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频道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重庆高九路发生8车连环相撞事故(图)

2013年03月01日 11:26   来源:重庆晨报   龚正

  昨天早上事发虎头岩转盘下穿道,一排小车正缓慢行驶,后面大货车冲上来造成追尾 监控拍下的追尾过程。

被追尾的轿车

  昨天上午8点15分,高九路虎头岩转盘下穿道,发生了一起8车连环相撞的交通事故,一辆拉砖的大货车突然从后面撞上去,前面缓慢行进的小车接连中招。所幸暂无人员重大伤亡,交巡警判定由追尾的货车司机负全责。

  惊心

  车流像多米诺骨牌倒下

  昨天上午9点27分,网友@胡轩喆在新浪微博上贴出一张动态图,记录的正是这起8车连环相撞的交通事故。

  从这张动态图可以看出,当时从六店子往虎头岩方向行进的车辆速度非常缓慢,在进入虎头岩转盘下穿道的时候,甚至有些停止不前。突然,一辆大货车从后面快速进入下坡道,占据的是两条车道中间的位置。

  当前面车道的众多小车司机根本来不及反应时,大货车撞上了前面的一辆黑色轿车,把黑色轿车撞上隔离带之后,继续撞向前面的一辆白色轿车。白色轿车经过前后的连续碰撞,直接被撞得掉了个头。像多米诺骨牌倒塌一样,前面另外5辆车一辆撞一辆,其中包括了越野车、出租车等。

  这段动态图引起了众多网友议论,网友@十一月滴肖邦说:“不招惹人家,别人都会找上你啊,运气不好。”也有网友认为,“应该是刹车失灵。听说大车师傅一般都会把前刹减弱,防止后面的货物冲到驾驶室?求证。”

  现场

  隔离带被撞出大口子

  昨天上午,重庆晨报记者来到事发现场,道路中间的隔离带被撞出了一个大口子,大约有一个货车车身的宽度,一位清洁工正在道路上清扫路面。

  记者走到虎头岩转盘,看见一辆黑色的比亚迪汽车,车身严重受损。后备箱凹陷得非常严重,后窗玻璃完全碎裂,右前方的保险杠、车灯、引擎盖像是被削掉了一样。

  比亚迪汽车的旁边停有两辆拖车,两位师傅正在商量如何将车拖走。据他们介绍,这辆车就是在早上的车祸中受损的,其他所有事故车辆都已经被拖走了。

  回忆

  从后视镜看到货车冲上来

  昨天中午,重庆晨报记者赶到渝中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公室,所有事故车辆的车主都在这里,等待责任认定结果。黑色比亚迪的车主李强后脑勺贴着一块纱布,他有些气愤,本是他去四川大竹县开工的重要日子,没想到遭遇飞来横祸。

  “我的工人昨天就过去了,今天就等我过去开工,几十个工人每天的工资开销很大,估计今天的损失在1.3万元以上!”李强说。比亚迪前面那辆白色汽车是东风悦达起亚,车主唐小姐一个月前刚买了这辆车。说起当时的情形,她仍然心有余悸,“我从后视镜看到一辆大货车冲上来,然后就感觉天旋地转,头晕目眩,等我反应过来时车子已经掉头了。”车门被撞变形后,唐小姐艰难地从一个缝隙中勉强跑了出来,发现自己的车已经从三厢变两厢了。

  而她前面,还有一辆皮卡车,司机秦先生还好心提醒唐小姐赶紧下车。秦先生的皮卡车被后面撞上来的出租车抄了底,直接被抬了起来,他立即解开安全带,跳下车去呼唤事故车辆的驾驶员,“害怕有车燃起来,幸好没有车漏油。”

  除了欧风汽车上一位孕妇因为预产期临近,还需要在医院进行进一步全面系统的检查之外,其余人员基本没有受伤。

  处理

  追尾的货车司机负全责

  昨天中午12点30分,所有事故车辆的车主按被撞顺序签署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据民警介绍,根据他们的现场勘查和证据收集,认定由追尾货车负事故全责。

  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因为是否超速和超载等监测数据还没出来。处理办法为先由每个车主垫付无责赔偿,然后车主们到评估机构进行车辆受损评估之后,再由责任方根据评估报告进行赔付。

  货车车主表示,他不想多说,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只能依法处理,“说实话,对不起大家。”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