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聊天记录被泄露”的话题又成为了互联网业界的一个热点,在搜索引擎输入“聊天记录查看器”,随便就可以得到数十页的搜索结果,其中不少还是类似软件的下载链接。只要稍加操作,即可完全获取某款即时聊天工具所进行的所有聊天内容,并发送到指定的信箱中。隐私内容如此轻易地被泄露,让互联网安全的脆弱性再一次暴露无遗,也为2013年的互联网安全蒙上一层阴影。
“垃圾”泛滥隐私沦陷
“黑客利用社会工程学原理及许多现代化手段,大量套取用户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卖给‘下家’,而‘下家’则利用自己手上的资料,群发短信或者邮件推销这些隐私信息。同时,他们还会在网上公开发布广告,使用搜索引擎或者聊天工具也可以搜索到他们。”近日,在瑞星发布的《瑞星2012年中国信息安全综合报告》中,首次披露隐私信息地下产业链。瑞星安全专家指出,“一套隐私信息可以反复售卖,所以这种生意一本万利,诱惑性极大”。
在2012年,一句“即便全世界都忘记了你,至少还有垃圾短信!”说到了所有曾经收到过垃圾短信的用户心坎当中。在大多数消费者看来,垃圾短信已经成为了个人信息已“不安全”的最好佐证。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垃圾短信、骚扰电话治理报告》显示,2012年360手机卫士累计为2.2亿用户拦截垃圾短信712亿条,日均拦截近2亿条;拦截骚扰电话超过352亿次,日均拦截近1亿次。而全年拦截的垃圾短信字符按每条短信70个5号字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能绕地球405圈,从地球到月球20多个来回。如每个骚扰电话耽误用户10秒钟,则全年因骚扰电话耽误的社会时间高达11161年!
但是,据瑞星安全专家的介绍,收到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并不是个人隐私信息泄露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定向诈骗、冒名申请电话卡或信用卡、甚至利用合法车主的信息伪造“套牌车”等,都将会对网民的正常生活造成更严重的影响,甚至使网民遭受难以估计的巨大损失。
个人信息保护有“标准”
据艾瑞市场咨询机构与腾讯电脑管家联合发布的《2012年个人网络安全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有84.8%的中国网民遭遇到个人资料泄露、网购支付等网络不安全事件,总人数达4.56亿,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4亿元,人均损失553.1元。70%左右的网民对网络安全形势表示担忧,而值得关注的是,有79.9%网民希望网络安全立法改善我国网络安全现状。
其实早在去年4月,工信部直属的中国软件测评中心已经透露,他们联合30多家单位起草的《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已正式通过评审,正报批国家标准。而近日据记者获悉,继刚刚出台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并开始施行后,中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也即将于2月1日起实施,而其中的处理个人信息时应当遵循的八项基本原则,即“目的明确、最少够用、公开告知、个人同意、质量保证、安全保障、诚信履行和责任明确”更是被看做是未来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的“最终解释”。
虽然该标准的出台和实施结束了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无标可依”的历史,但是据工信部信息安全协调司副司长欧阳武也承认,作为一种自愿的标准,“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的要求比法律更高一些。”而业内人士则认为,对于深受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困扰的今天,“有标可依”早日升级为“有法可依”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手机成个人
信息安全“黑洞”
■延伸阅读
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伴随而来的则是隐藏在手机当中的巨大安全隐患。据网秦发布的2012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安全报告数据显示,当季共查杀到手机恶意软件23375款,环比增长92.7%,查杀款数超过2012年上半年总和(17676款)。三季度感染恶意软件的智能手机总计991万部,环比增长30.3%。而据360手机云安全中心统计则显示,Android平台已经成为了手机病毒的“黑洞”,三季度新增样本45093款(约占全部新增样本数量的74.3%),并以超过1601.7万人次的感染量超过上半年新增样本数感染量的总和,占据恶意软件感染总次数的78%。
除了手机病毒感染上升威胁个人信息安全外,依靠传播和远程控制木马,入侵手机后强行推送广告及其它应用的形式谋利,使得其传播扩散速度仍然惊人。网秦分析数据表明, 去年三季度远程控制木马的感染人数量环比增长上升了16%,以26.3%的分类比例高居首位。隐私窃取类间谍软件和恶意吸费软件也以相当的感染量紧随其后,与远程控制成为恶意软件的三大主要特征。而360安全中心也发现,在Android平台中,36%的恶意软件可通过感染手机后,后台收集用户的手机号、联系人、短信、通话、位置等个人隐私信息,联网或通过短信外发,直接导致用户的关键隐私泄露。而这一切,用户往往毫不知情;5%的恶意软件在引导用户安装后,通过外发短信、联网订购等诱骗用户开通各类SP付费业务,从中进行恶意吸费。
(责任编辑: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