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并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其本身就是靠社会和家庭资助的群体。向未成年人募捐,最终是变相成为其家长‘埋单’……”正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鲍义志委员希望立法限制向未成年人募捐,即使有钱要表达爱心,也要考虑大众情绪,不能超出人民币10元。
鲍义志说,长期以来以种种借口硬性向学生募捐的行为,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这一切让好事变了味,给慈善抹了黑,使得爱心教育流于形式,加剧社会风气的污染。他认为,未成年人表达爱心的方式可以多种形式,比如可参与慈善宣传活动,以表演节目等形式向公众募捐,或是旧书旧衣服用于捐助等等,而不是从家长手中要来现金进行所谓的献爱心。
为此建议:要在尽快立法限制和规范向未成年人募捐的行为的同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发出募捐倡议时,应规定学生募捐不设最低限额,但设置最高限额,比如每人次不能超过人民币10元之类。此外,大学生尽管非未成年人,但仍然没有直接创造财富,也应该限制向其募捐数额。
鲍义志特别强调道,经常看到某些报道,某乞丐捐出数千元之类感人事例,但这类轰动新闻的背后,是慈善缺失的无奈。所以,限制募捐的范围还可以延伸到其他弱势群体,比如失业对象、低保对象、本身接受捐助对象等等,立法时可以一并纳入。 (作者:孟军 薛军)
(责任编辑:s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