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泉"石碑遭翻挖引发市民关注 将在原址复原

2013年04月02日 07:32   来源:南宁晚报   

  

  几位热心市民合力将石碑翻面侧立起来

  

  “第一泉”碑文字迹清晰,保存较好

  珍稀文物告急!3月28日和30日,本报先后以《“第一泉”石碑遭翻挖 市民来邮急求保护》《中西合璧首富大院 精致华丽陆上“妈祖”》为题,对南宁文物的生存现状进行了报道,引起读者的极大关注。日前,不少热心市民给记者打来电话,如数家珍般地讲述了“第一泉”石碑的重要历史意义,并相约前往一探石碑。

  昨日,记者与读者再次探访现场发现,石碑已被建设业主单位收入工棚并派专人看护。据悉,目前文物部门已提出保护意见方案。建设业主单位表示,将以文物部门要求为准恢复原址保护,具体实施方案已进入讨论阶段,将尽快公布。

  读者探访 石碑已被妥善放入工棚

  “看了晚报关于文物保护的系列报道,我们就很担心那块石碑的安全。”说起“第一泉”石碑,维新街的不少老住户直叹,石碑给他们留下了很多记忆。维新街老住户、目前家住新竹小区的梁先生就打来电话称,尽管已搬离这条老街巷多年,但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回维新街南一里串门,顺便看看那块立着的石碑。

  而为了了解目前石碑的保护情况,收集整理南宁文化历史材料、第一时间向文物部门报告石碑被翻挖情况的彭女士,昨日也约了几位相熟的人再次到现场探访。

  “石碑已不在施工现场。”在工地边上,一位居民告诉记者,石碑已被10多名工人合力搬进施工工棚。该工棚距离石碑出土的地方有10米,有护栏围着,大门紧闭。工棚内有简易厨房和一排板房,厚重石碑“平躺”在地上,下面垫着两块木板。“看得出工人处理时还是比较细心的。”一位热心市民拿来卷尺测量发现,石碑长180厘米、宽100厘米、厚16厘米。

  这真的是“第一泉”的石碑吗?为了考证石碑的历史,现场的5位市民合力把厚重的石碑翻面侧立起来。“ 快看,石碑写的是‘第一泉’!”大家轻轻擦拭碑身上的尘土后兴奋地发现,上面镌刻有“第一泉”三个大字,并有一段约300字的碑文,字迹清晰。

  市民讲述 石碑牵出一段古井故事

  “我们今天来的目的,是想看看有关单位是否已按要求保护好石碑。”热心市民彭女士说,这块碑文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物证,它见证了维新街的一口古井与居民的关系。碑文上记录了这口井的几个关键点:一是点明了古井的深度;二是古井冒出的泉水;三是历史人物谭浩明邀请北京三位技师,用日本新凿井法进行开挖。

  如今再次提及这处古井,维新街南一里的居民无人不晓。今年62岁的居民梁文秀回忆说,她是1966年嫁到维新街南一里的,曾听老一辈讲过,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大多取自这口井,孩子们也很喜欢这里,“因为这里不仅有古井,还有大榕树、防空洞、石阶码头,是大家纳凉的好去处”。

  至今仍住在巷子里的81岁老大爷黄日华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维新街边上修建起了一家娱乐城,古井被水泥板掩盖起来了。90年代中期,经过文物部门普查,考虑到短时间里不能恢复古井面貌,于是把“第一泉”列入南宁第一批文物点,保护主体对象明确为古井和石碑。

  “这块石碑记录着南宁古井历史,弥足珍贵。”彭女士说,她在收集整理南宁文化历史资料中,发现维新街自古以来就和古城墙遥遥相望,它们之间是宽约20—30米的护城河(也叫濠圹),维新街有几条石板组成的码头级延伸到濠圹里。在石碑附近保存有一条长20多米、宽约1.3米的斑驳石级码头就是历史的见证。而现存的这条老街内,还有石発、石臼、石条古老物件以及明末清初的老屋等,这些文化沉淀都是研究南宁古城址文化的珍贵材料。

  建设业主 尽快拿出恢复保护方案

  “我们已经把石碑放在工棚内暂存。”截至本报发稿后,旧城改造建设业主负责人刘工程师表示,石碑已放入有人看管的区域内进行保管。目前,建设业主方正在着手考虑如何进一步恢复石碑安置问题。

  对此,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文物科科长兰瑞业表示,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建设业主方必须提出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并且获得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批准后方才能施工。可以考虑将其立于原址的地面,并在显眼位置标示文物点保护牌;或考虑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修建一个凉亭,把石碑立在凉亭中,让石碑得到有效的保护。

  修造凉亭、直接立碑,刘工程师表示,文物部门提出的这两个建议都非常专业和中肯,他们将根据这些建议进行讨论,尽快拿出最后的恢复原址保护的方案。

  碑文 第一泉

  邕城东北隅,距河较远。居民汲水诸觉不便。浩明见之,以为水火菽粟,皆吾民日用之,万不能缺者。徒以设备不完,致使吾孱弱妇孺,朝夕汲运,或不足供口日之需。每一念及,辄用歎惋。客有为言,东瀛凿井法者,闻而喜之。亟电北京延技师吴清林、张金田、高云甫来邕,用新法开凿,计自民国九年四月一日施工,至六月五日而井成。深二十六丈,有奇泉,清而味洌,非其他新旧各井之所以能及,居民咸大悦称便。字之曰第一泉。浩明闻而乐之,为记其缘起如此。

  民国九年七月吉日广西督军龙州谭浩明题并识

  人物

  “我想拾起这些历史碎片,尽力把它连缀成图文,帮助更多人了解南宁这座千年古城的悠久历史,把文化传承留住城市根和魂。”

  ——彭玉梅

  从小在共和路长大的彭玉梅是土生土长的南宁人。小时候父母亲带她去朝拜过孔庙,奶奶带她去看过邕剧。入夜时,她经常在巷子里在皎洁月光下听老人给孩子们讲古仔(讲故事),有时老人还教他们唱些诸如“月光光,月白白,老鼠偷萝白,盲佬睇见,哑佬喊贼……”的白话民谣,而巷子里不时传来清脆的木屐声和小贩穿街过巷的叫卖消夜吆喝声“裹蒸粽,八宝粥,糯米饭……”这些都留在彭玉梅记忆深处。她说,邕城文化给她留下童年留下深刻的记忆,也是很多老南宁人的记忆,很多老南宁人都对南宁有一种眷恋之情。

  真正开始探寻南宁历史文化,源于她10年前的一次出游,一些人说,南宁是一座没有文化没有历史的城市。“我听到这样的话很痛心和惋惜。”彭玉梅说,每每想起自己记忆深处的那些南宁城事,和那些老街坊老街区的老人们对南宁那份眷恋之情,她决定利用自己退休后空闲时间,开始依循着城市文化记忆的足迹,收集关于南宁这座城市文化方面的历史资料。

  于是,她开始采写有关南宁文化历史方面的文章,比如,南宁古城墙探寻记、南宁壕塘的历史以及老街区人物典故等内容,多次在报刊书刊中刊登。

  “我只是想拾起这些历史碎片,尽力把它连缀成图文,帮助更多的人们了解南宁这座千年古城的悠久历史”。彭玉梅说,她不遗余力地关注着南宁文化历史,希望人们能够从她收集整理的文字中,了解这座古城魅力,让人们更加热爱这座美丽城市。同时,把邕城文化传于子孙后代,让我们能留住这古城的古老文化,留住这城的记忆,留住这城的根和魂。 (记者 彭媛媛/文 赖有光/图)

(责任编辑:王姣雁)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