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大屏幕显示的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 新华社记者 王定昶 摄
温州金融改革已过去一年有余,但从改革成果来看,与市场期待存在明显落差。日前,《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近期,温州地区一批非银行金融机构集中挂牌,包括融资再担保中心、商业保理公司、中小企业票据服务公司等等,都意在进一步打破小企业“融资难”的僵局。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仍在发酵,并且更加倾向于企业互保、联保的风险。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对于温州而言,解决危机所带来的企业融资问题仍是当务之急,因此,至今都没有出现一个能在全国具有推广意义的金改项目。银行惜贷,民间资金投资依然在寻找出路,尽快启动个人境外直投试点,或者开放民资进入金融领域都是值得加速落实的改革突破口。
问题
机构扎堆落地难掩金改滞缓
“在民间借贷危机仍未消散的情况下,温州的金改只能说还在‘摸着石头过河’。”温州银监局一位人士坦言。恰逢改革一周年,温州又集中推出一批金改机构,包括龙湾农商行、总商会民间应急转贷基金、鹿城区民资管理公司、平阳县北港小贷公司、瑞安金融创新产业园、民间借贷服务中心,以及小微企业融资再担保中心、商业保理公司、中小企业票据服务公司等。
除此以外,温州还建立了4家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共引入18家P2P融资中介机构。截至今年3月底,这4家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累计借出登记总额有20多亿元,成交1516笔,成交额6.7亿元,平均月利息率约为13‰。同时,温州还陆续推出6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以及通过小额贷款公司主发起人招投标制度,新增筹建了26家小额贷款公司。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目前温州金改仍是为解决当时问题的短暂权宜之计,能够在全国率先具有推广意义的项目并不多“温州金融状况的好转是宏观经济形势好转的结果,是在经济泡沫减少情况下投机性的下降,而非温州金融改革的绩效。如果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来看,并没有新的金融工具产生。与其说这是金融改革,不如说是对金融问题的化解。”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分析称。
同样,温州市市长陈金彪坦言,“温州金改在地方金融监管合法化与民资参与设立金融机构方面遭遇到了‘玻璃门’,在小贷、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的税收优惠等方面,也有不少法律政策障碍亟待突破。”
实际上,“过去,温州是通过高负债来发展经济,而大多数温州企业受资本利润诱惑开始投机性炒作,一些资金链出现问题的企业大部分并未好转,产业空心化状况依然存在,这给当地金改带来了难度。”中部地区一位银监局研究员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分析道。另外,温州金改还没能突破现有金融体制框架,并且亦未提及利率市场化有关内容,集中推出新机构等举措更多的只是来自政策上的呵护。
趋势
小企业融资渠道将现分化
温州市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末,温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已经超过了7000亿,但温州2012年G D P总额还不到4000亿。这意味着,温州的贷款发放量并不小,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并且,继去年倒逼企业老板频频“跑路”后,如今,借贷危机主要转向了企业的互联、互保。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当地已有一些大型民企发生了资金链断裂危机,而与这些大企业有互保关系的关联企业有的多达十余家。温州银监局调查人员反映“如果银行进一步对资金链出现问题的企业进行抽贷、收贷,那么企业将无法提供后续足额的抵押担保,这极有可能引发担保连锁反应。因此,银监局仍在进一步协调银行和企业之间如何有效进行资金周转问题。”
“对于银行而言,企业担保链的风险还未化解,抽贷和放贷问题都存在,温州中小企业关停、倒闭现象也还存在。”温州地区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公司业务部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现在,不少银行在温州地区的不良贷款率都不低,因此,对于一些资金链出现问题的小企业,银行放贷依然谨慎,回收贷款后是否再继续放贷,还需要严格地重新审核。”
基于银行放贷渠道收紧,不少小企业则通过担保、发债等方式寻求融资。温州新创建的小微企业再担保中心就是为担保公司再担保,如此一来,可以加大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放大担保机构的担保倍数,意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有分析认为,在银行信贷渠道收紧的背景下,小企业融资方式可能出现分化,一部分资信较好的小企业能够继续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融资,而另一部分还陷入资金链危机的企业则需要通过发债、票据甚至通过小贷公司等民间借贷方式获取融资。
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金融办主任张震宇同样认为“仅从融资问题上看,中小企业永远存在结构性的矛盾,银行不可能完全包揽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中小企业要获得银行贷款还要跨过三道门槛:一是在良好信用大环境条件下,企业经营者具有较好的信誉;二是民营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可靠;三是在利率定价机制健全条件下,保证银行实现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
举措
开放民资进入金融业或是改革突破口
事实上,温州金融改革总体方案的初衷也包括让民间资本阳光化、规范化,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解决民间资本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不过,有分析认为,民间金融创新涉及国有金融垄断问题,短期内难有突破。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民间资本在设立金融机构方面的融入度依然很低,并且,利率市场化缺乏试点,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的难度很大。另外,地方金融监管身份尴尬,是否合法还未有明确定论,这些都是导致至今温州金改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原因。
“今年还是有机会在民资进入银行业方面有所突破。”周德文说,“温州要进行金融改革必须打破金融体系中的垄断,要进行市场化改造,实行自由、公开的金融交易准入审核标准之外,更要实行利率的市场化改造。”
前不久,温州首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为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即龙湾农村商业银行,这被认为是民资进入银行业的“破冰”之举。改制后的农商行定向募股吸收了8亿多元民间资本,入股的企业涉及制造业、农业、阀门、皮革和电子产业。
周德文预计,今年温州至少会有1至2个纯粹的民营银行诞生,哪怕是小银行。另外,“今年温州金改在原先的工作基础上,已经列出了15个重点突破项目,其中包括力争今年在国务院批准的前提下,启动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并对外发布管理办法。备受关注的《浙江省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也已经上报浙江省政府,待浙江人大审批,将争取在今年立法。”张震宇透露。
温州应进一步开放民资进入金融领域,这也被业内多位专家认为是改革突破口。中科院金融研究所一位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温州金改应该涉及银行、保险等诸多领域,应该对当前的银行信贷模式进行创新;同时,丰富金融市场的层次,让更多的民间资金参与到金融市场建设中,不过这也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应该打破民间资本通过金融系统顺畅进入企业的症结。”
(责任编辑:吴肖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