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开车看病"病倒在医院门口" 停车难

2013年01月15日 14:33   来源:深圳晚报   周倩

  市儿童医院车满为患,病人去看病难找停车位。

  如今,随着深圳社会、经济、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深圳的大医院暴露出停车位少、大量开车看病的就诊者“病倒在医院门口”的现象,甚至还有因为堵车导致产妇将小孩生在医院门口的车上。对于医院停车难的问题,市政协委员建议,从医疗体制改革入手,逐步改变大医院需求结构,并通过交通组织调整、外部资源协同、交通动态引导、资源置换、资源挖掘等方式提高停车场供给能力。

  现象 就医者车辆排长队是常态

  在市妇幼保健院大门外,车龙经常占据红荔路的一条车道,长达200多米。该医院与园岭街道办事处的车辆出入口相距很近,每天上午进出办事的车和就医车辆将红荔路堵得水泄不通。很多次载着产妇的急救车被堵在路中间。市妇幼保健院的门诊量一天近4000人次,该医院院内停车位只有170个,但每天进院看病的车辆超过1000辆次。

  同样,在北大医院新洲路的北门外,高峰期车龙常常在新洲路辅道上排到莲花路口,有时车龙绵延长达300多米。北大医院最大日就诊9000多人次,平均约8000人次。可医院只有约500个停车位,是深圳医院中当之无愧的“堵王”。

  除此之外,其他大医院也有堵车现象。深圳市人民医院,存在停车难;市儿童医院,候诊的车龙在益田路边上排长队;深圳中医院在华强南路、福华路、福景路分别有三个出入口,大量的车辆被分散进出,车龙较短。

  分析 就医习惯和汽车保有量致停车难

  “医院停车难的原因是深层次的,首先是深圳各医院的综合实力有差异,地域分布不均衡,医院结构不合理,市民的就医习惯导致大医院就诊者聚集。”市政协委员苏醒举例说,例如市妇幼保健院,因为其综合实力强,吸引了深圳和附近多个城市的市民前来就诊,有的是远道而来。

  苏醒表示,深圳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小车保有量迅速增加,患者作为特定群体的特殊交通需求也导致大医院车辆集聚。此外,不少历史悠久的医院先天规划不足,与交通需求不匹配,最终导致大医院停车难成为常态。

  “上述原因中,第一个原因在客观上难以短期消除的,第二个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并涉及到人性关怀层面,规划不足则属于技术层面问题,措施得当可立竿见影。”苏醒说。

  支招 改变医院需求结构和车位供给

  针对大医院停车难问题,苏醒认为,首先要基于长远发展,立足改变大医院需求结构及停车场供给能力。各区级医院、中小医院、民营医院、社康中心要加快发展,鼓励患者养成就近就诊、分级分诊的习惯;要完善新建医院区域内及外部交通承载力评估,避免新的大型医院出现类似情况;完善医院停车场配建标准。

  苏醒表示,基于缓解现状,再通过交通组织调整、外部资源协同、交通动态引导、资源置换、资源挖掘等方式提高停车场供给能力。以市妇幼保健院为例,进妇幼院的车辆从该院东门进,西门出。这样改进能有效避开公交车站,而且从妇幼院东门到上步路,红荔路路面较宽。更能促进部分车辆就近停园岭大厦停车场。同时,可将公交车站搬到妇幼院西面,能有效减少车辆在妇幼院东面停滞。还要想方设法借助社会支持、道路停车资源等,如到市妇幼的就诊者车辆,可停到该院东面园岭大厦及北面国城花园、南天二花园。还可借用红荔路和上步路口一块绿化用地,改造成妇幼院的临时生态停车场,停车绿化兼顾。

  此外,还可在周边有停车场区域设立动态引导标识,引导就诊车辆往周边区域分散;挖掘医院内部物业资源,通过改造绿化带、设置立体停车设施等方式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或资源置换,如协调园岭街道办事处从园岭大厦搬迁,将房子“置换”给妇幼院使用。

  “去医院,汽车先排队,看病10分钟,堵车1小时”,这是深圳流行的一句话。医院门前的道路是生命通道,这个生命通道被排队进医院看病的汽车堵塞的现象,在深圳各大医院成为常态,引起了政协委员的关注。

(责任编辑:秦静)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