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蓝的天 本报记者 杜文双摄 本报资料图片
去年南京燃煤总量超过4000万吨,不仅超过重工业城市沈阳,还高于北京、上海。无独有偶,今年1月1日,作为全国首批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AQI(空气质量指数)的城市,南京将迎来史上最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监测。新标准下,空气优良天数如何不“缩水”?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环保局长谈现状:百姓说“污染靠风刮”是事实
2012年,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17天。市环保局局长韦昌明说,参照新标准换算一下,老标准优良天数比新标准下降30%以上,只有200—220天。
17日,正逢北方一股强冷空气南下,一扫盘踞南京上空持续多日的灰霾天,空气质量明显改观,PM2.5浓度由爆表到达标。针对老百姓顺口溜“污染靠风刮”,韦昌明表示,在现有条件下,没有风灰霾根本走不了。百姓所言是事实,环保部门没有必要回避。
采访中记者得知,与省内的苏州、无锡等城市相比,我市地形地貌特殊,三面环山(牛首山—祖堂山、青龙山、紫金山),一面临水(长江),地势就像一个西北开口的簸箕,阻碍大气污染物向周边地区的输送和扩散,污染物容易在市区滞留堆积。而苏州、无锡两市,一头长江,一尾是太湖,中间是城市,大气扩散条件好于南京。
经信委副主任说原因:工业排放是空气质量“第一杀手”
南京空气质量不容乐观,与城市能源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市经信委副主任周文彪表示,一个城市能源总消耗量,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还有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北京、上海主要使用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大幅度减少煤炭用量。而南京能源结构中,煤炭占大头,石油、天然气比例低。一组数字显示,2010年我市使用煤炭消耗量2950万吨,2011年3480万吨,2012年4600万吨。
据周文彪介绍,目前,全市电力装机容量950万千瓦,发电量约500亿度,三分之一煤用于发电,再加上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业,造成煤炭使用量居高不下,连年上升。去年我市钢铁、电力、水泥、石化四大行业,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5%,能源消耗却占95%,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91%,工业氨氮排放总量63%。工业排放成为空气质量“第一杀手”。
多个部门拿举措:力保空气优良天数不“缩水”、少“缩水”
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工地扬尘是造成PM2.5三大罪魁祸首。今年是执行新标准第一年,如何确保空气优良天数不“缩水”、少“缩水”?市有关部门多招并举,打出了组合拳。
周文彪说,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一个字“关”,另一个字“减”。关就是进一步加大主城区化工企业搬迁力度,今年进行迈皋桥地区化工企业搬迁;减就是按照2015年煤炭消耗量不超过5000万吨目标,从严控制全市燃煤总量。不再新上燃煤电厂,2014年前淘汰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对有条件机组进行技术改造,变烧煤为烧气。此外,对燃煤电厂安装脱硫、脱硝装置,减少污染排放。
去年,我市汽车日均上牌量700—800辆,今年以来猛增到1300—1500辆。大量新车上路不仅造成交通拥堵,还污染空气。市环保局副局长包洪新说,我市还有7万辆黄标车,一辆黄标车排放相当于28辆国IV车,今年强制淘汰3万辆以上黄标车,青奥会前全部淘汰,腾出环境容量。同时,我市还有十几万辆冒黑烟的柴油车,今年早日启动柴油国IV车标准,减少尾气排放。
目前,全市在建工地超过3000多个,面广量大,点多线长。市住建委、市城管局、市环保局推出蓝天工程,强化扬尘污染控制、渣土车管理,推行“绿色施工”。其中,90%以上工地达到扬尘控制标准,提高道路保洁机扫率,青奥会前从目前50%提高到80%。
链接
市政协一号建议案锁定“节能减排”
今年市政协全会期间,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共收到提案790件,经初步审查,立案682件。其中,关注“生态”的提案数量最大,有50多件。全会后,新一届市政协把今年一号主席会议建议案调研题目锁定生态文明建设和节能减排,由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城市建设)委员会牵头与民主党派进行联合调研,市政协主席沈健督办。今年3月份举行的主席会议上,将对这份一号建议案进行充分的协商讨论,最终形成意见和建议将提交市委市政府,供决策时参考。
昨天,围绕一号建议案,新一届市政协首次视察就聚焦“节能减排”,视察我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本报记者 吕宁丰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