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点内的蛇群。
工作人员时刻监测蛇的动向。
在南宁市地震局,有这么个房间:无论白天黑夜都亮堂堂,工作人员二十四小时轮番值守,盯着的却是电脑屏幕上“蛇的动向”。2005年,南宁市首开利用蛇类来进行地震监测的先例,观测点也从最初的3个发展到现在的30多个,分布于南宁市近郊和各个县的养蛇场。到目前为止的观察证明,蛇能通过它们本身特殊的生理机能,提前“预报”地震。
1 安静或躁动,这是个信号
1月24日上午,南宁市地震监测中心,杨虎林正在仔细地观察电脑屏幕上的画面,这是来自隆安一个养蛇场内部的情景:在两座深灰色的瓦房之间,是一个开阔的长方形空地,空地上长满了草和灌木,其间摆着两个盆,可是却没有看到一条蛇。杨虎林解释,1月份,蛇处在冬眠时期,都躲在房间里的棉被下或者干草堆里。于是,杨虎林用鼠标点击,调转镜头,拉向室内。在棉被的一角,记者看到了两条蛇蜷缩成圆圈状,一动不动。杨虎林说,正常。当附近没有地震出现时,蛇类是按照正常的轨道去活动的,冬天安安静静冬眠。
看完隆安蛇场的情况,杨虎林切换另一个窗口,观察横县蛇场,摄像头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监测,每一个角落都清清楚楚,同时能拉伸变焦40倍以上。“这里可是千里眼,轻轻松松一点击,不必靠近蛇,也不必奔走,蛇场动向尽在眼前。”杨虎林有种“坐观天下”的感觉,“没引进摄像监视系统以前,可累了。”
据市地震监测中心主任覃毅克介绍,最初利用蛇来进行地震监测试验,依靠的是饲养员的观察,但是蛇群有异常反应的现象并不是持续发生的,人工观察不能二十四小时监测,具有不连贯性,有可能会错过预测的时机,同时,人工监测也耗费大量的精力、人力和物力。为了能够全方位持续监控,市地震局引进了摄像监视系统,通过网络连接监控的方式,昼夜观察,一旦蛇出现异常,还可以录像或拍照进行记录,并结合其他检测手段做出预报。
那么,地震来临前,蛇类有什么反应呢?“异常地躁动不安。”杨虎林说,他点开2012年2月7日发生在广西东兰县的3.2级地震震前在隆安蛇场拍摄到的蛇群情况。记者看到,本应在2月份冬眠的蛇全部爬出房舍,成群结队地在外面的草丛里乱窜。只见房间里,小蛇纷纷爬出棉被,在地板上躁动不已;灌木丛中,十几条蛇头部放中间,身子朝外,形成一个“旋风状”;许多蛇爬向外围的墙壁,不断用头部撞向坚硬的墙体,血肉模糊。覃毅克介绍,地震前从1日到6日的几天内,蛇群连续出现不进食,扎堆抱团的现象,“种种异常,都预示着地震的即将发生。”
除了东兰县地震,2005年10月27日的平果县4.4级地震、2007年7月17日的天峨县4.6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等,地震发生前,南宁市外设立的地下水位、电磁波、气压等共9个测项的前兆数据观测都没有很明显的表现,而蛇类观测点却看到蛇群异常暴躁、猖狂逃窜、到处乱撞、头破血流、甚至一命呜呼的现象。蛇群,果然是特殊的“地震预报员”。
2 敏感的器官,敏锐地感知
地震来临前,人类一点感觉都没有,而蛇类却躁动不安,这是为什么呢?
市地震监测中心主任覃毅克介绍,首先是《中国地震史》给了地震工作人员以启示。1975年2月,辽宁海城市发生7.3级地震,地震前,处于隆冬季节的海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景象,本应处于冬眠状态的蛇纷纷爬出洞穴,大量的蛇死于雪地上,人们惶恐不安。当地地震局预测可能会发生地震,号召全城市民撤出。两天后,地震发生,这个预报,挽救了大约15万人的生命,挽回了超过50亿元的经济损失。
再者,通过观察实验发现,相比于其他的动物来说,蛇的敏感度更高。蛇没有外耳,因此蛇的听力很差。蛇具有一种腔壁器官,能够感知低频电磁波。地震来临前,地球板块已经有轻微移动,电磁波、地热都有所改变。蛇又是冷血动物,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生理规律。“蛇类是穴居动物,并且身体直接接触地面,冬眠时,一旦温度改变,蛇就会很不舒服,甚至痛不欲生。”覃毅克说,“因此震前才如此的躁动不安。”
但并不是所有的蛇都有强烈的敏感度,在选择用蛇类观测地震时,最好选毒蛇。“有些无毒蛇如榕蛇,喜欢攀爬树木,只要蛇场里有树或灌木,榕蛇都会想方设法爬上去。”张馨文是南宁市吴圩蛇场的负责人,共养有近3万条蛇,他告诉记者,“这些蛇不长时间直接接触地面,对地震的感知就相对弱一些。”而在蛇类中,眼镜蛇、响尾蛇等毒蛇的热感器官特别灵敏,能感受到0.0018℃的微小变化。眼镜蛇的生活习性喜欢贴近地表,是穴居动物,因此眼镜蛇等毒蛇对大地的变化有着天生的敏感度。
(责任编辑: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