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安徽省纪委公布举报铺张浪费电话

2013年02月04日 09:24   来源:新安晚报   
    省纪委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切实加强廉洁自律,坚决制止铺张浪费。为方便群众监督,省纪委同时公布了举报电话。昨天,省纪委相关人员表示,春节前,省纪委将会公布热线举报相关情况。

    昨天下午,本报记者拨打了省纪委公布的举报电话(0551-12388-2)。因为是周日,电话接通后自动转至电话录音留言。省纪委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举报电话24小时接受群众电话举报,正常工作时间,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接听,其余时间为电话录音。因为举报电话才公布几日,目前尚未接到相关举报。

    省纪委工作人员表示,欢迎广大群众对铺张浪费、奢侈享乐等各种腐败不正之风进行举报。如果接到群众反映的线索,将立即安排专人核实查处。如果查实有党员干部顶风违纪,将一律先停职,再依据有关规定处理。

    声音

    专家:尽快完善制度

    对于铺张浪费现象,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云飞认为,要想有效治理铺张浪费现象,必须首先加大对公款吃喝、铺张浪费行为的查处力度。

    王云飞说,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之所以盛行,主要是因为公款吃喝。

    吃喝不用自己掏钱,各种讲排场、比阔气的饭局越来越多。这种不良风气一旦形成,若得不到及时遏制,就会越演越烈。纪检监察部门要发挥监督的职责,对于查实的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等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与此同时,公众和媒体作为重要的监督力量,也要积极举报,监督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等行为。

    不过,王云飞也表示,要从根本上治理公款吃喝,需要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反对铺张浪费不仅是道德上的要求,更是法律和制度的硬性要求。

    王云飞说,当下,浪费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病,治理这种社会病,不仅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事,也是老百姓要做的事情。只有社会方方面面重视起来,客观上有法律和制度的约束,才能真正持久地遏制住“舌尖上的浪费”。

    律师:加强审计把关

    针对中央要求各级各单位坚决遏制铺张浪费的问题,李永光律师说,遏制铺张浪费可以依靠各级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因为铺张浪费问题更多的是党风廉政建设上的问题,这些部门能发挥重要作用。

    李永光认为,有关部门可以出台反对铺张浪费方面的工作规定或者细化相关党纪政纪工作规定以及审计规则,将遏制铺张浪费行为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考核范围。

    纪检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在发现自己监控范围内的单位有超规格接待或者使用国家资源的时候,要坚决予以追责或者将该笔铺张浪费资金的支出排除在审计预算资金之外,这样能从制度层面上消除用公款进行铺张浪费的条件。

(责任编辑:西西)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