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纪实

2013年04月10日 13:54   来源:西藏日报   杨正林

国家级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角。本报记者 青阳多旦 摄

  开栏的话:

  2003年8月,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东嘎镇的国家级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破土动工,开启了西藏探索发展园区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序幕。

  10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发区建设者始终坚守、弘扬“老西藏精神”,通过艰苦创业、奋力拼搏,攻坚克难,铸造出一种“站在最高处、发展无止境、敢为天下先”的“开发区精神”。为继续弘扬“老西藏精神”、铸造“开发区精神”,全力推进我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从今日起,本报推出《弘扬“老西藏精神” 铸造“开发区精神”》专栏,敬请关注。

  从总投资3400万元的110千伏变电站建成运行,到总投资4亿多元的12条市政道路的竣工验收,10年来,国家级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西藏科学发展的历程上书写出辉煌历史;从投资1.6亿元的杭州娃哈哈集团项目的投产盈利,到投资7.3亿元的20万吨青稞啤酒生产建设项目、投资1.5亿元的50万吨5100矿泉水配套建设项目等纷纷落户,10年来,国家级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吹响跨越式发展的嘹亮号角……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国家级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与发展10年来,一路披荆斩棘,始终立志要把荒草杂生的乱石荒滩地打造成西藏的投资热土,狠下决心铸就一个生态良好、发展和谐的现代化创业高地。伴随着开发区规划、建设的深入实施,富集的资源、宽松的环境和优越的投资条件进一步凸显,一座锦绣新城正在迅速崛起,一个新兴的经济体正在雪域高原诞生,开发区宛若一只健硕的大鹏,展开羽翼,直冲九霄。

  站在最高处——作为世界海拔最高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标准定位,高起点建设,高新企业引进,无不诠释着开发区的建设起点就是发展高点

  2003年8月,伴随着推土机的轰隆声,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东嘎镇的国家级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破土动工,开启了西藏探索发展园区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序幕。建设开发区,势在必有,志在必得,意义重大。作为西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独生子”,区、市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区建设与发展。

  2011年8月31日,是开发区所有人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带着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开发区发展的牵挂,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等问题到开发区进行调研。

  陈全国强调,开发区要突出特色,进一步利用好西藏独特的地域特色、资源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以特色提高竞争力、提高知名度、提高附加值;要发挥优势,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生物资源特色鲜明、中央政策支持有力、兄弟省市无私援助、要素供应相对宽松、特色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齐扎拉多次视察开发区,并及时作出指示和批示,使所定事项能逐一落实,促进了开发区各项工作顺利展开。

  区、市两级党委、政府对开发区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让开发区全体干部职工倍感亲切,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他们继续前进的信心,更加振奋了他们埋头苦干的精神,更加增添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力量。

  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第54个开发区,是西藏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肩负着西藏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和加速招商引资进程等光荣的历史使命。

  高处不胜寒。10年来,开发区坚持把开发区建设作为拉萨市实施新的城市总体规划的突破口和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按照“以开发区的大扩张带动城市建设大发展”的思路,以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经济开发区为目标,以“拉开骨架、拓宽空间、配套建设、完善功能”为重点,不断加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力度,短短几年时间,累计投资4.6亿元,建成了“八通一平”的基础配套设施。

  开发区的建设初具规模,企业进驻和产业聚集的硬件条件基本具备。但是,如何充分发挥开发区“特区”优势,使其发挥“龙头”作用拉动园区建设的迅速扩张膨胀,成为开发区管委会“一班人”不得不深思熟虑的事情。

  欲谋百年计,放眼千万里。“一定要‘苦练内功’,摸着石头过河,精心呵护这个‘独生子’!”开发区管委会“一班人”一致达成共识。

  开发区为充分发挥独特的优势,加快产业发展,坚持把规划摆在开发区建设的首要位置。按照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原则,编制完成了《开发区总体规划》。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布局,科学定位,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现有资源和产业优势,合理划分功能区,形成生态规范布局结构,体现以“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开发区膨胀,以开发区膨胀带动园区扩张”的跨越式发展思路。

  为保证规划的合理性及前瞻性,开发区坚持五个原则: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开发区集聚功能,合理布局用地,增强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合理确定开发区发展空间,处理好经济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的关系;三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四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基础设施健全、景观环境优美的生态园林开发区;五是开发区规划坚持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立足当前,结合实际,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下,编制了开发区道路、绿化、路灯等专业规划,开发区控制性规划和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65%,形成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

