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玻璃门"? 沪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见闻

2013年02月17日 17:15   来源:新华网   李荣

  “人人有份,实际又人人无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的就是这个。”在新近的采访中,沪郊闵行区九星村原村党委书记吴恩福对记者这样说。他所在的村,18年前就起步探索这一改革。

  老吴说的“人人有份、实际人人无份”,实质就是集体产权的不明晰。

  上海市农委人士说,这就像一扇“玻璃门”。改革就是要消除这个“玻璃门”,让农民面对集体资产,不仅看得到,而且“摸得着”,能够共享资产的收益。沪郊的探索已在全面展开,到去年为止,全市已有7个区、21个镇的6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了65个股份制公司或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民人数接近20万人,年分红总额在3.3亿元左右。

  对于农村集体产权的改革,吴恩福最深的体会是六个字:“慢不得、急不得”。农村集体资产越滚越大,如果继续产权不清,管理缺乏透明度,一旦发生资产流失的问题,势必形成农村的不稳定因素。这就是“慢不得”的道理。但这个改革又“太复杂”,必须因地制宜,扎实谨慎,这就是“急不得”的道理。

  吴恩福给记者看了改革时设计的一张农龄统计复核分析调整单。他说:“这张表格实在应该申请专利。这里面考虑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包括共性的,也包括个案的。”

  从这句略带玩笑的话中可以看出,单单农龄统计这一项基础工作,就要对应不少的历史情况、家庭情况甚至是千奇百怪的特殊情况。还要经过反复核查、张榜公示、签字确认等等手续和程序。

  这个“慢不得、急不得”的原则,也适用于上海郊区面上推开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上海市农委主任孙雷说,目前,在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郊区,农村集体经济已经有了新型合作经营的内在要求,方向是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牵涉农民的财产利益关系,是一种“利益确认和再调整、再平衡”的过程,应各方互动、认真谋划、循序渐进。

  吴恩福不同意简单地把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归结为“分资产”,更不是“一分了之”。改革了,但集体经济不能“散伙”。

  九星村没有搞土地出让这样的“一锤子买卖”,而是守住村里的集体用地,“不建洋房建厂房”,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留下最为珍贵的土地资源。吴恩福形象地称之为“种砖头”。

  他说,过去农民种地,一茬又一茬。如今在土地和厂房资源的基础上经营市场,就像是“种砖头”,也要一茬接一茬,让村级经济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村民在其中所享有的份额更明晰,也能“一茬又一茬”,建立村民财产性收入的长效增收机制。

  上海市农委人士也认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根本上是清产核资,明晰产权,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每个成员的合法权益,在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过程中,让农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这个根本上来说,资产量化、股份到人,就是要保障农民的长期收益权。

  在采访中,闵行区农委相关负责人王彩仪的一句话,引人思考。她说,凡是经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都有一个可喜现象:干部“请客吃饭,需要多考虑考虑”。因为村里的招待费处在村民的监督之中,没有充分理由多花了,到时候就“不好交代”。上海市农经站站长方志权说,从治本角度来看,只有明晰产权、明确主体,确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民主自治权利,才能有效预防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