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兵逼近,广州区域“一哥”怎保

2013年04月24日 08:48   来源:南方日报   黄伟 彭文蕊

  广佛这步棋下活了,无疑会增加广州当“大哥”的底气。图为生活配套日趋完善的金沙洲。郭继江 摄

  2012年9月19日,一份名为《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决定》正式颁发,吹响了广州新一轮发展转型的冲锋号。

  引人注目的是,国家中心城市成为《决定》目标定位的一个“关键词”。不仅要求其建设迈上台阶,更要增强其功能,使广州迈入世界先进城市行列。

  这是自《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立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以来,广州市决策层首次系统、全面地阐释城市理想。未来十年,广州的定位不仅局限于珠三角及广东,更着眼于全国及世界。有论者言,珠三角最终能否崛起世界级城市群,广州作为区域龙头的辐射作用至关重要。

  知易行难。前有“大佬”香港,后有“追兵”深圳,广州要最终确立区域“一哥”地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广州不仅要巩固自身综合实力,更在于在广阔的腹地空间,发挥引领、带动及辐射作用,而后者尤显智慧。

  ●南方日报记者 黄伟 彭文蕊

  迟来“国家名片”

  折射9市长期角力

  近10多年来,广州在经济发展、产业方面已滞后。从整体经济实力看,2000-2010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在珠三角地区的占比已下降了3%,而深圳、东莞、佛山的比例则在提升;工业总产值方面,广州在珠三角地区的占比也在下降。

  立足珠三角

  让肥水流进来

  未来数年,广州仍将重点围绕珠三角做文章。其中,广州与佛山、深圳两个城市的竞合关系始终是绕不过去的话题,甚至会决定广州“大哥”地位的最终确立。

  金沙洲,广佛交界处特别的岛屿,1/3归广州管辖,2/3属于佛山南海。

  2009年,广佛两地政府把金沙洲与芳村桂城等5个区域列为广佛同城先行片区。金沙洲一跃成为广佛同城的最前哨,4年来吸引数万“候鸟”(在广州上班,在佛山居住)定居。

  近来,金沙洲的好消息频频传出:广州宣布拟于2016年开通金沙洲直达广州塔的水巴航线,并接驳海珠轻轨;金沙洲与市中心接驳的地铁六号线即将开通;盼了多年的金沙洲大桥扩宽工程奠基……

  针对广佛之间的互动,省社科院教授丁力的分析一阵见血。“如果没有广佛经济合作,广州的老大是做不好的。”他认为,广州应打开大门让肥水流进来。

  《纲要》对此亦有详述:“强化广州佛山同城效应,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有论者言,上述布局其实是针对强化广州中心城市地位、充分发挥其辐射功能而作出的具体安排。

  丁力说,广佛合作已经成效。汽车产业方面,广州生产汽车主要部件,佛山则发展汽车配件;陶瓷产业方面,佛山负责生产和工艺研发,广州则注重展示和销售平台的打造。广佛这步棋下活了,无疑会增加广州当“大哥”的底气。

  相较广佛,广深这对竞争对手的故事还在上演。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尹涛说,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州领衔了珠江西岸的基础工业经济带,外延至佛山、肇庆、江门等地,深圳领衔了珠江东岸高新科技经济带,拓展至惠州、东莞等地。

  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谢植雄论及,《纲要》将深圳确定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置于全国中心城市体系的最高层级。他建言,深圳必须改变“灯下黑”状态,加强对近域腹地的辐射作用,大力主导深莞惠深度融合,将莞惠作为最紧密合作对象,加快建立同城化的机制。

  此外,广深决策层对竞争与合作有了新的认识。今年初召开的省“两会”上,广深两市主官互抛绣球,释放了两地强化合作的信号。

  广州市长陈建华直言,广深是互补性很强的城市,深圳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业发展方面很有优势,值得广州学习。

  近期,广州市委、市政府正积极筹备到珠三角周边城市和武广高铁沿线城市学习考察,谋求与兄弟城市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可以预见,未来数年,广州仍将重点围绕珠三角做文章。其中,广州与佛山、深圳两个城市的竞合关系始终是绕不过去的话题,甚至会决定广州“大哥”地位的最终确立。

  目光向北

  寻找发展纵深

  如果广州不能及时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包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等,届时恐怕会出现想辐射扩散周边地区而“力不从心”。

