旦立也无奈地表示,按道理来说,禁用的染料是不能用的,但是不是有人还在用,现在也不敢说了。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