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闽江口金三角
——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述评之一
核心提示:20多年前,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作为“3820”工程的战略布局,应运而生。历经20多年的发展,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布局基本形成,奠定了有福之州建设滨江滨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坚实基础。当前,市委、市政府作出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意义。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102.4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123.4亿元,年均增长15.8%;
工业总产值从1990年的137.3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5873.4亿元;
福州港吞吐能力从原先的1000多万吨,激增到8900多万吨……
上述的一组数据表明,闽江口三角区域,“金”的成色越来越足了。
抢抓发展新机遇 科学谋划金三角
错过一次机遇,就会失去一个时代;抓住一次机遇,就会赢得一次跨越。正如习近平同志在主政福州时所说:“福州是充满机遇的地区,能快的就不要慢。这好比空中飞来一群大雁,我们良弓在手,贵在速发。”
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吹响了加快改革开放的号角。作为国务院确定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福州蓄势起飞。这座当时尚在南中国海区域“后排就座”的城市,如何才能抓住发展机遇,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成为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道课题。“当时的福州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在机遇来临时,必须抓住机遇腾飞。”时任市委政研室主任,现任市政策咨询研究会会长赵汝棋回忆说。
也就在那一年,市委、市政府编制了“3820”工程战略设想,正式确立了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布局。具体的战略构想为:加快建设福马线、福厦线(福州段)两条开放走廊,形成以马尾开发区为前导,老市区为依托,以福清、长乐、平潭三县(市)为南翼,以郊区、闽侯、连江三县区为北冀,以罗源、闽清、永泰三县为后卫,以闽江流域和闽东北地区为腹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大格局,把福州建设成为全省的商贸金融中心、科技信息中心、闽台经贸中心,成为贸易、工业、科技一体化,第三产业繁荣、综合配套的开放城市。
“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谋划,是一次思想的大解放、是一次发展的大推动。”作为见证者,市政府原市长练知轩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科学谋划,突破思想禁区,把福州的发展置身于世界经济和全国发展的定位中,实属不易”。
“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建设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绩,关键在于做到谋划在前、规划为先。”在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教授崔功豪看来,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一定要将规划摆在头等位置,以科学规划来指导金三角经济圈的建设工作。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