  广州博览会是老牌博览会,已办了20届。最近的一届博览会,吸引了国内24个城市组团参展。

  “从影响力来说,广博会已大不如前,但我们每年仍然会来,为什么?因为这里是广州,我们需要和广州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一位不愿具名的内地市领导告诉记者。

  上述案例说明内地需要广州。换个角度说,广州如果把目光放到珠三角之外,意味着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纵深。

  左正说,国家中心城市有两层含义,第一,城市要有足够高度、能对全国产生影响的经济、文化、社会乃至政治的能量;第二,这种影响要有可达的空间,也就是腹地。“腹地能到哪里,这个城市的生命力就延伸到哪里。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的地位是由腹地的范围决定的。”他认为,各界往往重视第一层次而忽视了后者。

  从地理意义而言,环珠三角与泛珠三角都属腹地之列。前者指粤东西北及周边省区的相邻地区,后者指《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所涉地域,范围更广。

  “相比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的相对同质的区域合作,泛珠三角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等很不相同,属极端的‘异质化’。但正是这种很不平衡、互补性较强的水平落差,可能成为促进合作的强大内在动力。”左正说。

  他建议,广州可通过发起“泛珠区域城市经济论坛”、“泛珠区域城市合作论坛”、“城市联盟”和“友好城市”等方式,逐步建立以广州为龙头的“泛珠”区域城市经济共同体。通过联盟来协调这些主要城市之间在贸易、基础设施、能源、产业、市场和信息化等方面的合作与分工,形成“泛珠”区域内的城市系统网络。

  但也有人担心,作为中心城市的自身实力能否随着腹地的拓展而“与时俱进”?如果广州不能及时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包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等,届时恐怕会出现想辐射扩散周边地区而“力不从心”。

  广州应对之策是加快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当前,广州正集中资源,推进“2+3+9”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2”即南沙新城、东部山水新城;“3”即花都、增城、从化三个副中心;“9”即广州金融城、空港经济区等9大载体),寄望其成为广州转型发展的火车头。

  内外发力,互为因果,广州正肩负国家中心城市使命,努力当好区域“大哥”而奋力前行。

  ■专家访谈

  向南发展

  提升广州中心城市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珠三角经济格局酝酿着哪些变化?

  倪鹏飞:珠三角曾经凭着经济垂直分工为主导的港澳和“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奇迹,成为三大经济圈中率先发展起来的一极,但是这一模式却直接导致这一地区资源过于分散和产业同构的现象,各城市间彼此协调程度很低,特别是由于政策和体制的因素,珠三角地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核心城市,导致城市群结构失衡,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一直以来,港澳是珠三角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港澳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出现下滑,对珠三角其它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开始减弱,珠三角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寻找更有力的支撑。

  谁能够在新一轮的转型升级中脱颖而出,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珠三角经济圈中获得较大的话语权。反之,在珠三角经济圈中的地位则有可能被进一步边缘化。

  南方日报:有观点认为,广州要当区域龙头,尚面临不少挑战和威胁,对此您怎么看?

  倪鹏飞:广州周边分布着深圳、珠海、东莞、中山等发达城市,城市间产业同质化较为严重。各城市对资金、技术、项目和人才等资源展开强力吸纳和争夺,各自开出了很多优惠的条件。而广州由于定位及发展空间限制、历史包袱等原因,在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如何通过错位竞争促进珠三角城市的共赢,在强手如林的区域竞争中获得主动地位,对广州是一个挑战和考验。

  南方日报:《纲要》将广州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您觉得广州实现这一目标的突破口在哪里?

  倪鹏飞:突破口在南沙新区。南沙作为广州发展重要节点,作用日渐增强。把南沙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和城市战略的核心地位,大力度、高水平推进南沙建设,将使广州逐步由“滨江城市”转变为“滨海城市”,形成“山城田海”的大山大海的城市空间格局,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城市发展所可能带来的交通拥堵、房价偏高、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

  可以预见,广州向南发展将进一步强化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功能,促进珠三角乃至更大范围区域协调联动发展,使广州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在推动粤港澳更紧密合作、提升珠三角区域经济的总体竞争力、服务华南乃至全国中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功能提升。

(责任编辑:王姣雁)

商务进行时