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特色城镇化要区分同与不同

2013年04月15日 00:00   来源:南方日报   湘楚

  佛山各区一季度工作分析会召开在即,笔者近期获悉,部分区计划在会上重点谈及城镇化的问题。

  对于城镇化,佛山包括五区都有难以回避的问题,就是城镇化率数据虽然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但实际上城镇化质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公开数据就显示,佛山城镇化率达94.1%,在近期出炉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中排名第三,城镇化质量则全国排名第五;但佛山有关政府人士指出,佛山超高城镇化率的数据,主要得益于2004年左右的户籍变革,即通过这种变革,佛山已基本没有农业户口。

  推出《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的《中国经济周刊》也对外表示,仅用城镇化率衡量各地城镇化水平不够科学。上述政府人士也向笔者表示,佛山尤其是三水、高明等区的城镇化质量,还亟待提升。

  依笔者之见,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主阵地仍在基层镇街。但笔者走过佛山五区多个镇街,包括从媒体公开报道中所见,各个镇街之间鲜有特色明显、主题突出的城镇化。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三水、高明,同样也存在于南海、顺德等先发区域。而颇为戏剧性的是,若回溯至十几年前,特色城镇化反而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当时有容桂家电、石湾陶瓷、大沥铝材、盐步内衣、西樵纺织等一大批专业镇,闻名遐迩。

  这种专业镇以主打产业为核心,各自形成了产业主题鲜明的城镇化路径。然而时至今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升级大势的开启,不少专业镇的巨大光环已悄然缩小,部分专业镇甚至在落后产能淘汰和产业更新换代的过程中,疲态显现。而从城镇外在的形态和内在的居民素质提升等方面,更是难以看出差别与特色何在。“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到佛山时就曾向笔者无奈地表示:看不出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有什么区别。

  这种城镇建设趋于雷同的尴尬,实质上已经在招商引资和人口集聚方面显露出其短板。一位镇街负责招商的干部便向笔者直言:“企业现在看哪里都差不多,没有明显的城市特色吸引他们,最后就只能拼土地资源、税收政策优惠、补贴这些,竞争非常残酷。”

  这应当让各区主政者警醒:缺少特色的城镇化,终究会沦为区域竞争“白刃战”的牺牲品,因为当下及未来的内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优势远非今日珠三角可比拟,在招商引资政绩驱动下所形成的政策性优惠,也势必把珠三角甩在身后。

  然而,如何走出特色城镇化路径呢?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区分特色城镇化的同与不同。其中,“同”是指基本功能布局,包括基础性教育、医疗、交通等资源分布,以满足正常人居所需;“不同”则是指更高层次的生产性和消费性功能布局,包括特色产业链条、定制式医疗服务、主题文化中心等。

  理清这种同与不同后,就需要主政者改变传统的城市(镇)“摊大饼”式思维。在确保基本功能布局不至失衡的前提下,以“力出一孔”的方式将财税等资源向一个主题领域倾斜,并将这个领域的特色及优势不断放大,最终形成难以被替代的特色集群。

  在现行政绩考核等尚未能取得实质突破的背景下,笔者建议有魄力的主政者选取个别镇街为试点,进行类似德国医疗谷、英国贝丁顿的试验。这种主题突出、特色明显的城镇,将有望形成以城市功能为先导,进而带动产业和人口集聚的“新专业镇”,这或许正是特色城镇化的一个有效突破口。

(责任编辑:王姣雁)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