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阿里地区以实施草原补奖机制政策为契机,在扎实完成好草原补奖机制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更多保护草原生态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阿里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预计2012年末,牲畜存栏265万头(只、匹),同比减少11%;农牧业总产值56539万元,同比增长8.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977元,同比增长15%。
加强制度建设,实行领导和技术骨干包县。按照工作要求,制定了《阿里地区草畜平衡管理办法》等11项规章制度,签订了草场承包、草畜平衡、禁牧、牲畜出栏任务责任书,下发了《关于做好草场承包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的通知》等65个文件。同时,采取领导和技术骨干包县制度,不定期对各县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先后召开草场承包和草原补奖领导小组专题会议5次。2012年,阿里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督察工作历时11个月,技术骨干蹲点每人平均5个月以上,行程24万公里。
扎实开展技术培训,加强经验交流。2011年专门从自治区聘请有关专家,集中地、县技术人员80人进行了为期4天的草场承包技术培训。通过培训,这批人迅速成为开展工作的业务骨干。县、乡(镇)也开展了相应的技术培训工作。2012年5月,组织各县分管领导及技术骨干14人到工作开展较快的日喀则地区萨迦、昂仁、萨嘎3县学习取经,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身不足。
强化资金管理,加快兑现草原补奖资金。2012年10月29日,阿里地区草原补奖机制资金兑现启动仪式在噶尔县昆莎乡举行,标志着全地区草原补奖机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根据自治区草原补奖资金下拨情况,及时将资金分批下达到各县,由乡(镇)具体兑现发放,设立资金专账,进行分项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分毫不差。截至2012年12月24日,除噶尔和革吉2县,其他5县已完成草原补奖资金兑现,共兑现资金2.56亿元。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