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河涌"美容":账该怎么算

2013年03月13日 17:11   来源:羊城晚报   

  报载,广州“东濠涌中北段综合整治工程优化方案”公布,总投资约8.35亿元。二期工程主要对麓湖出水口至东风路段的暗涌实行综合整治。然而,变漂亮之后的东濠涌,其来水及维护等问题依然成为关注的热点。

  按照官方的说法,改造后的东濠涌二期,99%以上的污水都会截流到污水管道里,不再排入河道。最终东濠涌的水,还是要靠抽珠江的水净化以后再放到东濠涌里。这意味着由于水量加大,总体成本还是会增加。东濠涌一期对水质的处理每年都要花费约600万元,二期改造后,这个数字大概会直冲千万了吧。

  广州河涌水网发达,历来让人有着关于岭南水城的无穷想象。老百姓可以在同一条河涌上下游完成所有的用水需求,源源活水还不会脏臭。可是快速的工业化已把这种想象力推翻,千万人口的广州很难整体回到丽江那种几乎静止的历史画卷。如果非要让水清澈见底,唯一的办法就是局部采用昂贵的技术手段。逐级调取珠江水上来净化再“回补”河涌,这种做法当然是“非自然”的。如果要持续,非得以雄厚的财力作保障。

  按照广州治水的理念,要从四面八方调水来冲刷已经陈腐多年的臭涌和暗渠,同时,必须沿途截污,否则就会功亏一篑。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互相牵制的治水工程,目前还只能在诸如荔枝湾涌、东濠涌及白云湖、海珠湖等看到局部成绩。稍微扩大视野,为数众多的脏乱河涌仍赫然在目。同时,受制于各区政府的财力和拆迁进度,非要让天然的排洪通道都变身“水景”,可能会变成一个豪华的“形象工程”。

  当社会拂去兴奋之后,越来越多的理念反思迟早会浮现。寻常的河涌有必要成为市民的观赏“鱼缸”吗?人为延长和制造水景观价值有多大?没有水的河涌是不是一定要调水来维持其景观?和人工湖那种能含蓄天然水的便利相比,源源不断的抽水和放水,其成本效益比在哪里?如果市民习惯了这种“造景之术”,它会不会成为公共财政的一个黑洞?

  对广州河涌的未来,普通市民都有着朴素的愿望,就是希望清水微波花红柳绿。然而对纳税人来说,花费巨资营建,且后续成本逐年增加的现实,也在拷问水环境治理的基本原意。每年1000万元的费用或许足可以给广州贡献出一个又一个街心花园,但是仅仅用在净化某一条河涌上,会不会如同白花花的银子丢到水中?当然,“名片效应”也是可以创造价值的。

(责任编辑:吴肖叶)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