  发展无止境——体制、机制、政策的再创新,目标、任务、效能三大提速,开发区力攀山巅唱“大风”,创造出全区经济建设的“中国梦”

  漫步于拉萨开发区内,道路宽阔干净,树木鲜翠欲滴。那一幢幢散发着浓郁现代气息的厂房、办公大楼,巍峨挺立。

  谁持彩练当空舞?是日理万机的开发区管理层,是辛勤劳动的开发区人。

  自2003年1月起,开发区就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实行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领导体制以及党政部门综合设置、合署办公的行政管理体制,实现了管理体制的协调运转。

  2004年4月,开发区成立国家税务局;2008年12月,成立工商局;2013年1月成立开发区公安局。至此,开发区管理机构更加完善,能够正常运作并为进入开发区的投资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10年来,开发区管委会高度重视“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通过用人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人尽其才,激发广大干部内在动力,充分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坚持任人唯贤,加大监督力度,为实现开发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与组织保证、智力支持与精神动力。

  10年来,开发区相继出台了招商引资奖励政策、优惠政策及税收、地价等一系列优惠,对具有民族特色资源优势的重点项目,实行“一企一策”或“一项一策”,提供“一窗口”、“一条龙”、“全天候”式的服务。目前,开发区已建立了项目报批全程代理服务制度、项目跟踪责任追究制度,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投资环境极大改善。

  2012年6月,开发区B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启动,总长2.11万米的道路正如火如荼建设,园区内排水管道、综合管沟、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开发区的跨越式发展再注入新活力。

  筑巢引得凤来栖,开发区已实现目标、任务、效能三提速。截至目前,累计登记注册企业达879家,累计注册资金172.4亿元;落地建设企业90家,总投资达156.3亿元。2012年,税收收入达28.19亿元,同比增长104%;财政收入达10.18亿元,同比增长108%;工业产值达11.64亿元,同比增长101%。

  敢为天下先——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开发区从思想观念转变入手,摒弃“等、靠、要”,践行“敢、闯、试”,打造出雪域高原投资福地

  新年伊始,“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的巨幅广告牌,就高高矗立在开发区的北大门,非常醒目。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以党工委书记黄羽天为“班长”的开发区管委会“一班人”敢闯敢试、敢于试错的最好见证。

  2011年9月,自治区政府颁布99号令,正式出台实施《国家级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办法》。《办法》的出台,犹如引领开发区向前迈进的明灯,指引着开发区产业聚集、对外开放、经济结构优化的步伐不断加快。

  外因是促使内因发展的动力。“搞开发区,不找市长要找市场”,“要敢于试错”。开发区管委会“一班人”誓言铮铮、踏石有印、抓铁留痕、掷地有声。

  10年来,拉萨开发区作为全国开发区中的“小兄弟”,在开发建设和发展中十分注重借鉴内地开发区的成功经验,结合西藏的实际进行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没有以破坏西藏的脆弱生态环境为代价,更没有引进高污染、高能耗的“两高”项目,做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谐的新型开发区。

  10年来,通过摸索和实践,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正从扩大利用社会资本的规模和数量向提高利用社会资本的质量和水平转变。在项目选择上,从来者不拒向有选择地引进转变;在招商引资领域上,从单纯引进资金向引进资源、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引进管理相结合转变;在招商引资方式上,从传统方式向以信息化、国际化为核心的方式转变;在招商引资机制上,从以政府的行政行为为主向以企业的市场行为为主转变;在招商引资服务上,以“项目至上,客商至上”的服务理念为指导,从提供咨询单项服务向提供咨询、代理、筹建、生产经营全程服务转变。

  10年来,开发区紧紧围绕以上重点产业和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优势、政策优势进行精心整合。目前,开发区产业聚集已形成一定的规模,集中在藏医药业和生物制药、农副产品深加工、手工艺品、高科技电子信息技术和总部经济5大领域,与国内部分企业签订了多项意向投资协议书,内容涉及贸易、高新生物科技、物流、农牧产品深加工等各个领域。

  东风万里涌潮来。黄羽天充满激情地说,到“十二五”末,力争完成税收超过100亿元,产值超过500亿元,开发区将迎来新一轮大规模的投资建设,谱写出更为壮观的发展新篇章,成为雪域高原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责任编辑:宋雅静)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