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殡葬:用贴心服务取代“硬手段”
清明临近,记者采访了解到,济南市首次组织统一海葬活动,逝者家属报名踊跃程度远超预期,短短几天,报名人数已达去年全年总数的两倍以上。
这一变化,显然不能说是市民的思想观念短时期内发生了变化,倒是与相关部门的贴心服务关系更大。济南离海边较远,以前如果市民希望给逝者海葬,就要自己将逝者骨灰运到沿海城市,再与当地民政部门接洽,最后出海安葬,过程麻烦,令人生畏。济南市统一组织,免去逝者家属不少麻烦,这才出现报名者踊跃的情况。如此看来,殡葬方式的转变虽然根本上有赖于思想观念的转变,但有关部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的促进作用同样重要。
每年清明临近,文明、绿色的殡葬都能引起特别的热议。尽管有关方面积极倡导,海葬、花葬等殡葬方式也更加多样,但发展并不理想。在一些地方文件一个接一个,禁止这样不准那样,甚至采取强制平坟等类似的“硬手段”,收效不大,甚至还滋生不稳定因素。济南的事例说明,不片面抱怨群众思想僵化,积极反思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或更有助于问题解决。
人多地少、资源紧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要使殡葬改革沿着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移风易俗、减轻群众负担的方向前行,除了大力宣传国家殡葬政策外,还要推出更加多样、贴心的服务,比如多建价格低廉的公益性公墓,为草坪葬、花葬、树葬、海葬等新的生态型安葬方式提供更多的奖补和便利。
民政部近日表示,将全面推行惠民殡葬政策,从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延展到奖补生态安葬方式。期盼这一政策能推动各地加快思维转变,放弃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通过多提供主动服务,推动老百姓向文明、绿色的殡葬习俗转变。 娄辰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