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村子强不强 就看“领头羊”

2013年04月12日 00:00   来源:安徽日报   

  做当家人就得带头苦干

  4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青山环绕的无为县开城镇羊山村。连绵起伏的山冈上,满是红叶石楠、红枫、桂花等苗木,53岁的羊山村党总支书记任士福正弯腰给新栽的树苗浇水。“多亏任书记,我们才有今天的发展。 ”彬彬生态有限公司负责人钱扬云说。

  几年前,任士福提出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的思路。“刚开始,很多村民不相信种树能致富,都不敢冒这个险。 ”他就说服帮扶对象——贫困户钱扬云带头创办苗圃基地。

  为了帮钱扬云打开市场,任士福多次到芜湖、合肥等地,与绿化部门洽谈业务。这两年,钱扬云的苗圃基地发展成生态公司,种植优质苗木花卉,年盈利数十万元。

  钱扬云的致富给村民吃了“定心丸”。这两年,羊山村苗木花卉种植面积很快超过1000亩,村民户均存款超过5万元。任士福说:“自己要有‘三板斧’,才能带领群众致富。 ”

  “我们村经济是在‘高速路’上跑哩!”庐江县冶父山镇幸福村村民王文新笑声爽朗。幸福村19个村民组有14个都通了主干水泥路,其中有6个村民组,水泥路直通每家每户。

  “要致富,先修路。 ”幸福村党总支书记王任国1996年上任之初,就下定决心,要千方百计为这个山村打通“致富路”。为了修路,他四处跑项目、争资金。如今,幸福村有了“幸福路”。村里的土特产通过一条条水泥路走入山外大市场,为村民们换回一沓沓钞票。

  这两年,辛德环保、皖冶精细化工等企业也纷纷“落户”幸福村,冶父山镇工业集中区也建在这里。村民王帮重农闲时在村里的一家企业打工,一年收入3万多元。 “在村里,我这收入算是偏低的了。 ”

  望着家门口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宿州市埇桥区西二铺乡沟西村党委书记李林自豪地说:“我们有无公害设施蔬菜大棚3000多亩,每年向市场提供2万吨新鲜瓜果蔬菜。”这些年,从水稻制种到小麦良种繁育,再到大棚蔬菜,李林带领乡亲们摸索很长时间,终于认准了蔬菜大棚这种高效种植模式。目前,全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1万元。

  “全程代理百家事,跑腿不能怕麻烦”

  “服务员”是村官新职能

  4月3日早上5点多钟,无为县牛埠镇百洼村党总支书记许定根就站在镇口公路上,公路东头驶来的每辆大客车,他都使劲张望,努力看清车牌号。

  “村民苏健飞让北京到黄山的大客车捎回来一包材料,让村里代办孩子户口。我得看准车,不能错过了。”村民苏健飞全家在北京打工,前不久孩子在北京出生。说好托6点钟左右的车将办户口材料捎回来,许定根早早就来等车。

  6点多钟,许定根拿到材料,发现少了一张婴儿出生证。他电话联系苏健飞,说好“后天早上再来”。

  4月5日,许定根在老地方拿到出生证,就骑着电瓶车马不停蹄地跑镇计生办、派出所等部门。他要尽快办好所有手续,将办好的户口簿交给从黄山返回北京的客车捎给苏健飞,这趟车下午3点钟从牛埠镇经过。

  “全程代理,给村民跑腿办事不能怕麻烦。”许定根说,帮村民代办事务,累点倒没什么,但常常要贴钱付交通费、打印费等,一年代办事务200多件,倒贴不少钱。更重要的,必须熟知代办的每一项业务知识及办理程序,成为“办事专家”,才能真正让村民满意。

  刘小红是庐江县冶父山镇明圣村的一名计生专干,她家在县城里,每天骑车往返城村之间,她的上下班路也就成了便民服务“绿色通道”。老人办证件、孩子办户口,种子、农药、日用品……只要是村民所托,刘小红总是千方百计把事情办好,把服务送上门。

  “现在,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去了,剩下留守老人和留守孩子。我们村干部不仅要为他们提供公共服务,还要提供生活服务。 ”无为县无城镇七广村党总支书记魏义春说。七广村村干部都是“代办员”,平均每人每年要为村民代办事务100多次。代办的事务五花八门,魏义春妻子有时抱怨丈夫“不是什么官,管得却挺宽”。

  “待遇偏低难留人,队伍老化跟不上”

  选任村官渠道待拓展

  办公费、农村卫生保洁费、五保户补助、村民小组长补贴……许定根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百洼村公共开支一年要20多万元,但财政转移支付只有11万元,每年还有10多万元缺口。 “转移支付标准是多年前制定的,现在村级承担的公共服务增多了,这个标准应相应提高。 ”

  没钱办不了事,群众不满、上面施压,一些村干部两头受气。皖中某村有个集体小水电站,过去每年5万多元的运行费由乡里负担,撤乡并镇后,镇里不管了,村里又拿不出钱。水电站不能正常运转,村民责怪村干部不作为。

  “村里没钱去管,又没权让政府来管,我们怎么办?”对此,许定根不由叹了一口气。

  “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干,村干部队伍年龄老化,面临后继乏人的问题。 ”皖北地区一位村党组织书记忧心忡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村主要负责人年龄在50岁上下,他们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等方面,显然力不从心。而村干部待遇不高,又没有公务员身份,有能力的年轻人不大想干。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各地研究出台政策措施,逐步提高村干部经济、政治待遇。定远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叶有清告诉记者,该县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劳动力收入增长水平,建立村干部待遇增长机制,每三年调整一次。 “从今年开始,我们村干部正职每月报酬从645元调整到954元,副职从452元调整到668元。钱虽然不多,但对我们是一个很大鼓舞。 ”定远县藕塘镇马刘村党总支书记韩胜宝说。

  同时,我省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公务员,为一些年轻有为的村干部打通了成长通道。这两年,定远县有1名村党组织书记被考录为乡镇公务员,2名村党组织书记当选乡镇人大副主席。今年,该县还计划拿出8个事业单位岗位,专门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以此增强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

  村级组织不是一级政府,但承担着一级政府的职能;村干部不是行政干部,却要按类似行政干部的考核标准考核。有村干部戏言,这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一位研究农村问题的社会学者指出,只有大力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切实加强自治组织建设,有效解决这种“错位”现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村干部的烦恼。(记者 朱胜利 吴林红)

(责任编辑:王姣雁)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