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新规"指标到校"有悖公平且催生腐败问题

2013年02月18日 16:58   来源:大洋网   李光裕

  “过完年就要填写志愿了,新政是否实施还未定论,如何填?”广州中考中的“指标到校”新规话题持续发酵。1月底大洋网发布意见征集页面以来,大洋网友一直关注并积极留言。截止发稿时,大洋网累计共收到411个留言,并且至少有66090人次参与投票。大洋记者留意到,家长们继续讨论“指标到校”有悖公平,并且提出新观点,如果实施“指标到校”,就得步步透明,并且出台相关的应急方案,否则催生了腐败问题反倒影响了教育质量。

大洋调查局结果

  “指标到校”有悖公平

  除了已经报道过的“政策过于草率,应当经过充分论证再迟缓实行”的热门讨论主题外,教育公平也是家长们深入讨论的主题。家长们认为,已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应该让学生象高考一样通过考试找到合适的学校,然后因材施教,进一步培养人才。这样对于学生而言,更能让学生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一所好高中。但是新规难免误导学生:好高中“不是凭自己的努力考上,而是凭命运考上”。

  有家长做了一笔计算,新政影响到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个年纪的学生,广州每年的中考生12万左右,也就是影响到48万学生!减掉少量一家多孩子和不关心孩子成长的情况,即此政策影响到至少30万个家庭!这样一来,过于草率、不完善的改革可能本是好事的,但好事也变成坏事了!

  “指标到校”政策本身是有缺陷的。例如有家长指出,像大锅饭平均分配的“指标到校”必定会影响教学的积极性和质量。如小升初电脑派位就近入读,同时无任何实质行动提高初中的校风和教育水平,这才导致了择校热。指标到校的结局将是一样的,一模一样的套路,必将引发高中择校热。同时还会滋生新的不正之风,有能力的家长事必会将自己的孩子转到教学水平较弱的初中,或者用其他办法,挖空心思把好学校的升学分配指标弄到手。或者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了把优秀生源留在本区,学校极有可能通过压低优秀生的成绩,提高中等生的成绩达到偷龙转凤的目的。即使按方案执行,在如何确定“名额生”这个问题上,恐怕也会催生很多腐败的问题。

  有条件的“指标到校”

  那如果真的要实施“指标到校”,还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加入哪些限制的条件呢?不少家长提出了建议,“向上海学习,前六所不纳入指标到校范围”;指标分配的过程要透明。新政策“改要改得明明白白”,改革对于各类型学生的影响是什么?历年中考的各分数段的具体分布、异地生、分区招生的具体数据?操作过程是否设置监督机制?对于在试行期间出现的不可预料情况,是否准备好了应急措施?

  有家长深入指出了教育政策的改革准则,教育政策不应该只从学位分配上作调整,更重要的是从长远考虑,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加强教育质量的提升,才是真正为国利民,而不是每年来个“急转弯”。这样做不是为了教育,只是折腾。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