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频道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佛山清代"嫁娶屋"春节后全面开放(图)

2013年01月29日 11:37   来源:羊城晚报   景瑾瑾

  风靡清朝的佛山“嫁娶屋”,经修缮之后于近日首次开放,便受到30多对佛山新人热捧。记者获悉,春节之后,佛山嫁娶屋将全面开放。

   1月12日,岭南天地文会里嫁娶屋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集体婚礼。现场人山人海,30多对新人齐聚一堂,新娘均身穿传统的秀禾服,婚礼仪式也是原汁原味佛山习俗,拜父母,走意头路,跨火盆,一样都不少。

 

岭南天地嫁娶屋

  当天早上,一对对身着传统婚礼服的新人从嫁娶屋里走出,随后他们便携手登上婚车,穿行在福禄路、福贤路、锦华路等路段。一路上张灯结彩,十分喜庆。走完“吉祥路”之后,新人们便来到了岭南天地的嫁娶屋内,举行接下来的婚礼仪式。在锣鼓声中,一对对新人牵着手,执着红绣球跨过火盆,参拜北帝,揭红头纱,在众多观众的见证下,正式结为夫妻。

  据禅城区文体旅游局文化遗产科科长任智斌介绍,佛山嫁娶屋,普遍始建于清初,现存完整的主要在福贤路的文会里和长生树。所谓“嫁娶屋”,其实并非一种特殊建筑形式,建筑本身开始时只是单纯的聚居此地家族的大型民居宅第建筑群。明清时期,佛山人口密集,绝大多数人家的房屋极为挤迫,婚嫁喜事又注重形式,务求热闹,但苦于无从铺张。随着佛山清代社会商品经济意识渐浓,嫁娶屋作为一种专供出租操办婚嫁喜事的场所,遂应运而生,在古镇里巷中越来越普遍,并形成一种相沿已久的习俗,直至民国初年。

  而佛山现存的嫁娶屋,以文会里36号、38号、40号最为完整典型。相传,解放前这里便是1间大型嫁娶屋,后来才被隔为3间,作为民房出租出去。

  岭南天地相关负责人聂嘉平告诉羊城晚报记者,1月12日的集体婚礼是嫁娶屋修缮之后头一次启用,不过当时也是临时开放,过完年后才会全面开放。该负责人还表示,岭南天地片区整个嫁娶氛围都很浓,在佛山很多结婚的新人都要去祖庙拍照,还要走筷子路等。之前准备修缮嫁娶屋时也是做了相关调研的,发现佛山人很注重婚礼的排场,婚礼文化可以说是佛山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修缮启用嫁娶屋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昔日的岭南婚嫁习俗,为大家举办传统婚礼提供服务。

  小知识

  清代嫁娶屋很像现在的酒店

  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佛山镇内的街道上,常见张贴“嫁娶屋租赁”的街头广告。嫁娶屋,是当时民间婚嫁习俗中一种特殊的出租房屋,形象点来说,应该比较像现在的酒店。

  根据史料记载,该建筑群坐南向北,依纵轴线头门、二进大厅、三进居室,三厅连贯排列,建筑均为硬山项镬耳式风火墙砖木结构。头进门厅亦称轿厅,作婚礼时停轿之用。这三进居室则与一般住房布局一致,平面为“三间两廊”式。不过虽为住宅式布局,但经业主的装修处理,作婚嫁的拜堂大厅以及新房,既有现成的厨房及用具,又有迎亲的客房、储物房等以供使用。各种室内陈设的红木家具、桌椅、餐具、台围锦帐等一应俱全,以满足租赁者讲究排场的心理。整栋嫁娶屋,屋宇高大宽敞,用材讲究。再加上装修配置高档得体,使得寻常人家的租客在此筹办婚礼也有如身处高贵的大家庭中的感觉。并且嫁娶屋的全套配置,甚至连“火盆”也为租赁者提供,使古代婚礼的全过程可在此圆满完成,从而深受大众的欢迎。

(责任编辑:石兰兰)

闂佸憡甯掑Λ鏃堟閳哄懎绀嗛悽顖e枤缁愶拷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