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深圳网购投诉激增六成多

2013年03月29日 13:00   来源:中国质量报   傅江平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日前向社会公布2012年投诉情况分析。据统计,2012年,深圳市区两级消委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2837宗,比2011年增长23.97%。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2012年,消费者投诉的5大类问题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其中房屋及装饰建材类投诉的增幅最大,服务类投诉的总量增长最大。

  与2011年相比,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增长33.30%;家用机械类增长31.97%;百货类增长28.67%;房屋装修及建材类增长64.95%;服务类增长21.30%;其他商品下降28.28%。

  统计数据显示,服务类投诉中,互联网、通信服务依旧是服务类的投诉热点。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主要集中在手机、电脑等商品,存在的主要问题仍集中在质量、合同、价格方面。而随着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改变,便携电脑、网上购物、汽车消费、邮政快递、美容、教育培训服务等方面成为新的投诉增长点。

  据统计,2012年深圳市互联网投诉4556宗,比2011年同期增长63.53%,占投诉总量的近20%,跃居各类投诉数量首位。其中,网上购物投诉640宗,比2011年同期增长72.51%;网络接入等方面的投诉990宗,比2011年增长18.14%,主要表现在宽带运行不畅,以及部分运营商提供的带宽与其承诺不符。

  网上购物投诉所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很多卖家打着原装正品的旗号,使用正品的图片,但售卖水货或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购买无法享受正常的“三包”,造成权益受损;二是标出低廉价格诱惑消费者购买;三是某些网站在买卖合同中设置了格式化的霸王条款,说明对网上售出的商品不承担“三包”责任、没有退换货等;四是部分卖家在网购平台注册店铺之后,并没有留下正确的地址,出现消费纠纷后,消委会及市场监管部门发现并没有该商家在此经营,甚至商家留下完全不存在的地址。此类卖家往往在消费纠纷产生之后,采用推诿、扯皮、拒不退换货等行为,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造成了极大的行政资源浪费。

  通信服务投诉量居高不下,去年共收到相关投诉3259宗,比2011年同期增长15.4%,占投诉总量14.27%。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服务质量、营销合同、价格等项目,如收费不合理、擅自开通业务、未及时变更套餐、优惠规则不明晰等方面。

  此外,手机投诉仍然位居前列,去年涉及手机投诉3398宗,比2011年同期增长35%,占投诉总量的比例有所上升。从消费者投诉的情况看,产品质量是手机投诉的重点问题,占手机投诉的67.19%。主要问题是经营者不履行“三包”义务;售后服务网点少,维修周期长;维修技术差、返修率高;虚假宣传,向消费者提供虚假产品信息。部分手机经销商销售水货、假冒、翻新机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