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说,人勤春来早。年味儿还没散尽,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家庭农场主柳学友就迎来了自己的春耕时节,喷药、浇水、施肥,带领着工人们忙碌得井然有序。柳学友比出五根手指头,十分自信地说,今年要净赚500万元。
一个种地的靠什么年入500万元?答案首先是厚厚一摞土地承包合同书。柳学友手中流转有16000亩土地,占息县全县耕地的百分之一,号称“河南粮王”。农历正月十六,别人忙着收发元宵节祝福,他却收到主管农业的河南省副省长王铁的督促短信——“祝学友春耕快乐”。
头天下过一场小雨,麦田里有点湿,工人们虽然起了大早,还是耐着性子等到下午才开工。柳学友自己研制的施药机在地里穿梭,水箱两侧伸出长长的布满喷头的喷管,喷出药雾时像飞机洁白的两翼,一天能喷几百亩。
“种地靠四宝,一个不能少,少了就要倒。”柳学友说,除了好政策、高科技、基础设施,机械先进也很重要。在他的机库里,存有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大小机械70多台,有政府奖励、个人购置,还有因地制宜自己研制改造的。
柳学友粗略算了一笔账,种高粱利润高,一亩地收益千元左右,去年他种了5000亩,全部销给酒厂。他说:“第一次真正看到了种粮的希望。”今年,他又跟几家知名酒企达成了合作协议,2月底将种第一批近2000亩春高粱。
柳学友的妻子何明珍翻出几束去年的高粱穗,沉甸甸的十分喜人,她说:“高粱好得很,耐旱耐涝,一年还能收两季。”夫妇俩打算今年收了高粱买宝马,他们说大人小孩这些年都辛苦了,过去不敢想这事,现在种地总算有盼头了。
开着猎豹盼宝马的农场主柳学友,曾经只是一个穷队的生产队长。柳学友家世代务农,小时候严重缺粮,跟着爹妈逃荒要饭,后来当上生产队长,照样饿肚子。虽然起早贪黑带村民耕种地,但队里670亩地,年年打粮不超万斤。
“我承包种地,最大的原因就是从前饿坏了。”柳学友说,他对土地有感情,就想多打粮食。2001年,看到不少好耕地抛荒,他十分痛心,以一亩15元的价格承包了村里30亩抛荒地。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柳学友一步步扩大规模,如今已流转土地16000多亩,带动六七十户农民加入农业合作社。
春高粱快该播种了,柳学友想起买到假种子的经历,进而谈起承包土地这些年的酸甜苦辣。2010年,确山县一种粮大户因假种子造成大面积减产,最终自缢身亡。同年,柳学友也是几千亩地绝收,赔了上百万元。
“压力大啊,不说别的,十里二十里的乡亲提起来都是,‘你看这货不会种地’。”柳学友无奈又苦恼,“咱能知道那是假种子啊?”他说,如果没有几个好心人帮忙贷款缓一缓,他也得上吊。
提起新年愿望,柳学友首先想起一路上扶持他的人。“第一把帮助我关心我的人带富,第二把一方农民带富,要对得起我自己的良心。”他说,这其实是多年来的愿望,只是以前没能力、不敢说。
记者探访春耕的一天里,柳学友电话频繁,有洽谈合同的,有安排田间工作的。他透露,手机里存有1000多个号码,联系人包括农民、合作公司、政府干部,每月电话费上千元。他说自己都没想到发展得这么快。(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